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拍汤口镇,独有刘福新【上】(皖浙沪旅游79)

标签:
汤口镇简介汤口镇建制沿革流经汤口镇的逍遥溪细拍汤口镇独有刘福新旅游 |
分类: 旅迹苔痕 |
2017年04月20日下午,从九龙瀑回旅馆,休息片刻,与老伴商议,逛一逛汤口镇,看一看汤口街景,老伴不愿意活动,的确是累了。我说:“那你就休息一会儿,我出去拍个片。”起初也就是随便拍几幅,可我那脾性,网友们都知道,拍着拍着就遛不住马了……
我在《从西递回屯溪·从屯溪去汤口(皖浙沪旅游75)》一文中,已经稍稍介绍了汤口:
汤口镇地处黄山区南端,其西北隅即是黄山风景区的前山,是出入黄山风景区的必经之地,素有“黄山门户”之称,汤口镇东与徽州区交界,南与休宁县、歙县毗连,西与黟县相邻,西北、东北分别与焦村镇、耿城镇、三口镇、谭家桥镇接壤。汤口镇总面积为129.35平方公里,中心位置坐标为:东经118°127′,北纬30°07′。
汤口建制沿革:秦置歙县,镇境隶属歙县。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镇境设黄山乡,驻地汤口。1983年,改设为黄山乡。同年12月1日成立县级黄山市后,划入黄山市。1983年,撤销黄山人民公社,改设黄山乡。1985年1月,黄山乡改设汤口镇。1987年12月,撤销徽州地区改为地级黄山市,原县级黄山市改称黄山区,汤口镇隶属黄山区。
从汤口的建制沿革可以看出,直到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汤口才开始“发迹”,成为黄山乡的行政机关驻地。到了1985年1月,黄山乡改设汤口镇,汤口进一步升级,成了原黄山乡的镇党委镇政府所在地。
据本人实地观察,汤口的显著位置决定了它的现代行政区划重要地位。
在拍摄期间,我非常关注流经汤口镇街市中间的溪流。从百度搜索到一条信息说是麻川河,又名东埠河。
看来我拍的这条河即是麻川河或东埠河了。我不能肯定。
我为何不能肯定?因为我翻拍的汤口电子地图上,标注的是逍遥溪。
所以,我进一步搜索。下边这个资料就更详细了:
麻川河,又名东埠河。源于黄山布水峰(海拔1459米),流经汤口、谭家桥、三口乡、新明乡葛湖村,过仙源镇,由新明乡浮溪口注入太平湖。全程78公里,流域面积690平方公里。其支流一支名逍遥溪水,源出黄山玉屏峰,经温泉、汤口、石门,由山盆入麻川河;一支名桃树坑水,源出天星洞,经留杯荡由谭家桥入麻川河;一支名迄溪桥水,源出黄山,经罗村碧山由长源入麻川河;一支名三口水,源出三口乡南山,经汪家桥、巷里,由湘潭入麻川河;一支名富溪水,源出弦瑞乡下曹,经弦瑞村,由仙源南门入麻川河;一支名六顶坑水,源出新明双龙尖,经葛湖村蛟塘、石岭,由麻碧潭入麻川河;一支名浮溪水,一源出旌德县鸦雀山,一源出新明乡龙王山。二源在浮溪里汇合后经新明村,由浮溪口入麻川河。
毫无悬念,我拍摄的汤口镇建筑物之间的溪水就是逍遥溪。逍遥溪上有许多桥,我也拍了不少。
至于大街小巷的建筑物,当然也是我拍摄的重点。我敢保证:到过汤口的游客、公务员、买卖人等,能够像我一样郑重其事地拍汤口的不多,发到互联网的更少。所以,我斗胆拟题为《细拍汤口镇,独有刘福新》。
这一幅图片拍于2017年04月20日15点45分。
看来我拍的这条河即是麻川河或东埠河了。我不能肯定。
我为何不能肯定?因为我翻拍的汤口电子地图上,标注的是逍遥溪。
麻川河,又名东埠河。源于黄山布水峰(海拔1459米),流经汤口、谭家桥、三口乡、新明乡葛湖村,过仙源镇,由新明乡浮溪口注入太平湖。全程78公里,流域面积690平方公里。其支流一支名逍遥溪水,源出黄山玉屏峰,经温泉、汤口、石门,由山盆入麻川河;一支名桃树坑水,源出天星洞,经留杯荡由谭家桥入麻川河;一支名迄溪桥水,源出黄山,经罗村碧山由长源入麻川河;一支名三口水,源出三口乡南山,经汪家桥、巷里,由湘潭入麻川河;一支名富溪水,源出弦瑞乡下曹,经弦瑞村,由仙源南门入麻川河;一支名六顶坑水,源出新明双龙尖,经葛湖村蛟塘、石岭,由麻碧潭入麻川河;一支名浮溪水,一源出旌德县鸦雀山,一源出新明乡龙王山。二源在浮溪里汇合后经新明村,由浮溪口入麻川河。
毫无悬念,我拍摄的汤口镇建筑物之间的溪水就是逍遥溪。逍遥溪上有许多桥,我也拍了不少。
附:电子地图两幅
麻川河,又名东埠河。源于黄山布水峰(海拔1459米),流经汤口、谭家桥、三口乡、新明乡葛湖村,过仙源镇,由新明乡浮溪口注入太平湖。全程78公里,流域面积690平方公里。其支流一支名逍遥溪水,源出黄山玉屏峰,经温泉、汤口、石门,由山盆入麻川河。
①
是汤口镇政府机关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