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一个潍坊文人眼中的东营市容市貌

标签:
东营市市容市貌图片分四辑进入东营风情生态苑湿地博物馆杂谈 |
分类: 旅迹苔痕 |
11月4日6点20分,昌乐县“宝都旅行社”的车准时开到了我们居住的昌乐二中老校大门外。
往北,往西;再往北,再往西……
进入东营市后,隔着车窗,我看到了与我们潍坊市截然不同的旷野和树木。东营市的郊野有它自己的特色。
行了正好两个小时,8点20分,车进入东营市市里。8点23分,东营市江川旅行社一位女导游上了我们的车,开始了她与我们共同的旅程。
这个东营市江川旅行社的女导游不失时机地将沿途的风光作着介绍。倘若没有她的介绍,好多景物都没法理解,譬如矮小的树木等等(下篇专述)。
车继续往北,往西;再往北,再往西。又过了大约一个钟头,车往东拐弯,老远地看到一个牌坊,大家都以为到了黄河口。9点26分下车小憩,我们昌乐县宝都旅行社的人去购票。
其实,这个地方只是进入黄河口的一个购票口,牌坊外有一片阔大的广场,诸多碑牌上都印刻着“黄河三角洲国家地质公园”字样。
车又行,大约又过了30分钟,行至一个巨大建筑物的地方,看到了滚滚的黄河,有几艘游轮泊在河边码头上,一个头戴红包头巾的妇女正在兜售“黄河大闸蟹”。
9点55分,我拍下了所谓黄河口(还不是黄河口,真正的黄河口还需购票,每人100元)的第一幅照片。
总觉得不过瘾,因为还没有到真正的黄河入海口。对此,我很不满意,尽管学校工会负责人一再说明,老干部们身体弱,唯恐发生问题;但三个半小时的车辆都坐过来了,还怕游轮不成?即使身体弱的不能上船,还有身体好的呢?这就是集体行动的局限性了。否则,就是花钱再多,我也会乘船到黄河进入渤海的地方拍摄几幅珍贵的图片,那才是我所盼望的。鄙人特作说明的是:即使不动用学校经费,我自己也不会因为这100元钱犯难的,当然了,有许多老干部自己掏腰包是绝对不上船看真正的黄河口的,但我例外,这也许是我与很多老干部的思想理念断然不同吧?我起码比他们多一条——我想摄影。常想到毛伟人那一诗句——“不到长城非好汉”,是呀,“不到真正的注入渤海的黄河口非好汉!”可惜好汉当不成,只留下遗憾。谁知道这辈子还能不能再去一趟?
回返时的几个景致不错,略略弥补了我的遗憾。10点36分,下车,参观“黄河故道天然柳林”。大约11点10分参观“鸟岛”。
12点08分,车开进了一家酒店午餐。店名叫“黄河口风情生态苑酒店”。
13点20分,车再次进入东营市市里。一位老干部偶觉身体不适,车开到东营市人民医院就诊。
13:56分,到达“黄河湿地博物馆”。
15点以后回返。
这一篇草稿算作总记。
图片拟分两大部分,一是“东营市市容市貌”,二是“黄河口风情”。
但,市容市貌,我是分为两个时间段拍摄的。刚进入东营市,可能时间尚早的原因,风大,有雾,湿气重,每逢我开窗拍照,风刮进车中,不免让同行的人感到一阵冷气袭人。车窗很紧,频频地开窗、关窗,好一阵忙活。好多照片是隔着车窗拍摄的,尽管我用卫生纸将玻璃擦了好几遍,但是厚厚的玻璃却影响了我拍摄效果。只得回家后花费大力气进行图片处理了。
总序提过,此篇专发东营市市容市貌。至于题目里的“潍坊文人眼中”的印象,当在图片注脚里提到,正文不赘。
但江川旅行社那个女导游的照片不在这一篇里,而在下一篇里。
《黄河人工决口——战争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