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散文)方山的颜色

标签:
方山的颜色深秋的方山风光倾情奉送一腔的热烈也为纪念逝去的朋友愿来访的网友珍爱生命 |
分类: 文辛散文 |
我的老家是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南郝镇(今城南街道)小埠前村,小埠前村在方山西麓一条麻岗岭上,而小丹河紧贴着我的故居。此文专写方山,因为我在今年深秋一个晴空万里的日子,围着方山转了大半圈,足迹涉及方山的西、北、东三个方向。此次拜访故乡的神山圣地,让我又一次观察了方山的颜色。
方山究竟是什么颜色?活了六十五岁也没搞明白。
童年时,或钻进方山半腰松柏森森深处,听鸟鸣唱;或站于顶平如砥四望皆方的山石上,临风而立;或步入离方山更近的村庄,譬如边下河南、东刘、下楼、邵家庄、山唐,那不仅是玩耍,更有过早地像大人一样的辛苦劳作,刨茅草,割荆棘,为的就是锅灶底下那一把瞬间燃尽的火光,民以食为天哪,但要吃熟食须得有柴禾呀!
少年时,我在方山爷庙前边一块不大的坪上演过节目,迄今回老家,还被人屡屡提起。前边几句至今犹记得是:“大宋徽宗坐汴梁,狼烟滚滚动刀枪,昏君无道废朝政,奸臣当权乱朝纲。”
少年时最让我难以铭忘的是,有一次到山半腰挖荆子,挖了那么一大捆,却背不动,在山下遇到一中年男人,要我给他当儿子,原因是我岁数这么小却如此能干。已是夕阳落山,舍不得半天劳动收获,急得要命,但始终没哭,待到父亲到山下接我,才觉得饥肠辘辘。
所以,我的童年和少年根本没顾上观察方山的颜色,这不奇怪。
岁月如梭,转眼已进老年,才静下心来观察方山究竟是怎样的颜色。
倘若将视线向能及的范围远望,不仅会看到方山顶上那一排黑褐色的岩石,也会看到被林木遮掩的灰色的方山爷庙,还会看到二起山上葱绿的松柏。如果是晴天,还能望到春夏秋三季不同的花儿。
近年来,几乎每一年的方山庙会我都会如期而至,总是禁不住一阵激动,宛如按挪不住的热吻。我的方山情不同于那些外地文人,包括外市区文人以及出生地远离这儿的昌乐人,他们(她们)的描述里总缺乏真情,尽管词汇丰富,更不乏煽情,但他们的文章让我一眼能看到骨子里,言中无物,感受贫乏,因为他们缺乏生活积淀。
我愿倾情奉送一腔的热烈,给我家乡的方山。这就是我故乡的山呀!
那日,在与一位年轻挚友徐颖的遗体告别之后,我对任职五图街道一所职专的校长刘祥利说:“咱们去方山吧,那儿的黄菊花漫山遍野,拍摄下来悼念徐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