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压题照片取自“白露始横江”博友的博客文章)
聊城行(一)
——网友白露始横江为我接风
刘福新
那天上午(7月27日),坐在从潍坊到聊城的大巴车里,凭车窗远眺,一片雾蒙蒙,山的影子水的影子都十分模糊,远天灰云如盖。车前顶的电视机正放着录像,是黑、白社会打打杀杀的那种噪音充塞着车厢。道路太远,乘客大多昏昏欲睡,我却睡不着。因为到聊城访友的事一拖再拖,其间还遭遇了一次“虚惊”。这一回终于坐到去聊城的大巴车上了。
车到黄河,急忙端起相机拍照,隔着厚厚的玻璃,加上大雾,效果不佳,只能说这就是雾蒙蒙的黄河了。
在刚刚进入聊城地界的高速转入线,我看到了一泊莲叶,蓦然里对“江北水城”有了一个初步印象。我真佩服聊城人的创意。这泊莲叶在许多人看来也许没有意思,但在我看来却不同寻常——眼看进入江北水城了,您得睁大眼睛仔细看了啊!
到达聊城车站,大约11点左右。因为在车里,就不断地接到网友“白露始横江”的手机,到了聊城,随即与白露始横江——于建军和学生张乐方联系,没想到在谁到车站接我谁为我接风洗尘的问题上,他俩都有充足的理由。我对张乐方说:“我最早的动议是来拜访于主任的,你先不要吃午饭,我到了于主任那里再与你联系。”
我痴长于建军四岁,当然一直在博客里称他老弟,这一对网络里的兄弟即将见面,叫我怎能不激动?而张乐方是我到昌乐五中(二中的前身)担任文科班班主任时的班长,我的得意门生,如今在聊大外国语学院担任书记、院长,也是好几年没见面了,那种渴望也是不同寻常的。
不大一会儿,于建军谐夫人朝我们走来,他老远就向我招手,博客照片里的两位好友不用第二眼就认扎实了,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老于带来了两辆轿车,看来早有周密的计划。我与老伴、孙子、孙女分乘两辆车到达于建军主任府上。互道渴慕之情,互送见面礼,接着到附近一所大酒店午宴。
张乐方也迅即赶来了。
接下来,各按宾主而坐,交谈、碰杯,不一而足。此处不赘,就请大家看下面的图片好啦。
2008年7月31日上午匆草

图1:车到黄河,急忙端起相机拍照,隔着厚厚的玻璃,加上大雾,效果 不佳,只能说这就是雾蒙蒙的黄河了。

图2:在刚刚进入聊城地界的高速转入线,我看到了一泊莲叶,蓦然里对“江北水城”有了一个初步印象。

图3:白露始横江夫妇为我们两老两小接风洗尘。这是我的孙子刘梦溪拍照的。

图4:我与博客好友于建军、学生张乐方碰杯。

图5:服务员上菜,报菜名。
图6:张乐方站起来说“向老师与师母敬酒!”此图片取自于建军老弟的博客。
(还是“保存修改”不了!)

图7:倾心交谈。

图8:张乐方将我与于建军主任的诗词和唱复印下来了,我与于建军老弟在回忆此
阕词的写作过程。
图9:于建军夫人与我的老伴。左面气质非凡的是于太太。

图10:这是两位于老弟的朋友,也是接我的司机师傅。

图11:我的孙子、孙女。

图12:宴会已经过了下午14点。
【说明】
以下图片复印自“白露始横江”博友的博客文章《和博友刘福新大哥聊城聚会散记》。
白露始横江的大号于建军。聊城市工商局干部。下面是他的博客网址:

【再说明】本来把于建军老弟的博客图片复印到我的博客了,开始“容量过大”,后来直接“保存修改”不成功了。只有一幅还算保留在我的博客了。我已经在他的博客评论栏要求把这一幅“抽烟”的照片“置顶”。我也将这个图片作为“压题图片”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