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拙政园摄影札记之二(“苏州旅语”之三十三)
刘福新
下集谈一点感受。苏州园林的最大特点是宅园合一,住宅是园林不可分割的部分,也是江南古民居的精华所在。据资料,拙政园住宅坐落在园南,其中隶属于拙政园且保留完整的,仅东南部的李宅。李宅清末民初归李鸿章之侄、云贵总督李经羲所有,为典型江南民居多进的格局。李宅平面布局呈东、西两条平行轴线分布。其西轴即为此次开放的四进李宅,这里曾作为园博老馆,于1992年开馆。
由东北街上题有“苏州园林博物馆”几个金字的一扇石库门进去,东拐是园博馆,西拐就是重新开放的李宅。
晚清时,拙政园住宅分为三部分,自西向东依次为张履谦宅、忠王府和张之万宅(即李宅)。李宅现存面貌为民国九年(1920)左右形成,占地3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
据资料,李宅东、西两条轴线之间有一条窄窄的“避弄”,也称作“备弄”,即宅内正屋旁侧的通行小巷,为女眷仆婢行走之道,以避男宾和主人,与各进相连。
李宅新展区为四进院落,依次为轿厅、大厅、正房、楼厅。从东北街大门进入宅第首先达到天井,天井西侧院墙上有一字形影壁,嵌“迎祥”二字。第一进为轿厅,前有砖雕门楼,刻“基德有常”四字,门内为狭长天井。第二进大厅,前为砖雕门楼,刻“清芬奕叶”四字。
我与老伴未按一般参观路线,从东门出,而是从南门出。幸亏如此,拍摄了几幅“住宅展示区”的图片。但东门附近的“秫香馆”和“天泉亭”,我们没有参观。
下集最后一幅图片拍于15点10分。从第一幅图片时的13点27分到15点10分,参观用时1小时43分。
正文后附顾嗣立的《七律游拙政园夜归》。
1、拍于14点23分。
2、美女。
3、美丽的树木。
4
5
6、墙外清山横黛色,门前流水带花香。
6
7
8、给四位帅哥拍照。
9
10
11
12
13、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文征明集句题雪香云蔚亭
14
5
16
17
18
19
20
21、远香堂:远香堂为四面厅,是拙政园中部的主体建筑,建于原若墅堂的旧址上。堂北平台宽敞,池水旷朗清澈。堂名因荷而得。夏日池中荷叶田田,荷风扑面,清香远送,是赏荷的佳处。
22、远香堂有苏州园林中最长的楹联。
建业报襄,临淮总榷,数年间大江屡渡,沧海曾经,更持节南来,息劳劳宦辙,探胜寻幽,良会几忘新政拙;
蛇门遥接,鹤市旁连,此地有佳木千章,崇峰百叠,当凭轩北望,与衮衮群公,开樽合坐,名园且作故乡看。
注:
临淮:今淮河中游一带。 宦辙:做官的历程。 蛇门:苏州古城门。 鹤市:指阊门一带。看:下联末字“看”读平声。
23、下联拍虚了。
24
25、古树,枫杨。
26
27
28
29
30、玲珑馆
玲珑馆,苏州拙政园的批把园中主要建筑,坐东朝西。南向有曲廊通向听雨轩小院。馆前原置有玲珑剔透的太湖石峰,现其北假山之麓尚留存一些峰石。馆侧栽有凤尾细竹。这一风景格局颇有宋人苏舜钦诗“月光穿竹翠玲珑”之意境,馆即得名于翠竹美石。小馆前边是一色卵石铺地,环境极为清幽洁静,实为闲居读书之好去处。故馆内正中悬有“玉壶冰”的横匾。匾名摘自南朝鲍照“清如玉壶冰”之诗句,借景色以喻主人自己的心境。馆内窗格纹样及庭院铺地均用冰裂纹图案,甚见古雅。玉壶冰额两侧,悬有当年主持修复古园的张之万手书的楹联:“曲水崇山,雅集逾狮林虎阜;莳花种竹,风流继文画吴诗”。馆内还挂有晚清王文治所撰一联;“林阴清和,兰言曲畅;流水今日,修竹古时”。这些题对是游赏小院风景很好的说明及指导,同时也增加了古园的文化内涵。
