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篇小说连载)《侯景乱梁》第四十七章 王陈会师(60)

(2007-11-06 11:56:40)
标签:

我记录

感动瞬间

文学/原创

侯景乱梁

王僧辨

陈霸先

白茅湾会师

分类: 文辛小说
(长篇小说连载)《侯景乱梁》第四十七章 <wbr>王陈会师(60) 


              第四十七章   王  陈  会 

                   悍贼横行近四年,到头毕竟有谁怜?
                   西军盟誓贼频败,乱党从来少瓦全。

    却说侯景丧心病狂,连续废去两个皇帝萧纲和萧栋,自立为“汉帝”,湘东王萧绎连连发布檄文讨伐侯景,并传令王僧辩与陈霸先马上会师。    
    已是侯景称“汉帝”的次年(公元552年)二月,虽然天不是那么冷了,但还是雨雪接连不断。在泥泞的路上,虽然听不到战鼓轰鸣,看不到刀光剑影,然而在王僧辩和陈霸先这两支主力队伍之间,信使秘密往还的马蹄声真比鼓点还急。    
    王与陈是湘东王的两把尖刀,几乎所有的江陵军队的精兵强将都在这两路大军中。王僧辩从容拒景,特别是巴陵一战,使侯景狼狈而返,智勇也不在陈霸先之下,时人谓之“瑜亮并生 ”。他们同辅一主,这也是湘东王萧绎的造化。    
    二月中旬,湘东王萧绎再次檄布远近。檄文最后曰:

    “所诛止侯景而已,黎元何辜,一无所问。诸君或世树忠贞,身荷宠爵,羽仪鼎族,书勋王府。俯眉猾竖,无由自效,岂不下惭泉壤,上愧皇天,失忠与义难以自立,想诚南风乃眷西顾,因变立功,转祸为福。有能缚侯景及送首者,封万户开国公,绢布五万匹;有能率动义众以应官军,保全城邑不为贼用,上赏方伯,下赏剖符,并裂山河以纡青紫①。昔由余入秦②,礼同卿佐;日磾降汉③,且珥金貂。必有其才,何恤无位?若执迷不返,拒逆王师,大军一临,刑兹罔赦。孟诸焚燎,芝艾俱尽,宣房河决,玉石同沉。信赏有科,有如皎日;黜陟之制,事均白水。檄布远近,咸使知闻!”

    这檄文一经露布天下,大大分化瓦解了侯景的阵营,特别是那些梁朝的旧臣思想发生了动摇,都在想着“因变立功”和“转祸为福。”却说二月中旬的一天夜里。    
    寻阳④码头。    
     一江火把拥拥挤挤、声势浩大地向下游行驶着,水面上火把映在水里,水里的火把摇曳着。水面上的火把和映在水里的火把,相互交织着,相互映衬着,既朦胧又神秘,给士兵们以梦幻般的感觉。    
    时交半夜,王僧辩的水军到达了白茅湾⑤。    
    陈霸先的军队先行到达,已在白茅湾附近的一个庄前平地上筑起了高台。这高台是王僧辩和陈霸先即将盟誓讨贼的坛。这坛的前面是一条深沟,沟里有条常年流水的河,蜿蜒流入长江。这坛的西边是一座小山,有两棵高大的柏树,迎风摇曳。    
    并不大的码头上,陈霸先英姿勃勃,火把映着他那高大的身躯,斜飞入鬓的剑眉更增加了他的威武。他没有骑马,焦急地等着另一位大将王僧辩的到来。   
    当王僧辩在火把指引下迈下大船,陈霸先急忙向前几步,两人抱拳施礼,各道了仰慕之情,便携手进了陈霸先两天前扎下的大营中……   
     翌日,登坛盟誓。    
     陈霸先在这之前早就拟好了誓文。誓文云:

