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闲斋絮语之五:人生识字忘本始(徐竟成)

标签:
徐竟成先生耕闲斋絮语之五人生识字忘本始尊重学问贵在求知杂谈 |
分类: 知识交流 |
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的一句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曾经是国内各地书店作为行业宗旨,以标语形式宣传读书学习重要意义的口号。要读书,必须要识字,更要解(音谢)字,只有对字义明白后,才能读懂用字连缀起来的文章,此所谓“识文解字”。“识文解字”通常指有文化修养的人,是肯定人的品位的褒义词。然而,对于“识文解字”也曾有人持有异议。如:宋代大学者苏轼说:“人生识字忧患始”;当代文豪鲁迅说:“人生识字糊涂始”;现代书法家王学仲说:“人生识字自大始”。照理而论,事物没有绝对的,利和弊永远是相互依存的,有利必有弊。持有异议者,自然有其道理在。且不管忧患、糊涂、自大之说,其本意何所指。就笔者浅见而论,窃以为往往是多少识几个字的人,越容易在识字上出现错误,把世世代代人们都会读的字,偏要搞出一个别样的读法。因此我觉得应该再加一条,“人生识字忘本始”。这里的“忘本”,专指识字方面乖离传统,故作高深而导致谬误者而论。此类例证,有不少出于那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且影响至今,仍未彻底校正者,屡见不鲜。
【券】是多音多义字。读(quàn)时,指票据或书面凭证。如:优待券、入场券、国库券、稳操胜券……等;读(xuàn)时,指桥梁、门窗等建筑物上砌成弧形用以承重的部分。如:发券、拱券……等。笔者记得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曾经发行过一种纸币,叫做“金圆券”。解放后由人民政府陆续以人民币作价收回。那时,就连不识字的老百姓也都称这种纸币为“金圆(圈儿)”,几乎没有人叫错的,只是把“券”字以语言习惯,读了儿话韵。然而,自从当年因物资紧张而凭票供应时期起,人们把所发放的工资券、购物券……等,统统都称之为“卷”,置传统于不顾,岂非忘本。
【償】(音常)。以前,就连不识字的老百姓,也没有人把“杀人償命”说成“杀人赏命”的。咋就这些年来,官员讲话、商贸洽谈、唱歌、演戏、广播、交谈中,到处都会听到诸如赔(赏)、补(赏)、有(赏)服务、无(赏)支援、得不(赏)失……等说法呢,无视老规矩,岂非忘本。笔者记得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日报》曾经发表过一篇社论,题目是“得不偿失论可以休矣”。那时只要社论一发表,全国上下立即组织反复学习,认真领会。学习方式一般是一人读,众人听。且读报者必须是家庭出身好,思想觉悟高的人,是否有阅读能力无所谓。因此,读错字,而把“得不償失”读作“得不赏失”的例子,不为少见。听的人中某些不识此字的,也就在以讹传讹的情况下,误以为“償”应该读“赏”,谬种流传也就蔓延开来。在汉语语言文字的历史上,或许“償”字的误读,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蒂】(音地)。从老辈起,不管是识字的,还是不识字的,都知道“蒂”唸(地)。如:烟蒂把儿、瓜蒂把儿、柿子蒂把儿……等,几乎没有人读错。如上述“偿”字一样,同样是在那场文化大革命中,在学习人民日报一篇题为“论陶里亚蒂同志和我们的分歧”的社论时,“革命派”就置传统于不顾,造了这个“蒂”字的反。此后,于是“花熟(提)落”、“并(提)莲”、“根深(提)固”就大行其道了。
【例】(音力)
。只要上过小学的人,就会在数学课本里,天天接触“例题”,天天听老师讲“例题”。从未听说过有谁把“例题”称作“列题”。然而自从文化大革命起,“史无前(列)”就成了革命语言。至今,偶尔还能听到有人讲:“(列)如”、“(列)外”、“事(列)”、“体(列)”、“照(列)”、“(列)行公事”、“章程条(列)”……等等。笔者书架上有一本山东文艺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对联故事选》,封面上赫然印着“山东民间文学系例丛书”字样。把该用“列”的地方,用了“例”,无疑是把“例”和“列”的区别否了。这样低级的识字问题,何以总是出现在“识文解字”的知识阶层里呢!
文化修养是国民素质水平的主要标志;正确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是文化修养的主要内容。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其文化素质的进步和提升,离不开传承因素,离不开培养教育。知识学问,浩如烟海。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尊重传统,尊重学问,穷原竟委,严谨治学,才是最可贵的求知精神。
【部分相关博文链接】
耕闲斋絮语之四 :从用词不当说起(徐竟成)
(2014-11-18
18:13:4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vf6e.html
耕闲斋絮语之三:“红白喜事”说法的习而不察(徐竟成)(2014-11-17 12:47:3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vf3j.html
耕闲斋絮语之二: 慈禧是太后不是太後(徐竟成)
(2014-11-16
09:13:1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vf1a.html
耕闲斋絮语之一:不能剔牙的牙签(徐竟成) (2014-11-15
09:29)
徐竟成先生四幅山水画新作(2014-01-10 21:10:4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ejd4.html
安心做学问的徐竟成先生(2013-11-11 21:51:04)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ehpy.html
(古诗)答徐竟成先生谬赞拙著赋十八韵 (2012-02-25 23:25:5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dxxz.html
(摄影)著名学者徐竟成先生(一) (2010-07-02 23:06:19)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jw2w.html
(国画)徐竟成先生最新国画选 (2010-07-04 20:32:53)(之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jxtr.html
(文化新闻图片)贺徐竟成先生从艺六十年暨八十寿辰(四) (2012-02-23 23:00:1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dxwl.html
(图--文)随拍“宝石节书法美术作品展”部分作者及作品 (2011-04-27 14:25:1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17afj.html
(近体诗)七律·悼徐颖 (2012-10-09 16:44:0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e4zk.html
(古风)首访方山店子 (2012-07-11 19:43:29)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e2ns.html
(原创)国民党昌乐县长张天佐创办的方山店子果园(二 (2010-09-17 20:58:29)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ll6q.html
《营陵古今诗词选》首发式 (2013-01-14 12:26:5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e8ny.html
(原创)昌乐“创意无限”昌明校区开学典礼 (2013-11-01 21:05:3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ehe5.html
(摄影)看我拍摄的泛义的“五行八作”(第四辑) (2009-08-05 10:43:5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eiro.html
(摄影)“亿克拉”书画摄影古玩展开幕(下) (2012-04-27 18:03:14)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dzv3.html
(拍摄习作之十三)昌乐县部分资深文友聚会 (2008-07-03 22:05:0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a1r5.html
昌乐蓝宝石广场新开大酒店“东海渔港”摄影记 (2010-07-07 00:16:1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k00e.html
(图片)本人近日主要活动图片 2011-05-23
00:22:41 (我的网易博客)
http://sdwfwenxin.blog.163.com/blog/static/1026438920114230212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