一山分两季,隔梁不同天[游太白山之三](“陕西之旅”之四十一)
标签:
南北气候分界岭植被变化气候变化道教第十一洞天没寻到独叶草旅游 |
分类: 旅迹苔痕 |
奇妙无比太白山!太白山被称为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岭,是从它所处地理位置的宏观上定位的。从老朽所拍照片上植被的变化,从老朽所拍照片上天气候的变化,读者可以直观地观察太白山同一道山脊两侧的气温差别,真是“一山分两季,隔梁不同天”啊!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这是风华正茂的李白登太白山时留下的千古名句;老朽愚钝,写不出如此锤炼的诗词,唯携与岁数不相匹配的激情拜见您了。
太白山啊,我已经看到了唐、宋以来,许多文人学士登临挥毫,留下脍炙人口的诗文。
我也看到了《关中胜迹图志》记载里的,道书所叙述的“道教第十一洞天”。
身为秦岭群峰之首,鹤立鸡群,巍为壮观。朦胧的云让山的高处若即若离,仿佛山上深藏的神仙,吐出了仙气。
游太白山,亲身体验了“气候立体差异”,有氤氲湿潮之气,有万里无云之爽,有蓝天白云之美,有山风飒飒之声,有云雾翻腾之状……
游览虽在车里,所幸我找到了一扇自由关闭的窗……初入山中,大气氤氲湿润,越朝里走,空气反而清爽了。从敝文“游太白山之二”的图片里,您已经看到了。
这一篇博文是登顶以及下山的,重新体验了一次太白山气温差别和植被变化。再次望到了声势磅礴的莲花峰瀑布——它缭绕在水雾中,瀑布从百丈高的山巅奔流而下,似野马的嘶鸣,似虎豹的咆哮,荡魂摄魄,掷地有声。激荡起的烟雾腾空而起,营造出神圣庄重的仙境。水之纯净,涤荡着久居尘世的杂尘,当水穿山破壁,在峰底摔碎的那一刻,所有的烦扰统统像升腾的白雾,烟消云散了……
太白,山苍苍,水泱泱。2018年秋,我以七十一岁的年龄与您初相见,相见恨晚哪!
此篇博文图片计有73幅。
【图片注脚选】
本人对于名山大川的错别字十分反感!譬如这个牌子上的“下坂寺”写成“下板寺”了。“坂”是个地形地势的专有名词,“板”是与树木有关的名词。我略略看了看百度词条,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写成“下板寺”了。可见网络错误之多,许多人只知道复制粘贴,以讹传讹。所以,我在任何时候都不相信网络,若相信,也必须经过我自己大脑过滤之后。
本文第一幅图片拍于2018年09月21日14点09分。
本人对于名山大川的错别字十分反感!譬如这个牌子上的“下坂寺”写成“下板寺”了。“坂”是个地势的专有名词,“板”是与树木有关的名词。我略略看了看百度词条,百分之九十九都写成“下板寺”了。可见网络错误之多,许多人只知道复制粘贴,以讹传讹。所以,我在任何时候都不相信网络,若相信,也必须经过我自己大脑过滤之后。
本文第一幅图片拍于2018年09月21日14点09分。
凡称“宫”者,基本上是道教的建筑物。
有哪位读者不知道爱新觉罗·弘历吗?
【编后】
非常恼火!我在编辑期间,不是进来个“微信”(是个女人),就是“手机直接下载”,我还在打图片注脚呢,为什么频频地到我这儿干扰?为什么厚颜无耻地盗取我的成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