    “贼臣侯景,凶羯小胡,逆天无状,构造奸恶,违背我恩义,破掠我国家,毒害我生民,移毁我社庙。我高祖武帝灵圣聪明,光宅天下,劬劳兆庶,亭育万民,如我考妣,五十所载。哀景以穷见归,全景将戮之首,置景要害之地,崇景非次之荣。我高祖于景何薄?我百姓于景何怨?而景长戟强弩,陵蹙朝廷,锯牙郊甸,残食含灵,刳肝斫趾,不厌其快;曝骨焚尸,不谓为酷。高祖菲食卑宫,春秋九十⑥,屈志凝威,愤终贼手。大行皇帝⑦,温严恭默,丕守鸿名,于景何有复加。忍毒皇枝,襁褓巳上,缌功以还,穷刀极俎,既屠且哙。岂有率土之滨谓为王臣,食人之禾饮人之水,忍闻此痛而不悼心!况臣僧辩臣霸先等,荷称国藩湘东王臣绎(萧绎此时尚未称帝,故而仍称‘臣绎’),泣血衔哀之寄,摩顶至足之恩,世受先朝之德,身当将帅之任,而不能沥胆抽肠、共诛奸逆,雪天地之痛,报君父之仇,则不以禀灵含识,戴天履地。今日相国⑧至孝,玄感灵武,斯发已破贼徒,获其元帅(指擒任约,杀宋子仙事),止余景身,尚在京邑。臣僧辩与臣霸先,协和将帅,同心共契,必诛凶竖,尊奉相国,嗣膺鸿业,以主郊祭。前途若有一功获一赏,臣僧辩等,不推己让物,先身帅众,则天地宗庙、百神之灵共诛共责。臣僧辩臣霸先,同心共事,不相欺负,若有违戾,明神殛之!”

    众军士闻言,泪下,统皆踊跃听命。
    这个场面很感人,也很能激励斗志。
    变幻莫测的战争风云,由于这次会师,顿时由西向东转移。一场更大的暴风雨要来了!

    元帅大帐里。
    陈霸先走到王僧辩面前,抱拳施礼,然后两手一摊,做了一个“请”的姿势。王僧辩慌忙还礼,也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根据二人当时的地位,王僧辩已被授为征东大将军,陈霸先带兵从广州打到西昌时,被授为江州刺史,后来顿兵巴邱时又被授为东扬州刺史,爵位低于王僧辩,所以这次会师,正统帅自然地是王僧辩了。所以陈霸先礼让王僧辩坐于帅椅上。而王僧辩虽为大将军,但不知怎么的,却有点畏惧陈霸先,曾在此前提出以陈霸先为主帅。而这时的王僧辩也煞费苦心地在帅案的右前方给陈霸先早就预备下了座位。    
    大都督王僧辩令侯瑱率水军,袭击南陵鹊头二戍,两战皆克,遂顺流东进。南陵与宣城相邻,已逐渐接近了芜湖。    
    前文叙到:侯子鉴退保姑熟,专防西军。侯景这时又令史安和宋长贵两部,往助侯子鉴。但还是不放心,便亲自到姑熟巡视垒栅,面谕侯子鉴道:“西人善长水战,勿可轻与争锋,若得马步一交,定可得胜。汝但坚守待变便了。”言讫还都。这是三月间事也。侯子鉴依命办理,舍舟登陆,闭营不出。王僧辩随大军到了芜湖,探马来报,说侯子鉴立营岸上,却也不敢轻易前进,一直逗留了十多天。

    银灰色的雨丝,象千万枝连续射来的密箭,飞落在滔滔江水上。江面上,停泊着几百条战船。欢叫的人声,混和着风雨声、波涛声以及站在甲板上引颈长鸣的马嘶声,把芜湖一带的长江闹得沸腾起来了。每一条舳舻上都坐满了士兵。雨水沿着斗笠向下直流,在帽沿四周挂成一圈冕旒似的银珠。兵士们的麻鞋、裤管都湿透了,脸上也被斜飘过来的雨点打得睁不开眼睛。他们挨挤着,不愿进舱,坐在船舷上纵声谈笑。    
    “咳呀,咱们这回往东开,离建康越来越近了,侯景这瘸贼,咱们可是屡屡吃他的亏呀!” 
    “怕什么,我们的两位大将军,已经打到他眼皮底下了。看他还能猖狂几天?”    
    “可不是嘛。这回咱们进了建康城,狠狠揍他一家伙,直到揍得他不叫侯景!”    
    “那叫他什么哪?”    
    “凶羯小胡呀!王、陈两位将军盟誓的誓文中不是写着吗?”    
    “听说他当了什么乌龟汉帝了?”    
    “叫他‘憨弟’得了;不过,我可不想与他称兄道弟!”    
    “别神气了,死了的老虎还吓死兔呢,别到时候见了侯景吓得蹲着尿呢!”  “你才蹲着尿呢,咱是响当当的男子汉!”    
    “谁知你小子有没有鸡巴?”    
    “鸡巴大着呢!不信叫你媳妇来试试?”    
    四周爆发出一阵哄笑,笑得船身都斜过来了。    
    一连阴了两三天的风雨渐渐变小,江天透出一抹明朗的霁色。大家不由得带着快活的笑声,回头向西看去,只见浩渺的江面上,两艘艨艟大舰,布帆高张,向这边缓缓驶来。这两艘大舰上,一艘坐着大都督王僧辩;另一艘坐着副都督陈霸先。

