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笔)漫谈 “打够级”(一)

(2009-08-28 15:46:30)
标签:

打够级

牌术

青岛

山东

联邦

走科

头科

拉科

点烧闷落

拆挡接送

杂谈

分类: 文辛随笔

         (随笔)漫谈 <wbr>“打够级”(一)

 

         (随笔)漫谈 “打够级”(一)

 

              刘福新

 

现在的潍坊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和山东电视台专门安排了时间讲“牌术”,不仅有打牌者,而且还有讲评者。是什么“牌术”?老朽看得明白,是“打够级”。

“够级”,当然是一种扑克牌的打法。据传好似是上世纪七十年代起源于青岛,八十年代迅速地席卷山东。我不知道别的省市区有没有这种扑克打法,所以也就不揣冒昧地简要介绍一下——

“打够级”一定得六个人,间隔者为“联邦”(也许叫“联帮”),换句话说,这三个“交错相邻”的人就是“一条战壕里的战友”了。另三人为对手,是“联邦”齐心协力共同战胜的对象。所以“打够级”也可以叫做“打联邦”。这里的“打”不是打击联邦的意思,而是联邦共同对敌的意思。还需要四副扑克牌,让没见过的人吃一大惊,这么高一大摞呀?啥时候摸完?怎么拿?拿到手又如何摆弄?

别的不讲,单说摆弄牌:当摸到满满一把扑克牌,一般来说,是将“王和2AKQJ依次排开,就象一支军队蓄势待发。交战双方阵列有序,交错相邻,互较高低。”

“王”也叫“大花”、“小花”,就是扑克里的“正副司令”。“2”的地位仅次于“王”,不知为何叫它“钱”,而且还叫“一壶钱”,迄今也不明白,“钱”有论“壶”的吗?当然了,这个字究竟写为“壶”还是其它的字呀?反正“打够级”的人都读“hu”。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这儿刚刚兴起,那个热火朝天的气氛再怎么形容也不过分。特别放了暑假的晚上,楼前、楼后、操场、大门口,凡是有灯光的地方,大人小孩男人女人,校长主任教师职员工人都上凑,不管走到哪儿都有牌局,有预约的也有临时凑挡的。人多了,晚到的就观牌,人若凑不够数,就先打着“五保”稍等。

鄙人对牌术悟性太低,因而牌技太臭,以前和别人结联邦时出错牌总要落一顿埋怨。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在操场与几个学生打牌,这几个学生都是校园内同事的孩子,有的上高中,有的已经进入了大学。我的手气不错,“够级牌”令我自己都有些“洋洋自得”,相邻的对手一出牌我就大牌截住,然后发自己的“拉科牌”;对门又远远不是我的对手,很快地就冲出去了。让一个“联邦”大为不满,不断地嘟哝“你这个打法呀,咳!”这个校院里住的大学生是我益都师范同学、同事王老师(女)的二儿子李某,他哥哥在高中上的是文科,是我的授业弟子,如今在山东师范大学任教,而他本人上的是理科,我没教他。彼此也就将不满露在脸上。总想“不就打个牌玩么,较真干嘛!”后来才明白,其实即便是玩大家也会在乎结果的。如果与青年教师打牌,“看外把”的都帮着我,很明显,大家知道我打牌“不够级”。每当我将“拉科牌”撂得差不多了,“联邦”就让我“先走”,怕我失去大好机会,被对方“前追后堵”,“窝憋”在家走不出去。我当然知道,我的牌术还是不行,必然引起“联邦”担心。经过磨练,后来总算有点儿进步了。

虽然“打够级”不带任何赌博性质,但是往往打出火气来,几十岁的人就如小孩子一样,这是其它打法很少见的。举一个例子,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本校院第一幢教工宿舍楼里,住着一位青年数学教师,此人特别喜欢热闹,为了“打够级”,炒了满满一桌子菜,邀请几个青年教师到他家赴宴。酒足饭饱之后,拉出一张桌子,摆开了战场。他的一个“联邦”本来牌技不错,一念之间出错了牌,让联邦三人都被封杀,气得他借着酒性大骂,还掀翻了桌子,弄得大家不欢而散。事后有人议论道:“你看这个XXX,赔上一顿酒席,又失了风格。一举两不得,何必呢?”

