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毕竟秋日深山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刘福新
这一篇其实是前篇博文《方山的颜色》的姊妹篇。前篇以抒情为重,此篇以纪实为主。10月10日上午,我与摄友冯长灵、刘祥利沿着方山西坡登山,然后向着方山北坡行进。秋天的山坡,色彩斑斓,是一年中色彩最丰富的时候。山坡上,红色的叶子似烈火在燃烧,黄的叶子似黄金在涌动;绿的叶子似碧玉在舞蹈,就连已经枯萎了的叶子,颜色虽已经变成了土黄色,但仍不甘寂寞地在山风中发出哗啦哗啦的声音。
如今的方山与往日不同,到处是果园,果园里的柿子已经熟透了,宛如一个个橙红的小灯笼引诱着人们的视线。我和同行的冯长灵老弟被方山北坡的景色迷住了,现任五图职专校长的刘祥利是我的学生,颇解人意,将车停在路边,让我们尽情观赏一番,当然了,我也看得出,他何曾不被这里的景色迷住呢?
在山里,远处,近处,任何一个地方都让你流连,让你惊喜。毕竟秋日深山中,风光不与四时同。五彩斑斓好景色,姹紫嫣红映秋风。面对这样的美丽秋色,若不是一位年轻的朋友刚刚离去,我或许会放开喉咙唱一曲。
1、位于方山主峰略偏西南的山门
2、冯长灵老弟与我说,若是知道有此之行,我早就带个好相机来了。
3
4、我曾发布博文说,赶方山庙会主要有六条路,这一条我没算上,如果算上这一条,就有七条了。这一条山路通往乔官镇山唐村。我指着南边一个村子与刘祥利、冯长灵说,国民政府时期张天佐就在那儿办了一个分校,一是隐蔽,不被日本鬼子发现,二是这里风水好。但还是发生了惨剧,一群学生在方山散步,被北岩炮楼的日军看到了,逮走了许多教师和学生。
5、我让两个村妇回头,村妇不肯;我让冯老弟挥挥手。这次导演不成功。
6、站在方山拍西南远处的山。
7、摄影界有我两个学生,一个是毕延长,在苏州;这个是刘祥利。
8
9
10、方山爷庙
11、徐竟成先生撰写的碑文。看到这个碑就想起了徐竟成先生的次子徐颖。
12
13、树下聚集了不少麻雀。
14
15、在方山北坡,冯长灵老弟在拍照。
16、这里有个果园。
17
18、收割后的谷地,已经拔出的花生。
19、刘祥利在这里站了好久。
20
21
22、与这位农妇聊天,知道了她的娘家是岳辛庄。她对我说:“很多人只知道买小米,却不知道小米是从哪儿来的?看到这些割掉了谷子的谷秸问是什么?我说,这不就是你们吃的小米吗?”
23
24、我寻找到一个好镜头。
25
26、果农回来了,扛了梯子到树上摘柿子,我说不中吃,果农说,我这柿子可好吃了。果农在树上摘,冯长灵老弟在树下接。
27、我一直对柿子抱有成见,回家后吃了一个,好甜好甜!我突然想起,这是“水果柿子”,不用“拦”,也不用“捂”,可以直接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