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图文)东徐、西徐

(2012-08-05 18:16:05)
标签:

昌乐村庄

东徐

西徐

立村先后

县委党校

故地

赵姓

兴旺

洋楸树

杂谈

分类: 昌乐村影

(原创图文)东徐、西徐

              (原创图文)东徐、西徐

 

                      刘福新

 

  此文所说的东徐和西徐位于昌乐县城略偏西北,原属昌乐镇、城关街道,前不久划归宝城街道。据我采访期间得知,一条宝昌路成了城关街道和宝城街道的行政分界线,宝昌路以东的北关、西村属于城关街道,而宝昌路以西的刘家庄成了宝城街道所辖区。由此一来,宝城街道虽然来自尧沟镇,但比原先的尧沟镇地面略略宽阔了。东徐和西徐原先位于城关街道西端,如今成了宝城街道的一部分。

    按老百姓的讲法,依然称“城关”和“尧沟”,很少称呼“宝城”,对于这种新称呼,老百姓好似从来都不大搁采。

    东徐和西徐离得很近,所以俗称“东西徐”,昌乐县县委党校在此处驻扎了很多年,后迁城里。

   因为这两个村庄位于309国道北侧,西可直通尧沟,村西又有一条南北马路,可与宝通街相交,所以此地犹如网络密布,交通格外发达。每经此地,都有一番感慨萦绕心头。

   说起东西徐这地方,真是太熟了,我与老伴以前常带着孙子孙女到这里剜野菜,扑蚂蚱,寻野花。

    对我个人来说,近年来总与这里有缘。一来这里有一个杏林园酒店,二来这里有个教育局老局长赵明琴。不论是采访也好,采风也罢,反正这里是来往频繁之地。

   在采访农村的过程里,我发现了一个大致相似的方位现象,立村早的一般位于东部,而立村晚的一般位于西部。我看到的东徐和西徐也是如此。

   东徐,曾用名徐家庄,明朝初年,徐姓在此经营油坊,逐渐成为村落,取名徐家庄。1958年更名东徐。

   西徐,曾用名小徐家庄,明朝成化年间,赵姓自县城徙此立村,因临徐家庄,取名小徐家庄。1958年,更名西徐。

   由此可见,东徐立村早于西徐。

   从我实地采访来看,我没想到东徐的地面远远大于西徐,但西徐的称呼却统治着这块地方。譬如在原来东徐的地面上盖起了一排新式房屋,社区就在这一排新房屋里。但,社区的名称是“西徐社区”,很明显地将“东徐”这两个字摒除在外了。

   我还采访了几个村民,他们告诉我说,东徐和西徐原先是以一条深沟为界,如今的深沟南部填平,成了路面和房屋。北部的沟还能看到,当然了,这条沟再过几年,很可能也就完全消失了。

    一条新铺的柏油路位于东徐和西徐之间,但村民告诉我,这条新铺的柏油路并不是真正的分界线,因为名字为“西徐小学”的学校就位于路东,还有我去过几次的杏林苑酒店也在这条柏油路东边,而杏林园酒店是属于西徐的。

    我采访后有一种想法,凡是立村时最早的姓氏都不可避免地衰落了,而后起的姓氏大都处于盛旺时期。

    此次采访的重点当然是东徐,因为东徐对我来说比较生疏,我从未深入过东徐村的腹部。在东徐大街看到的是老旧景象,听到的也是埋怨之声,一位老太太对我说,“人家北郭那儿的街道真好,你再看看俺这里!”看起来,村民对于街道的憧憬也是很迫切的。

    大街上有一棵从无见过的树木引起了我的注意,村民说,“这棵树不是当地的品种,是从外地传过来的,大家也不知这棵树叫啥名字,只是叫它‘洋楸树’。”

   这棵‘洋楸树’与我们昌乐本地的楸树大不相同,它的枝子上缀着累累的果实,很像豆角。

    街上有一条小狗,似乎与我很有感情,老跟着我,也被我拍了下来。于是,那会儿打了一首七绝,先发在公告栏了,这会儿用上了,再贴于此博文下边:

 

                  访宝城街道东徐村有感

 

                       黑毛小犬卧街叉,
                       青石墙根缀绿蛇。
                       一样风光城市少,
                       算来多半在田家。
 
