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细雨中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中](“陕西之旅”之廿一)

标签:
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大明宫遗址博物馆旅游 |
分类: 旅迹苔痕 |
这一集图片主要是“大明宫遗址博物馆”。本人选拍了不少图片,文字资料和图像资料都有,所以压题图片下正文的文字尽量减少。
(删除三大段)
个别图片下边,适当补充点儿注脚。
 秋风细雨中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中](“陕西之旅”之廿一)](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大明宫遗址博物馆呈现“原真”“完整”的历史文化形态。
宫城外的东西两侧分别驻有禁军,北门夹城内设立了禁军的指挥机关——“北衙”。整个宫域可分为前朝和内庭两部分,前朝以朝会为主,内庭以居住和宴游为主。
龙首山北面为后庭,地势低洼,引龙首渠水入城形成湖泊,即太液池。大明宫后庭区的规划十分注意地理位置的选择,避免后宫区域再次发生像太极宫后庭“揪湿”的失误。天子寝殿和便殿,大多被集中到了太液池东南的龙首山高地上;皇帝于后庭理政和宴请群臣的场所,被安置到了太液池西南岸的龙首山高地上。而在太液池的北面,地势广阔低平,则安插一些游艺的场所和太液池的附属景观,如拾翠殿、跑马楼、斗鸡台等等。麟德殿大约建于唐高宗麟德年间,位于大明宫北部太液池之西的高地上。此外有别殿、亭、观等30余所。
含元殿属于大明宫的前朝第一正殿,也是唐长安城的标志建筑,建成于龙朔三年(663年),毁于僖宗光启二年(886年),其间逢元旦、冬至,皇帝大多在这里举行大朝贺活动。含元殿遗址位于自强东路革新街北口,保存较为完整。2003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日本三方合作实施的含元殿遗址保护工程实现全面竣工;2004年,日本政府无偿文化援助的文物陈列馆和砖窑址保护厅相继建成,陈列馆展出大明宫遗址出土的文物标本。
含元殿是当时唐长安城内最宏伟的建筑,是皇帝举行重大庆典和朝会的地方。殿前东西两侧有翔鸾、栖凤二阁和通往平地的龙尾道。实测殿夯土台基高3米多,东西长75.9米,南北宽42.3米,面阔11间,进深4间,各门宽5.3米,此殿是大明宫的正殿。在台基东西两旁各有一条廊道遗迹,分别伸向东边的翔鸾和西边的栖凤二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