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2016-05-02 11:55:48)
标签:

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燕子矶公园

燕子矶简介

燕子矶与侯景乱梁

杂谈

分类: 旅迹苔痕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刘福新

 

2016年4月12日下午,亲访燕子矶的夙愿终于实现了,我携老伴登上了燕子矶的峰顶。燕子矶是幕府山余脉,历史上有时合称“幕燕”。我为何如此钟情燕子矶?我的长篇历史小说《侯景乱梁》里就叙述了燕子矶。

在拙著长篇历史小说《侯景乱梁》第十四章《青丝白马》里我曾写道: 

   侯景的水军绕过建康江面,到达了燕子矶。这燕子矶在建康略偏东北方向,正是大江之滨,跨江而出,倘若乘船从江里看去,宛如一只燕子扑在水面上,有头有翅。时有好事者,惟恐它飞去,满山用铁锁锁着,就在这燕子“脖颈”上造了一个亭子想镇住它。登上此亭,江山飘在眼前,风帆起于足下,真是建康一大胜景。就在矶边,相隔顶多二里路,有一梁武帝萧衍大兴佛教时建筑的寺院,这座寺院亦是一处胜景。因为这寺的右边,一片峭壁插入半空,就如石屏似的。壁尽处,山崖又回抱转来,回转处亦有阁,一半嵌入石崖中,一半临着江水。那阁中供个观世音像,塑像照到江水中,毫发皆见,宛然水月之景,名为观音阁。自从侯景渡江以来,在萧正德策应下,进军迅速,先头船队越过了建康,想环江包围梁朝都城建康。”

    当这支身穿青袍的偏师上了岸,附近的老百姓已经逃跑一空。侯景的大将郭元建和任约正在这支水兵里边。”

  至于第十四章全文,附于正文之后。

    南京燕子矶公园由燕子矶公园和长江观音景区组成,长江观音景区包括:观音阁、头台洞、二台洞、三台洞组成。
      以下是参观燕子矶公园景点,不含长江观音景区。
     1.南巡蹬道
     据说,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登燕子矶,均由此台阶登至矶顶,后人称之谓南巡蹬道。
     乾隆立于矶顶,面对长江美景,大好河山,挥毫御题“燕子矶”三个大字,并赋诗一首:当年闻说绕江澜,撼地洪涛足下看。却喜涨沙成绿野,烟村更凿久相安。
     2.御碑亭
     御碑亭乃南京市燕子矶公园之主景观,立于矶顶,至今已二百四十余年。
     御碑亭初建于乾隆年间,公园1762年,原名大观亭,后称御碑亭。据说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蹬燕子矶,作诗多首。其中第三次登矶时,御笔亲题“燕子矶”三个行书大字,时江宁知府特造亭刻碑,将乾隆手迹树于矶巅,流传至今,此碑为南京市目前保存较好的御碑文物之一。
     御碑亭原为两层六角重檐,翘角下坠六足铜铃,风吹铃响,远扬十里。1937年因遭侵华日军炮火所折,解放后修建,为四角砖亭。1998年为恢复御碑亭两层六角重檐原貌,公园管理处重新翻建了此亭,使御碑亭给人气派、庄严、古朴、典雅的印象。人立亭内可西观幕府重峦、大桥卧波;东瞻雄伟二桥;远眺八卦洲;近览渡口轮驶。
   “石燕拂云晴亦雨,铁桥镇浪夜犹虹”,景象十分壮观。
     3.劝戒碑
     燕子矶因三面环水,峭壁陡立,旧时常有失意之人在此轻生,旧称“一仰一个”。
     近代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晓庄师范任教时,得知许多年轻人常到此轻生,非常痛心,遂在矶顶立一木牌,并亲笔题写“想一想,死不得”六个大字,牌后面还写着二行春风化雨的劝诫雨,此牌曾让血多失意之人幡然醒悟,挽救了不少人的生命。
     4.酒樽石
     酒樽石因形似古代饮酒用酒樽而得名。相传唐代大诗人李白因官场失意,乘一叶扁舟,漂流至燕子矶,他登上矶顶,把酒吟诗,看着滔滔江水,奇想顿生,欲以此石为樽,长江为酒,要痛饮长江,在豪饮尽兴之际,他挥毫醉书“吞江醉石”。
     5.观澜亭
     观澜亭直立于长江之上,是观赏矶头赤壁、江涛拍岸、“燕矶夕照”的最佳点。
     燕子矶临江崖壁由紫红色的砂岩和砾岩构成,傍晚十分,西边的彩霞照射在红彤彤的赤壁丹崖上,映着滔滔江水,霞光万道,涛声阵阵,此时此景,胜似仙境,此景被誉“燕矶夕照”,入选古金陵四十八景和新金陵四十景。
     6.摩崖石刻
     为将燕子矶公园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奇特的自然景观完美地结合起来,公园在西部景区开辟了摩崖石刻区。邀请赵绪成、萧平、张仲林、季公、梁宗亨、靳潜等当代书法家,将康熙、乾隆及历史上文人雅士歌咏燕子矶的诗词,书于各种字体,刻于崖壁上。
     7.遇难同胞纪念碑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燕子矶江滩。
    1937年12月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城后,有3万多解除武装的士兵和2万多平民,避难于燕子矶江滩,求渡北逃,遭日军舰封锁,日军包围后用机枪扫射。在燕子矶日军杀害总人数达5万多人。尸遍江滩、血染江流,惨状举世罕见,同胞悲痛,在此立碑,慰奠死者,以志强我中华,不忘维护世界之和平。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1、午饭吃罢,原路返回到等车亭,拍下了站亭上的车次指示图。我的目的是拍125路公交车——去燕子矶的车,125路车的终点站就是燕子矶公园。拍摄的时候是2016年4月12日14点08分。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2、南京市公交125路车开过来了。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3、南京林业大学。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4、大楼上的字迹更清晰。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5、不知到了什么地方?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6、和燕路。和燕路的含义,百度了几次,但查不到。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7、车里拍。到了燕子矶初级中学。这时候是14点48分。车行40分钟了。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8、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9、路过“观音门”。石坊里夹着破布条太不卫生,有伤大雅。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10、燕子矶到了。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11、14点55分下车,我当即拍下了这个牌子。到这时候车行47分钟。路程很远啊!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12、万里长江第一矶——燕子矶。这个简介里很清楚地告诉我们:它是幕府山的一支余脉。这个简介还谈到了“长江三大矶”。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13、游园示意图。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14、我看到一位女子进了这个大门。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15、好似我们进的不是上边的大门(有点儿糊涂),是一个很开的地方。也没看到售票处和门卫。直到参观完,才知道所走的路线不是“正路”。这问题归于我老伴。老伴与我同岁,69岁了,看着好似不到69(染发),其实比我生日小不了几天。她一出门,不大会儿就要小便,这可能是个老年病。每到一个景点,我首先考虑的不是别的,而是寻找厕所,所以就到这里来了。厕所附近有一《鲥鱼进贡》的掌故。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16、干脆不再返回,就从这里参观了。但我心里很明白“违反了正确的参观路线”。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17、长江岸边石崖上有许多诗词或楹联。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18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19、为将燕子矶公园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奇特的自然景观完美地结合起来,公园在西部景区开辟了摩崖石刻区。邀请赵绪成、萧平、张仲林、季公、梁宗亨、靳潜等当代书法家,将康熙、乾隆及历史上文人雅士歌咏燕子矶的诗词,书于各种字体,刻于崖壁上。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20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21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22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23、在燕子矶拍长江。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24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25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26、我更知道了什么叫“壁立”?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27、其实比“壁立”还要陡峭。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28、“夕照”。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29、这里有个窟窿。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30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31、有个美女在崖上拍照。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32、拉大镜头。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33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34、俯江亭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35、再拍匾额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36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37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38、到了御碑亭的背面了。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39、“当年闻说绕江澜,撼地洪涛足下看。却喜涨沙成绿野,烟村更凿久相安。”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40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41、到了御碑亭的正面。