           “绿蛇”:一种被称为“洋楸树”的果实。
 
                                2012年8月5日19:20匆匆打于编辑框
 
 
                                (一)东徐地面
 
 
(原创图文)东徐、西徐          1、东徐村的东侧有一排新盖的房屋,牌子上写的是“宝城街道西徐社区居委会”。


(原创图文)东徐、西徐                         2、横幅为红字“西徐社区服务中心”。



(原创图文)东徐、西徐          3、东徐村东端的一条南北柏油街道。我与一位大叔聊了一会儿。



(原创图文)东徐、西徐                                  4、一农家大门外的丝瓜架。



(原创图文)东徐、西徐                 5、一堵砖墙里边可能是一家小企业,墙边的竹子很可爱。



(原创图文)东徐、西徐      6、这条南北柏油街道的西边有多条东西街道(或胡同),路面都铺着黑石子。



(原创图文)东徐、西徐       7、一只小黑犬一只跟着我,我将它拍下来了。但我很忙对不起它,拍得有点儿虚。



(原创图文)东徐、西徐      8、大门口门楣上的铁牌仍然是“昌乐镇”,其实后来又经历了“城关街道”和“宝城街道”。

 



(原创图文)东徐、西徐                      9、街道还是老街道,但我喜欢这样的自然街道。



(原创图文)东徐、西徐            10、这条东西街道还岔出不少南北胡同,这就是其中的一条胡同。



(原创图文)东徐、西徐      11、突然,我看到了一棵从未见过的树木,树枝上缀满了像豆角一样的果实。



(原创图文)东徐、西徐                                12、两个小学生走了过来。

(原创图文)东徐、西徐      13、村民告诉我说:“这棵树不是本地树种,是外来户子,我们叫它‘洋楸树’,可我们不知道是不是叫这个名?”我老老实实地回答:“我更不知道,我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树。”



(原创图文)东徐、西徐                 14、我要给这两个小学生拍照,她们显的有点儿腼腆。



(原创图文)东徐、西徐                         15、我一愣,枣子这么大了呀!



(原创图文)东徐、西徐                               16、一家门市部门外有一老磨盘。



(原创图文)东徐、西徐         17、这条东西街道我走对了,因为这条街道的西边有一条刚修建不久的油漆路,村民说是东徐和西徐的分界线。但这一条不是,这一条是朝南的一条南北胡同。

 

 

                     (二)东徐和西徐之间的沟,是分界线

(原创图文)东徐、西徐     18、从东徐村里的东西街我到了这里。这里是一条南北路,东徐村的村民说,这条南北路就是村界。



(原创图文)东徐、西徐       19、我好追根问底,所以我寻找两个村子中间的沟。南边已经没有沟了,但北边的沟还可以隐隐约约地看出来。沟里长满了树木。



(原创图文)东徐、西徐    20、我猜测,原先的东徐和西徐就在这一段,后来随着309国道的开通,两个村庄大幅度南移了。我觉得这里的老房屋可作见证,这道尚未填平的沟更是见证。

 


                         (三)西徐村,老教育局长赵明琴的家

(原创图文)东徐、西徐     21、这条南门北路,北边是土路,南边却是油漆路。很明显,油漆路是西徐村修筑的。因为路北段连接东徐村的地段是土路。



(原创图文)东徐、西徐       22、我本来时间很紧,还要到杏林园酒店给店主的岳父送照片,猛听得有人喊我,说“老赵在家呢,刘老师你去吧。”原来是教育局老局长赵明琴家嫂子,我在编辑《昌乐一中70年》的《历史编》时,来过几次,文稿是赵明琴口述,我执笔写成的。(好多稿子都是如此)

      后来,我与老伴也到过他家两次,因为老伴陪同我到这里摄影。

     这个水泥宅院不是老局长赵明琴的,是他的东邻。我看到有花,拍了下来。

 



(原创图文)东徐、西徐                   23、园子里有些乱,我只拍了他的影壁西侧的花门。



(原创图文)东徐、西徐                                  24、影壁下的花草和竹子。



(原创图文)东徐、西徐        25、教育局老局长赵明琴总称呼我“贵客”,我想也是,是这时候的贵客。他又送我一册书,书名叫《父母最关心的育子成才124个秘诀》。我忘记他送给我几本了,只记得还有两本是他亲自送到我家里来的。每逢出书,他都要向我征询对封面的意见。我就想:你出这么多书干什么?



(原创图文)东徐、西徐       26、我拍下了在油漆路上乘凉的中老年妇女。中间这一位穿白格子上衣的就是赵明琴的老伴。


                              
                 (四)新修的油漆路很微妙

 

(原创图文)东徐、西徐              27、油漆路东边的许多房屋属于西徐的物产。学校也是。

 



(原创图文)东徐、西徐              28、放假了。我进不去,只拍大门口吧。这个提示牌还不错。



(原创图文)东徐、西徐        29、杏林园酒店更在油漆路东边,还伸进东边很远的一块地方。但不是东徐的,而是西徐的。店老板姓徐,老板娘姓赵。院里的花很美。

 



(原创图文)东徐、西徐        30、这里就是那篇杏林园。杏林园酒店名副其实。这已经是我第四次访问杏林园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