31
32
33
34
35
36
37、李宅。
苏州园林的最大特点是宅园合一,住宅是园林不可分割的部分,也是江南古民居的精华所在。据资料,拙政园住宅坐落在园南,其中隶属于拙政园且保留完整的,仅东南部的李宅。李宅清末民初归李鸿章之侄、云贵总督李经羲所有,为典型江南民居多进的格局。他说,李宅平面布局呈东、西两条平行轴线分布。其西轴即为此次开放的四进李宅,这里曾作为园博老馆,于1992年开馆。
由东北街上题有“苏州园林博物馆”几个金字的一扇石库门进去,东拐是园博馆,西拐就是重新开放的李宅。
晚清时,拙政园住宅分为三部分,自西向东依次为张履谦宅、忠王府和张之万宅(即李宅)。李宅现存面貌为民国九年(1920)左右形成,占地3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
据资料,李宅东、西两条轴线之间有一条窄窄的“避弄”,也称作“备弄”,即宅内正屋旁侧的通行小巷,为女眷仆婢行走之道,以避男宾和主人,与各进相连。
李宅新展区为四进院落,依次为轿厅、大厅、正房、楼厅。从东北街大门进入宅第首先达到天井,天井西侧院墙上有一字形影壁,嵌“迎祥”二字。第一进为轿厅,前有砖雕门楼,刻“基德有常”四字,门内为狭长天井。
38、“清芬奕葉”。“葉”,今简化为“叶”。这个简化字太丑了。
第二进大厅,前为砖雕门楼,刻“清芬奕叶”四字。庭院规制宏大,为喜庆典礼、接待时用。
39
40、我与老伴未按一般路线,从东门出,而是从南门出。幸亏如此,拍摄了几幅“住宅展示区”的图片。
41、这一幅图片属于“重发”。这幅图片旨在说明东门附近的“秫香馆”和“天泉亭”,我们没有参观。
42、这还是“住宅展示区”——“李宅”的图片。
43
44
45、我们出来了。
46
47、拍摄这幅图片是15点10分。从第一幅图片时的13点27分到15点10分,参观用时1小时43分。
附:顾嗣立《游拙政园夜归》
游拙政园夜归
落日轻云结晚霞,石桥人影吠宫蛙。雨淋碧甃抽青草,月剥金钿绣土花。
绕槛潺湲分带水,隔城葱蒨笼窓纱。夜归不用烧红烛,醉踏楼阴起宿鸦。
作者:顾嗣立,生于清圣祖康熙八年,卒于康熙六十一年,年五十四岁。少年失学,二十岁始学诗,性轻财,好施与,豪于饮,成立“酒人社”,有酒王、酒帝之称。他在《四十生日自述诗》中写道:“爱客常储千日酒,读书曾破万黄金。”康熙三十八年,(1699)举于乡。会圣祖南巡,因荐,进所撰元诗选,为所嘉叹。车驾复幸江南,以宋荦荐,召试行在。被选至京师,给笔札分纂《宋金元明四代诗选》与《皇舆全览》等书。以勤勘最,议敍内阁中书。五十一年(1721)会试,特赐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改中书。后以散馆改授知县,移疾而归。有兄弟六人皆名满天下,以嗣立为最。兄嗣协构依园﹝顾嗣协﹞,嗣立辟秀野园,水木亭台之胜,甲于吴下。嗣立所辑《元诗选》,自元遗山而下汇为百家,又广为三百家,凡四集,合千二百卷,网罗浩博,一一采自本书;又笺注韩昌黎、温飞卿二家诗,皆极赅洽;又有诗林韶、闾邱辨囿二书,亦所论定;自著有秀野集及闾邱集,并行于世。著有《秀野集》、《闾丘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