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笔)我们的对手是时间,时间的对手是什么?

(2008-12-23 00:16:51)
标签:

人类的对手

时间

对手

文化

荷马史诗

罗马史

诗经

大角斗场

长城

杂谈

分类: 文辛随笔

          (随笔)我们的对手是时间,时间的对手是什么?

             

 (随笔)我们的对手是时间,时间的对手是什么?

 

              刘福新

 

 不知为什么,今天晚上读博评博时,突然想起了这个话题。

 先说我们需要不需要对手?为何要给自己寻找对手?

 我以为答案并不难,我们当然需要对手!至于为什么需要对手?这个答案也不是很难。

 譬如说,一种动物如果没有了对手,就会变得死气沉沉;一个人没有了对手,就会甘于平庸,养成惰性,最终即便不沦入庸碌,也不会有为。道理很简单,若是一个人没有了对手,就必然地过于依赖别人而失去自己的生机与活力;一个政体没有了对手,就会逐步懈怠,甚至走向腐败和堕落;一个行业没有了对手,就会丧失进取的意志,就会因为安于现状而逐步走向衰亡。我们不妨再看看动物,美洲虎因为有了美洲豹这样的对手,才重新找回了失去的威风;鹿群因为有了狼这样的对手,才长久地保持了生命的延续。有了对手,才会有危机感,才会有竞争力;有了对手,才知道自己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有了对手,才有了超越自我的一切力量和勇气;有了对手,才使你不得不奋发图强,不得不革故鼎新,不得不锐意进取。否则,等待你的只有被吞并、被替代、被淘汰。

 但是,上列对手是可以战胜的,而有一个对手才是最强大的,那么这个真正的、强大的对手是什么?窃以为,只有时间才真正称得上是我们的对手。

 一代绘画大师徐悲鸿初到法国留学,曾有一个洋学生傲慢地污蔑“中国人太愚昧无知,生来就是当亡国奴的料”。他十分气愤,当即向洋学生挑战:“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祖国,我们比试比试。”此后,徐悲鸿不顾生活中风吹雨打,在艰难中他铭记自己的诺言,勤学苦练,终于在画坛中一展才华,蜚声中外。在清末中国人落后挨打的悲惨时代,如果没有洋学生辛辣的言语激起徐悲鸿的爱国心,也许有才华的他也不一定会立下如此雄心壮志,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为中国人争得一口气。徐悲鸿有句名言:“重视你的对手,因为他们帮助你不断地挖掘潜能。”

 您看,这里不仅有个洋学生挑衅的问题,还有个时间的问题。在上帝极其公正地给予了我们每个人相同的时间以后,勤奋与懒惰,积极与懈怠那就是自己的事了。怪他人不得!
    提起这个问题,我迄今仍百感交集,因为回顾自己的一生,与许多伟人虽然不可同日而语,但从与命运抗争与时间抗争上却有着某些相似的地方。鄙人是个两岁丧母,五岁失去祖母的苦命儿,若是不与时间赛跑,任我怎么与命运抗争,也是无济于事。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三年的初中生活,像别人那样在校上课的日子总起来也就二分之一,那么多课程靠什么?还不是靠着与时间拼搏!我有篇博文《月魂》就讲到了我的少年时代,此处不赘。
    记得我在博客里还发过一篇《追逐落日》的小文,今夜又找出来读了一遍,我在文中说:“我近乎固执地认为,在岁月面前,每个人的得失总是相等的!只要我们带上一份信念、热望与珍爱上路,无论我们走到哪里,俯首都会有一片生命的绿,仰头都会是一片湛蓝的天!”

  那么,时间有无对手?是有的!是什么?是文化。

 你看,昔日的罗马帝国早已不复存在,愤怒的火山毫不留情地摧毁了古老的庞贝城,横跨欧亚的金帐汗国早已灰飞烟灭,漫漫黄沙又吞没了多少繁荣的古国……就如我国,历史有多少分分合合也早已成为尘烟往事。但是,一部《荷马史诗》,一部《诗经》,一部《罗马史》,它们依然承载着悠悠的历史在人间传诵。语言、文字、文学、艺术乍看起来,似乎是世界上最柔弱不堪的东西了,但是,时间却对它无可奈何。

 如今好多国家与地区都在竭力保护自己的文明,意大利人保护大角斗场,希腊人保护雅典娜神庙,埃及人保护金字塔,我们也在保护万里长城——这一切,其实是在保存一段古老的文明,其实是在重新唤起作为一个优秀民族的骄傲之情。我们的先辈是从历史走过来的,我们同样也在历史的时间隧道里走着,我们踏着的每一级阶梯,是物质与精神的有机化合物,换句话来说吧,我们虽然踏在物质的阶梯上,通向的却是精神的殿堂。我迄今想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包括某些掌权者)对于文化那么漠视甚至歧视?倘若没有了精神家园,我们会如何对付空虚、无聊、张皇、失落?

                         (随笔)我们的对手是时间,时间的对手是什么?

 所以,说到底,人类的对手是时间。而时间的对手只有一个——那就是引导人类走在不朽星际间的所有古代近代现代文明。如果浓缩为两个字,那就是“文化”!

 

                                                     匆草于2008年12月22日深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