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都画廊·晨光文具·及其它(3月26日摄影日记之三)
刘福新
3月26日下午的街拍是没有计划的,见啥物拍啥物,见啥人拍啥人,见啥景拍啥景,见啥情拍啥情,所以摄影内容繁杂,图片比较混乱,上两集已分门别类,发了《曾经辉煌过的昌乐五金厂和农修厂》、《曲家庄王姓大门顶上立着五对砖》,这一集就发《齐都画廊·晨光文具·及其它》吧。因为除了齐都画廊和晨光文具之外,还有孤山街与永康路交汇处(也就是东山李农贸市场北口西侧)的一家炸货店、利民街遇到了一位故乡人、锦纶天地小区大门、新华书店二楼大厅、潍坊百货大楼昌乐分店广场、方山路原基督教堂北侧新起的大厦、文化路与方山路之间的一条便道、便道北侧的爱伦堡小区等等。
齐都画廊的经理叫吴瑞玲,是我的老朋友昌乐县美术家协会主席阎敬禹先生四儿子闫永存的媳妇。以前与阎敬禹先生聚会时曾听说过齐都画廊,原来就在方山路上。
晨光文具(即阳光文体)的老板叫徐浩,他们夫妇是我的老熟人,原来的老店址在文化路路东侧,与原来老二中大门斜对面,因文化路拆迁搬往昌乐文化路市场,经三迁后就是现在的门店了。
离开曲家庄之后,沿利民街西行,蓦然里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原来是老家小埠前的一位妇女,这位妇女让我没法称呼了,你道为何?她的父亲叫刘成志,村子“西头”人,24世,比我高两辈,她的兄弟是25世,按理我得称呼她一声姑;但她嫁给了我们东头的刘福才,她就称呼我哥哥了。她所在的一支家族与我很远,她嫁给的刘福才与我也不近,属于“疏族”,但“疏族”也还是“东头”的人,名字的“范字”里都是“福”字。我说,怎么论呀,打哈哈吧?她说,都叫了这么多年的姑了,打哈哈怎么行?
新华书店、永康水业大楼、潍坊百货大楼那一段,有个小区叫“锦纶天地”,以前却未注意。新华书店尚未进去过,这次总算到了二楼,经理很热情,拍了一幅图片。
此次回家,是走的一条便道,如果绕道要多走好几里路程,这就是“昌乐通”的好处了。这条便道其实以前是一条又深又宽的沟,它的北边爱伦堡小区,它的南边是教育局的另一个家属院,西端即是昌乐文化市场,利用不同角度拍爱伦堡,我当然不肯失去这个机会。
再重复一遍我的拍摄路线:文化路——折入孤山街——折入原五金厂和农修厂那条南北街道——曲家庄——利民街——再折入方山路——折入爱伦堡和教育局家属院(东院)中间的那条便道——回到文化路再拍晨光文具店。
您看,虽然时间不长,行程不远,可摄影内容够复杂的吧?鉴于前边几篇皆已开了评论栏,此篇以及后边的几篇就关闭评论栏吧。
(一)齐都画廊
1、这里是方山路的街东侧,右边(南边)有墙的地方原来是基督教堂,现在已拆除,左边(北边)新建了一座大厦,不知大厦的名字。
2、见上边的图片注脚。
3、方山路爱伦堡小区与这一排沿街门店中间有一条通往文化路的便道。天色不早,我要从这里打道回府了。
4、蓦然里看到了“齐都画廊”,似乎以前听说过这个店名,立即拍了下来。

5

6、齐都画廊的经理叫吴瑞玲,是我的老朋友昌乐县美术家协会主席阎敬禹先生四儿子闫永存的媳妇。以前与阎敬禹先生聚会时曾听说过齐都画廊,原来就在方山路上。

7、此次只是巧遇,了解不多,不好撰文,以后再说。
(二)晨光文具(阳光文体)
1、这是3月26日下午拍的第一幅图片,因为最后还是来到这里,所以放在第二个标题上。
2、既拍了女店主(左)和顾客,也符合我近来在“百度图片贴吧”所发的“刘福新拍的昌乐美女”的标题。

3、晨光文具(即阳光文体)的老板叫徐浩,他们夫妇是我的老熟人,原来的老店址在文化路路东侧,与原来老二中大门斜对面,因文化路拆迁搬往昌乐文化路市场,经三迁后就是现在的门店了。
4、从这一幅图片吧开始,是我回到文化路再次拍下来的。前不久,我的自行车忘在街上了,是徐浩给我推进店里保管的,所以我邀请他夫妇吃饭,这才返回来的。但徐浩婉然谢绝了我的邀请。
5、一进店门就听到“欢迎光临”,原来是这个玩具发出的声音。
6、探头。
6、牌匾。
(三)孤山街一家炸货店开门的一刹那
1、女店员刚要开店门,看来已经到了下午买东西的时间了。
2、男店员撑起窗户门板

3、营业时间:下午,16:30——20:30
(四)利民街遇到了老家的人
1、离开了曲家庄,沿着利民街西行,这里有个“昌乐县城关街道曲家庄村卫生室”。我以为这里边的“村”没有必要。“曲家庄卫生室”多么好读。
2、街北有个大院,以前不知是何单位?我得进去看看。
3、连翘还是迎春,我分不清楚。
4、昌乐城里已经很少有这么空旷的大院了。
5、回拍(远焦)利民街街南侧的楼房。

6、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是老家的人,她在这里给儿媳妇看孩子。“利达电动工具”就是她儿子儿媳的门头。
7、这位妇女让我没法称呼了,你道为何?她的父亲叫刘成志,村子“西头”人,24世,比我高两辈,她的兄弟是25世,按理我得称呼她一声姑;但她嫁给了我们东头的刘福才,她就称呼我哥哥了。她所在的一支家族与我很远,她嫁给的刘福才与我也不近,属于“疏族”,但“疏族”也还是“东头”的人,名字的“范字”里都是“福”字。我说,怎么论呀,打哈哈吧?她说,都叫了这么多年的姑了,打哈哈怎么行?
(五)利民街随拍:锦伦天地、新华书店等
1、一条很久远的通向尖庄和商家庄的路
2、为何不叫“锦纶天地”而叫“锦伦天地”呢?是写错了还是本来就起了这个名字?
3、新华书店与实康水业连为一体。
4、上了二楼,才是新华书店。
5、潍坊百货大楼昌乐分店外冷冷清清。不知道这里的经营者如何经营的?
6、我等了一大会子,好不容易进去了两个顾客。
7、这个摆摊的我已经很熟了,去年曾在恒安街的家家悦超市外,这一会儿又跑到这里来了。
(六)从爱伦堡南边一条便道回家
1、此次回家,是走的一条便道,如果绕道要多走好几里路程,这就是“昌乐通”的好处了。这条便道其实以前是一条又深又宽的沟,它的北边爱伦堡小区,它的南边是教育局的另一个家属院,西端即是昌乐文化市场,利用不同角度拍爱伦堡,我当然不肯失去这个机会。
2、从爱伦堡南墙外拍爱伦堡
3、一个小女孩在打秋千
4、从爱伦堡西墙外拍爱伦堡
(七)其它图片
1、拍晨光文具店时,看到了昌乐教委数码影像的吴雪丽
2、回家时,昌乐教委数码影像的店员下班了。这是李伟在锁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