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山李农贸市场两个卖菜的耄耋老人(附二篇)
刘福新
9月4日下午,我到东山李农贸市场与苗家煎饼老板苗春娥结账,顺便观察起农贸市场的动态来,最大的收获是看到了东山李村卖蔬菜卖玉米面的两个耄耋老人。所谓耄耋老人系指八十到九十岁的年龄,这两位老人都在八十岁以上,我先遇到的叫李有功,今年83岁,他在苗家煎饼摊位近处卖菠菜和玉米面,苗春娥不断地夸李有功老人的玉米面质量高。这位老人红光满面,长须飘然,似有仙风道骨。后遇到的老人叫李有禄,今年85岁,我与李有禄老人侃起来,说我刚遇到了一个卖玉米面的老人,李有禄老人告诉我:“他叫李有功,是俺的亲叔伯弟弟。”
自己栽种自己收获自己卖出,老年人活得有滋有味,这叫老有所乐。但从另一面思考,有养老金的公家人(譬如本人)是不需要这么辛劳的。如今的农村老人虽说也有养老金,但那几个钱是远远不够消费的,尽管这些老人消费能力很低很低。
我将两位老人在市场卖菜卖玉米面的照片发布出来,没有任何用意,两位老人的子女也不用觉得不好意思,根据我国农村实际生活水平现状,你到每一个集市都能遇到这样的耄耋老人。
另附东山李农贸市场其它图片数幅。因为有9月4日下午拍的,也有之前一天也就是9月3日下午拍的,比较乱。再加上部分图片我昨天就上传到相册里了,但上传到相册里的是精选图片,有9月3日的也有9月4日的,这一图省事不要紧,全乱了,以至于不得不重新编辑,还不如挨着从我的电脑文件夹里上传。好事变坏事,今天晚上上传图片就是典型例子。我的图片又积攒成小山了,每一天拍的图片都有人打手机催着看,我不得不将三篇博文的图片弄到一篇博文里发,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图片注脚选】
附二:9月3日下午拍的
图 22、这里是东山李农贸市场的北口,客流量最多的地方,因为这里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我每次到这里观察,都觉得这个地方简直要塞破了。可以想见在设计这个市场的时候,设计人员是思想不够开放,老以为这里进进出出没有几个人,到如今还就是太狭窄了。当然,如今的小摊小贩很不自觉,都往一个地方挤,生怕自己的货物卖的少,这种极其自私的品格也让市场秩序不好维持。
1、我突然看到了一个红光满面长须飘然的老人,似有仙风道骨。

2、9月4日下午,我到东山李农贸市场与苗家煎饼老板苗春娥结账,顺便观察起农贸市场的动态来,最大的收获是看到了东山李村卖蔬菜卖玉米面的两个耄耋老人。所谓耄耋老人系指八十到九十岁的年龄,这两位老人都在八十岁以上,我先遇到的叫李有功,今年83岁,他在苗家煎饼摊位近处卖菠菜和玉米面。
3、苗春娥对我说,“这个大爷的玉米面很好,我摊的玉米面煎饼就是买的他的。”

4、我说要给李有功大爷拍照,他一开始稍微有点儿紧张。
5、红光满面,胡须飘然,高寿之人,令人赞叹!
6、后遇到的这位老人叫李有禄,今年85岁,我说我刚遇到了一个卖玉米面的老人,李有绿老人告诉我:“他叫李有功,是俺的亲叔伯弟弟。”
7、李有禄老人摆着这么几支丝瓜。
8
9、李有禄老人留得是短胡须。
10、耄耋之年尚能看清秤上的星,真不简单哪!
11、自己栽种自己收获自己卖出,老年人活得有趣味,这叫老有所乐。但从另一面思考,有养老金的公家人(譬如本人)是不需要这么辛劳的。如今的老人虽说也有养老金,但那几个钱是远远不够消费的,尽管这些老人消费能力很低很低。
我发两位老人在市场卖菜卖玉米面的照片,没有任何用意,两位老人的子女也不用觉得不好意思,根据我国农村实际生活水平现状,你到每一个集市都能遇到这样的耄耋老人。
附一:东山李农贸市场9月4日下午图片
1、看到了这种模样的车,我采访这位青年人,他说是自己制作的。
2、车后有“赛”字样。这是赛车?
3
4

5

6

7、苗家煎饼对面卖花盆的父女俩

8
9、这个也是与苗家煎饼对面的卖熟肉的小摊
10
11、苗家煎饼老板苗春娥

12、苗家煎饼老板苗春娥的玉米煎饼用的上等质量的玉米面
13
14
15、大包小包,买的不少。
16
17
18
19
20
21、市场东口一直比较挤比较乱
22
23
24
26、吊瓜
26、买地瓜和芋头的老头
27、金灿灿的小米太喜人了,我一直吃小米豆子煎饼,所以我对于小米的感情格外深。
28、这位年龄与我差不多的人是侯家庄人,我知道侯家庄的小米质量不错。
29、来了买小米的了。
【说明】以上30幅图片又对照着我电脑文件夹重新编辑(主要是排列顺序)了一遍,这一会儿算是理清了先后次序了。(9月14日8:20补充)
附二:9月3日下午拍的

1、图片又提前上传到相册里的,也有临时上传到这里的,我自己也搞不清楚是哪一天的了。这是9月3日下午拍的第一幅无疑。

2、遇到了田海沙月亮花坊里的店员。我给她拍过录像,新浪网有她的视频。

3 、她告诉我,已经不再花店上班了,她老公让在家当全职保姆。
4

5、我说,这倒像是给你跟踪报道似地呢!

6、永康路的鸟笼子

7、实验中学校园东南角的衣服摊

8

9、交钱与收钱,我抓拍的很及时吧?

10

11、婆媳喂孩子
12
13
14
15、只知道做生意,忘记孩子了。我看到这一景象,为小女孩叹息!
16
17
18

19
20
21
22、这里是东山李农贸市场的北口,客流量最多的地方,因为这里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我每次到这里观察,都觉得这个地方简直要塞破了。可以想见在设计这个市场的时候,设计人员是思想不够开放,老以为这里进进出出没有几个人,到如今还就是太狭窄了。当然,如今的小摊小贩很不自觉,都往一个地方挤,生怕自己的货物卖的少,这种极其自私的品格也让市场秩序不好维持。
23
24、看这一幅和下边的几幅图片。爷俩还有一只小狗,很有意意思的呢。
25
26
27
28
29
30
31
33、小学生骑着车子到处瞧,摔倒了。幸亏是在路边。
34、看来是崴了脚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