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名楼名著名酒为一体的九江浔阳楼(江西之旅第十一篇)

标签:
九江浔阳楼浔阳楼来历宋江题反诗韦应物与白居易旅游 |
分类: 旅迹苔痕 |
融名楼名著名酒为一体的九江浔阳楼(江西之旅第十一篇)
首先说明,我从小就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小学三年级(十周岁)就抱着一本《水浒传》硬啃,好多字不认得也不懂得,但故事梗概却多少知道了点儿,有时候,在大人群里也可以插上一句半句,引得村里大人眼神都怪怪的。在昌乐一中上初中,当了三年的语文课代表,文学爱得如痴如醉,中学语文课本里篇幅皆耳熟能详了,当然包括有关九江浔阳楼的故事。教学了,到昌乐一中参加学习班,不几天又在南郝公社“现蒸热卖”讲水浒批宋江……
浔阳楼,江南十大名楼之一,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滨江东路,紧靠长江之滨。因九江古称浔阳而得名,初为民间酒楼,至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是融名楼、名著、名酒为一体的景点。
浔阳楼之名最早见之于唐代江州(今江西九江)刺史韦应物的诗中。随后,白居易在《题浔阳楼》诗中又描写了它周围的景色,而真正使浔阳楼出名的是古典名著《水浒传》。小说中的宋江题反诗、李逵劫法场等故事使浔阳楼名噪天下。
现在的浔阳楼,为1987年由九江市人民政府重建。总体占地2000平方米。主楼占地300平方米,高21米,外三层内四层,九脊层顶,龙檐飞翔,瓦朱栏,四面回廊,古朴凝重,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
浔阳楼曾由设计过黄鹤楼的工程师向欣然设计。在设计过程中,他参照了《水浒传》插图和宋代《清明上河图》的建筑风格。楼北两面顶檐下各悬有由赵朴初题写的《浔阳楼》巨幅匾额 。
由于九江自古以来就是长江南岸一座交通要道和经济发达的城市,所以,雄距长江畔的浔阳楼也历来是名人云集之地。如:白居易、韦应物、苏东坡等等,都曾登楼题咏。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更因施耐庵写下一部《水浒传》,关系到主要人物宋江,更使浔阳楼蜚声海内外,吸引着社会各届人士到此参观。
由全国佛教协会会长、书法家赵朴初题写的"浔阳楼"匾额赫然高悬,"世间无比酒,天下有名楼"这幅古老的楹联则吸引着无数游客驻足。
一楼大厅东西两壁镶嵌了两幅大型瓷板画,彩绘着“宋公明发配江州城”、“浔阳楼宋江题反诗”、“黄文炳设计害宋江”、“梁山泊好友劫法场”等栩栩如生的画面,为浔阳楼增加了传奇色彩。大厅内还陈列着全国旅游景点上唯一的一套《水浒》一百单八将的人物瓷像,这一作品把一个英雄好汉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游客面前。
由于时间关系,我只在一楼拍了几幅图片,二楼三楼四楼无暇顾及。

附资料一:名人足迹
读过《水浒传
浔阳楼夜景 《水浒传》中所写的宋江,在幽囚于此之后,又曾独酌此楼,酒后疏狂,抒写郁闷,断然题下“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的“反诗”,于是引出那段千年传奇……
浔阳楼还同白居易有些瓜葛。想想吧,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贬官于古江州,就在这浔阳江边,偶碰一弹琵琶的中年妇女,感事伤怀,同悲天涯沦落,于是援笔写下了《琵琶行》的杰出长诗,留下了千古绝唱…… 就是这位“江州司马”,在青杉泪湿之后,又曾迈步登上浔阳古楼,赋诗于此:“今日登此楼/有以知其然/大江寒见底/匡山青倚天”。匡山,即浔阳江边不远处的庐山……
纵目凭栏,收匡庐郁黛,扬子雄涛,湓浦风霞,柴桑远照,八方灵秀萃斯楼。
【注释】公瑾:周公瑾,即三国东吴大将周瑜。陆郎:陆逊,继周瑜之后东吴大将。青莲: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傅:白居易,曾为太子少傅。匡庐:庐山。扬子:长江。湓浦:亦称湓口、湓城,湓水流入长江之处,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内。柴桑:今江西省九江
附资料二:相关诗词
韦应物题浔阳楼
登郡寄京师诸季、淮南子弟
唐·韦应物
始罢永阳守,复卧浔阳楼。
悬槛飘寒雨,危堞侵江流。
迨兹闻雁夜,重忆别离秋。
徒有盈樽酒,镇此百端忧。
题浔阳楼
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
又怪韦江州,诗情亦清闲。
今朝登此楼,有以知其然。
大江寒见底,匡山青倚天。
深夜湓浦月,平旦炉烽烟。
清辉与灵气,日夕供文篇。
我无二人才,孰为来其间。
因高偶成句,俯仰愧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