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美丽的错觉——也谈女人之一

标签:
女人美丽错觉情性素质 |
分类: 文辛随笔 |
记得前天看了报纸上的一篇文章,说的是一个多年离开家乡的文人,回家后还惦记着他的俊俏的女同桌,抽空去同桌的厂里探望,这时已经快下班了,与传达室大伯恳求以后,传达员拨通了厂房的电话,来访者有意站得远了点,想像着女同桌这些年微妙的变化。没料到,女同桌离传达室还很远,就嘟囔道,“我操——是哪个?可别耽误了我回家做饭!”那个专意拜访的文人,不愿再见面,即刻抽身而退。那篇文章的题目大概叫《错觉》,我这里再补充几个字,凑成《美丽的错觉》。
前年我出公差,在一所大学校园的景区曲廊里,见前面走着两个女生,其中一个苗条的身段,多有魅力的女大学生啊!我顿生仰慕之心,人,都是爱美的嘛!可当我走到近前时,猛听得那个靓丽的女子从唇间甩出了一句我想都想不到的话,“妈那个×,这臭妮子不想活了!我考试没及格与她有什么干系?我照常毕业后分个好单位!”我此时很为这女学生可惜,可惜了这张美丽的脸子,可惜了这苗条的身段,可惜了这让人羡慕的莘莘学子名号,可惜了这么多年师长的培养教育,可惜了纳税人对大学生的偏爱,可惜了国家对大学生的期待,可惜了……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电视上常播“选美”或模特儿时装表演,从外貌看,似乎都吸引了观众的眼球,满足了观众的美的享受,但这些‘美女’在拥有了形象美、服饰美以外,是否还具备了气质美、内蕴美呢?真正给人领略和享受的美,应当是一种穿过表象、蕴藏在深处的神韵美、生命美、灵魂美。如果一个女人没有内涵、没有底气、没有教养、没有礼貌,就不会给人一种真正的美的享受。
美是一种文化。这话很对。文化可以熏陶人的情性,增强人的素质,提高人的品位,赢得人的敬慕。在不断地学习中,便会懂得什么样的举止代表什么样的文化水准、知识层次、社交品位,便会不知不觉地按照这种理解去做,让更多的人羡慕。
为什么有的女人,韶华已逝,却让人感到她们很美,甚至可以说别具一种风韵呢?或许真正懂得美的人,她们真正懂得在社会阅历和知识的不断获取中,如何保持美的秘诀,从而从自己内部挖掘美,使自己的内涵愈来愈丰饶,愈活愈懂得如何安排生活,懂得哪些举止、气质、性情、内涵会赢得众人的喜爱。我亲身接触到不少女性,他们在二十岁时看不出有什么出众的地方,可年近四十岁时,却焕发了魅力。从她们对服饰的选择,她们的谈吐举止,她们的待人接物,她们性情品行,她们的审美观念以及文化品位上的评价,都比她周围的女人显得高出一筹,气质高雅,落落大方,颇受男人甚至同性的欣赏。譬如某些女人的钢笔字猷劲潇洒,令人赞叹;某些女人的言谈诙谐,富有幽默感;某些女子的着装虽朴素淡雅,却显出知识女性的审美观;某些女人的走姿沉稳大方,有无穷的魅力;某些女人的眼睛会说话,蓄满丰富的内容;某些中年女人的有些俏皮的微笑,让人着迷,让人感受着理解感受着温柔。
一个男人若是一辈子没有享受到温柔当是最大的缺憾。据我的祖母辈上的人说,我的亲娘是非常温柔的,街坊邻居都念着她的好处呢。可见我的命运不好!而我接触时间最长的两个女人——继母与身边的这一个,咳!不谈也罢!
没有体验过温柔的男人,对人和事都难以做出合乎逻辑的判断。这是因为温柔这种情感包含了对他人的关切,对事物的爱,是一种柔韧、美丽的精神气质。即使我能做出合乎逻辑、合乎人性的判断,也只好从外人那里,从书本上,从我比别人更多的失败教训中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