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拜访老家木匠,了解风匣制作技术
标签:
转载 |
分类: 知识交流 |
采访贤弟故乡水长流,为探索和撰写昔日民间生产生活工具制作流程第一大站也。我的图片至今尚未处理好,先转载贤弟的大作吧。再者,愚兄在你博文里露脸也不少,特别有“面似桃花”。我特喜欢这幅照片!
国庆节前,由在
刘祥利说:“那行,国庆节后就先从你村开始。”
10月8日,早饭过后,刘祥利开车拉着我和刘福新老兄早早来到了我的老家——水长流村,询问父亲,会做风匣的孙希芳和刘春荣等在不在家,父亲打孙希芳的座机 电话,没有应答。父亲说:“那就是赶埠南集去了,很快就会回来,可以先去刘春荣家看看。”
转过三道街,来到位于紧靠尧河村西头 的刘春荣家,刘春荣正好在家中。我逐个介绍来人的身份和籍贯(介绍籍贯的目的,就是套近乎,让他毫无保留。我知道,小埠前的刘氏和韩信村的刘氏跟水长流的刘氏是同族同宗,都是于留刘,各人接着自我介绍了辈分,刘春荣25世,刘福新和刘祥利都是26世,刘福新和刘祥利自然叫刘春荣叔),一阵寒暄之后,我切入正题:“三爷爷(论乡里,他是我的祖辈),今天来拜访你的目的,就是让你详细介绍风匣的制作工艺,您就从选材料讲起,再讲制作工艺,最后将销售方法,越详细越好。”刘春荣说:“你们算是找对人了,做风匣,我从买树、选材、拼料、制作以及销售,样样都干过。”
说起我村制作风匣,辉煌时代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村四个生产队都有木业社,队队生产风匣。那个时候农村还没有使用交流电,风匣是家家户户烧火做饭必备之物。孩童时代的我,放学之后,经常跑到邻近的三队和四队的木业社看着木匠做风匣。我还问过奶奶:“咱家的风匣是谁做的?”奶奶说:“是你的老爷爷葛思敬刚刚出徒时做的第一个风匣,用最好的蜂蜡蜡了三遍,到现在已经有五十年了。”当时的我仔细查看了风匣杆子处的缝隙,只有不到五分钱的厚度,可见其耐用程度相当了得。
刘春荣 今年74岁,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做过工读教师,也教过识字班,能说会道,算是村里的能人。前几年虽然得过脑血栓,但现在除了腿脚有点不好使唤之外,耳聪目明,口齿还算清楚。于是,刘春荣从西屋中拿出了多年不用的一个风匣,随后拿出制作工具几十件,开始详细介绍风匣的制作工艺。
闲话少叙,于是我们四人作了初步分工,我提问,刘春荣作答,刘老兄做记录,祥利拍照,并互相协作。
在选用制作风匣的材料上,解放前既用楸树也用梧桐树,解放后楸树少了多用梧桐。刘春荣说了一句顺口溜:“闭眼买楸树,睁眼买梧桐!”梧桐树身上生了蛾子(木耳),表明里面已经开始黄烂,再粗再高的也不能买,可见选材的重要。
我问制作风匣的关键之处,刘春荣回答是风匣的四个角的“扣”决定风匣的周正,如果“瓢偏”,就会撒风。讲到严缝,刘春荣说道:“中间空不是空,不偏不斜是道缝。”
当我问到过去除了咱庄成批制作风匣之外,还有哪里能成批制作风匣,刘春荣说,那就是安丘的惠家庄。是的,奶奶在世时常说:“你爷爷是做小买卖的,经常去安丘赶集买来风匣,贴上咱们的号子(商标),卖到北乡里,每个能多卖两块钱。”可见水长流风匣的声誉已经超过安丘惠家庄。
其实,水长流的风匣改进技术就是从安丘惠家庄学来的!这是在中午吃饭时,我从孙希芳的口中得知的。我问道:“ 谁是水长流第一个做风匣的?”他说:“原来咱村也做风匣,但样式跟后来的不一样,风量始终不大,卖不成钱。现在的风匣样式我爷爷孙来凤是第一个是从安丘惠家庄师傅哪里学来的,葛思敬是我爷爷的徒弟。”我进一步问道:“惠家庄为什么教会咱改进风匣制作技术?”他说:“灾荒之年,安丘惠家庄有的木匠逃难到咱村,就住在我家里,时间长了,就学会了。”以前我就听他说水长流的孙氏是从红河理家庄子迁来的,上网一查,惠家庄就在理家庄子正东几里地,解放以前说不定都是安丘县,老乡之情,无话不拉,传授技术在所难免。
说道风匣的号子(商标),我说我只想着上面写着 “昌乐县西南距城二十里水长流庄自造风匣若有开扣拔缝管保来回”字样,他说,西南后面还有个“乡”,俺家的堂号是“同兴堂”,印子已经找不到了。
说起风匣的销售范围,刘春荣和孙希芳都一致说道,东可到昌邑潍县,西到周村张店,南到临朐沂水,北到广饶寿光。
1、当年产量最大的一尺四寸风匣原物
原文地址:拜访老家木匠,了解风匣制作技术作者:昌乐葛优
昌乐县综合实践创新实验学校
任校长的学生刘祥利邀请,并开车拉着刘福新老兄和在林业局任职的邓汉军以及本人再次来到了该校。我和刘老兄对该校收集的过去使用的生产和生活器具表现出很大的兴趣。闲谈之中,刘祥利想编写一本有关这些生产生活工具制作工艺的书籍。我说:“那敢情好,功德无量,趁着这些人还在世,及时收集总结先人的工艺技术,编辑成册,流传后世,那可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可以先从我村的木匠写起。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之前,我村的木匠出产的风匣(风箱)可是名扬四海的名牌货。现在会做风匣的大都在七十岁以上,在世的也只有区区几个人了!”4、刘老兄采访并做记录
根据风匣的长度一般分为四种尺寸,即:一尺二、一尺四、一尺六和一尺八
刘龙章(84岁)、刘宗仁(81岁)
前一篇:朱丽君姐妹(10月6日)
后一篇:水长流老人刘春荣详述风箱制作过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