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县“小升初”考场外面热闹场面摄影纪实

标签:
2017年7月8日昌乐一中附近热闹场面小升初丰富的镜头与解读教育 |
分类: 昌城衍变 |
这组图片拍摄于前天(2017·07·08)。已经不是“新闻片”了。我的新浪博客发文很紧张,若不是特别安排,新闻必定成旧闻了。
拍这组图片的间接原因是,7点10分起床后,见昌乐一中第一层大门外有许多人,不知是干啥的?
直接原因是,挚友原舍得粥府厨师长康志军与我通话,说是带女儿“小升初考试”,要到昌乐一中初中部考试,问我具体地址,我回复“在流泉街上,与碧水龙庭小区大门正好是对面。”
既然挚友来了,我装上了几个老伴早上煮好的玉米,并带着两瓶矿泉水,下楼。
陆陆续续地给康志军打手机,听不到回音,短信也没回,我想这位小老弟的手机一定放车里了。后来,他打过来——果然如此。
“小升初”的叫法,我是生疏的,虽然我退休前一直是干着教育,退休后的老年生活也与教育密切相关(教师节、旅游、政治学习、交纳党费、填表等),何况本人还应邀拍摄了不少片子发布了不少文章。但“小升初”听起来却如此不入耳,“小升初”是个“缩写”,正确的说法应为“小学考初中”。
听一位光着脊梁的汉子说:“如今有钱了,培养孩子是最重要的事儿!”我想,也是呢。以前哪有这么热闹这么火爆的场面?一个孩子考试,爸爸妈妈都陪着不说,还有亲朋好友跟着出谋划策。凡是考场涉及到的街道都车水马龙水泄不通。
拍片期间,林荫下有一堆西瓜皮,我想拍下来,一妇女说:“我接着就收起来放进垃圾桶。”我说:“你们误解了,我的本意是天气闷热,气温这么高,陪同孩子考学的父母吃西瓜解渴。别无他意。”不大会儿,我回来,地面已经非常干净了。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许多做爸爸妈妈的成年人素质不断地提高。只有做爸爸妈妈的修养高了,孩子耳濡目染,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这件事不光是学校的责任。
拍片的时候,偶尔听到了一个看护公厕的老年环卫工与人聊天:“你别看昌乐一中这儿人不少,昌乐二中那儿人更多,缴费还要多呢!”这话,我信。考二中比考一中要难的多。
据说,昌乐一中7月8日这天的“小升初”,仅仅是“本市”的,当然了,过几天可能还有“外地市”的。


选这幅作“压题图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