若说“打够级”,牌技差别确实很大,牌技好的会顺时顺势点将出兵,攻防精奇。看着整个牌局都在自己的意料之中,对手一步步陷入窘局,只须最后一击,便使对手全线败退。牌局如战局,那一份从容镇静,那样的胸有成竹,又何异于轻摇羽扇、坐镇军帐的妙算军师。

他知道一把牌局,打点不能太狠,太狠就影响走科;也不能让对方轻松就开点,那样就不能有效消弱对方实力。不能太照顾联邦,那很容易错失战机,一误再误;更不能不顾联邦,因一点而失全局,得不偿失。“点烧闷落”、“拆挡接送”都要灵活掌握,不急不燥、恰到好处才能把握好分寸、控制住全局。胜不骄败不馁,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才能反败为胜,扩大战果。我特别佩服那些牌技高超者,他们摸到的牌只能算作“中牌”,却可以等待时机,救“联邦”于危难之中,置对手窘迫之境。

而牌技臭的人就不同了,这些人往往打牌心理素质差,抓到好牌牛气冲天,毫不怜惜子弹,一有机会就往外发炮,待到炮弹扔完,没“耍”了,既救不了自己,更帮不上“联邦”。还有些牌技差者,一开始故作深沉,可出不了几圈牌就能被对手识破。有个说法叫做“臭手抓好牌”,是说牌技差的人手气通常好一些,此时处境还可以,“联邦”看看他帮不上什么大忙,一般都会让他走个“头科”,免得夜长梦多,反而将“联邦”坠垮。差距最大是摸到烂牌的时候,意志消沉,无精打采。或者投机思想严重,一厢情愿地认为对门也不怎么样,猛打猛冲,结果输得很惨,非走“拉科”不可。

别小瞧了这“打够级”,没几年经验积累排不好自己的阵,算不准对门的牌。没长时间的磨合打不好“联邦”。从以上的几个例子就明白了。

 

                                               2009年8月23日匆草

                                               2009年8月28日修改

 

 

 

            附:我拍摄的“打够级”图片

 

                           

      (随笔)漫谈 <wbr>“打够级”(一)

        1、摄于2008年7月15日。地址:恒安街与方山路十字路口东北侧。七个人,其中

       一人是“看外把”的。

 

 

      (随笔)漫谈 <wbr>“打够级”(一)

          2、摄于2008年7月15日。地址:同上。七个人,其中一人是“看外把”的。

 

 

      (随笔)漫谈 <wbr>“打够级”(一)

          3、摄于2008年7月15日。地址:同上。这里有八个人,两人是“看外把”的。

                  一个大致差不多的地方竟然有三帮打够级的。

 

       (随笔)漫谈 <wbr>“打够级”(一)

                4、摄于2008年7月15日。地址:可能是文化路中段。

 

                                  

       (随笔)漫谈 <wbr>“打够级”(一)

            5、摄于2008年8月27日,也就是昨天。小丹河景点有六个司机师傅在“打够级”。

 

                                  

           (随笔)漫谈 <wbr>“打够级”(一)

                6、摄于2008年8月28日,也就是今天傍晚,是补充图片。拍摄地点:恒安街

              东段,与永康路快要接界的地方。

 

            (随笔)漫谈 <wbr>“打够级”(一)

               7、拍于今天晚上电视荧屏。补充图片。这就是潍坊经济生活频道的够级大赛。

             站着的小姐是随时清理台面的。

                 我在电视荧屏拍摄的这一组照片,多亏了恒安街打够级者,他们告诉我,

           每天晚上8:05——9:30,潍坊经济生活频道举行够级大赛。

 

                            

           (随笔)漫谈 <wbr>“打够级”(一)

                 8、摄于今天晚上电视荧屏。补充图片。这位牌友“红2号”走了“头科”。

 

            (随笔)漫谈 <wbr>“打够级”(一)

                 9、今天晚上电视荧屏。补充图片。这一场结束后,有综合评论人单个评论,

              指出每个人的优缺点。很有意思。

 

            (随笔)漫谈 <wbr>“打够级”(一)

              10、今天晚上电视荧屏。补充图片。两个主持人。但这个女主持不大懂牌。动辄说错。

 

 

            (随笔)漫谈 <wbr>“打够级”(一)

               11、今天晚上电视荧屏。补充图片。将要离开的“蓝队”。挨近男主持的这个

              牌友十分幽默,他催促主持人赶快结束:“你快着点呀,我还要去钓鱼呢!”

 

 

           (随笔)漫谈 <wbr>“打够级”(一)

                12、红队胜出,成为擂主,礼仪小姐给披上黄袍。

 

            (随笔)漫谈 <wbr>“打够级”(一)

                  13、接着来了挑战者,叫做“班车组合”。下一轮大赛接着开始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