     御碑亭乃南京市燕子矶公园之主景观,立于矶顶,至今已二百四十余年。
     御碑亭初建于乾隆年间,公园1762年,原名大观亭,后称御碑亭。据说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蹬燕子矶,作诗多首。其中第三次登矶时,御笔亲题“燕子矶”三个行书大字,时江宁知府特造亭刻碑,将乾隆手迹树于矶巅,流传至今,此碑为南京市目前保存较好的御碑文物之一。
     御碑亭原为两层六角重檐,翘角下坠六足铜铃,风吹铃响,远扬十里。1937年因遭侵华日军炮火所折,解放后修建,为四角砖亭。1998年为恢复御碑亭两层六角重檐原貌,公园管理处重新翻建了此亭,使御碑亭给人气派、庄严、古朴、典雅的印象。人立亭内可西观幕府重峦、大桥卧波;东瞻雄伟二桥;远眺八卦洲;近览渡口轮驶。
   “石燕拂云晴亦雨,铁桥镇浪夜犹虹”,景象十分壮观。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42、给我老伴拍照。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43、御碑亭简介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44、同上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45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46、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蹬燕子矶,作诗多首。其中第三次登矶时,御笔亲题“燕子矶”三个行书大字,时江宁知府特造亭刻碑,将乾隆手迹树于矶巅,流传至今,此碑为南京市目前保存较好的御碑文物之一。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47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48、下联是:往事渺渺江上风情一燕来。

 



   附一:本人翻拍的电子地图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1、图6里有“和燕路”,因而翻拍了这幅图片,粗蓝线就是和燕路。但没有查出这条路的含义。去燕子矶,和燕路是一条必经之路。可能有便道,我不是南京人,也就不知道了。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2、从这幅图片,可以明显地看出长江在这一带的江中有绿洲,是长江最狭窄的地段,怪不得侯景率领八百铁骑从这里渡江(马匹放在船上)。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3、燕子矶公园。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4、幕燕滨江风光带。“幕”指“幕府山”,“燕”指“燕子矶”。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5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6



亲访燕子矶【上】(“南京之旅”第二十集)           7、幕府山

 


  附二:拙著《侯景乱梁》第十四章(全文)

(移到下一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