    探马报知侯景,说西军已被阻挡了十多天,已经精疲力竭,看样子是想西遁,望急击勿失,侯景下一伪诏:    
    “赦湘东王萧绎和王僧辩等人罪状。”    
    部众笑为无益。消息传到王僧辩那里,大家笑得前仰后合。    
    侯景下令:侯子鉴整理水师,准备水战。    
    侯子鉴又由陆登船。    
    王僧辩得报,即率舟师趋近姑熟。    
    侯子鉴发步骑万余人,上岸挑战,另用鵃舠(音zhōu dāo,形如刀的长船)千艘,分载兵士,为追逐时用。鸼舠属于长船,两侧摇楫,往来如飞。侯子鉴打造这样的船只,只是为了追击的,可他还有没有追击的机会呢?    
    王僧辩对于侯子鉴岸上的万余轻骑根本不予理睬,且指挥小船退后,但留大舰夹泊两岸。 
    侯子鉴的部下,疑西军怯战,便各督船西追,王僧辩待他过去,命令大舰开至江心,断他归路,复扬旗指挥小船回转身来,两边江汊又驶出许多船只,从四面八方把侯子鉴的鸼舠围了起来。江面上鼓声“咚咚”,和着鼓点声,王僧辩的兵士大声叫喊:“贼兵快快投降!如若顽抗,扔到江里喂王八!”    
    侯子鉴的船队东倒西歪,无路可奔。侯子鉴大惊失色,这个曾在广陵活埋十多万人的恶魔,在万人坑前,看着被活埋的百姓头上冒出鲜血,都没有眨一眨眼睛,把俘虏和居民的惨死当成乐子,这回可真是遇上了前所未有的恐慌,弃甲改装,扮成一个普通士兵的模样,夺路逃脱。    
    败报到了侯景那里,侯景不由得大惧,涕流满面,钻进被窝里好多时才爬出来。当即下令石头城戍将张宾,用海艟缒沉淮水中,堵塞淮口,再沿淮筑城,自石头城到朱雀航,楼堞相连,亘十多里,拒遏西师。试想,这样的堵法如何奏效?只不过呆人呆想罢了!    
    连日来的雨水,让淮水水位提高了好几尺,王僧辩带领诸将,乘潮入淮,见淮口筑起了长长的军垒,很是踌躇,因向陈霸先问计。陈霸先答道:“以前,柳仲礼拥兵数十万,隔水久驻,贼军攀登到高处,一望无余,所以能够打败我军。如今要想围攻石头城,须赶紧想办法渡到北岸去;诸将若不能担任先锋,霸先愿去立栅,请王大将军不必顾虑!”    
    王僧辩听了陈霸先的话非常高兴。陈霸先马上回营部署去了。他对所辖众将说:“我已在王都督面前领了军令状,今天夜里偷渡,紧逼石头城。要打好这一仗,建康收复就指日可待了。不过,我倒是担心大家有没有信心?”   
    “请陈公下令就是,谁也不会当孬种!”众将齐声答。    
    强烈的喜悦,象一股热浪直冲着陈霸先,使得他难以平静。他说:“打好这一仗,等收复了都城,我请大家好好吃一顿,撑你们一个肚儿圆!”    
    众将不由得笑了。他们觉得自己的统帅在这么紧急的情形下,还如此诙谐,心里更主壮了。   
    当夜,陈霸先率部下悄悄渡到了北岸,在石头城西面的落星山,择了一处高地筑栅安营。   
    王僧辩也于第二天进军昭提寺北。     
    侯景闻报,哪敢大意,亲自点兵抵御,有众万余人,铁骑八百余匹,列阵西州西隅。与陈霸先的营栅相去不远。     
    陈霸先对部下嘱道:“眼下我众贼寡,要赶紧分散贼军兵势,不要等他们聚集起精锐,向我军拼死前来。”    
    陈霸先当然知晓侯景铁骑的厉害,相当年,侯景就是靠着八百铁骑渡采石直趋建康的。为此,他专门配备了弓弩手三千,好以毒攻毒,这也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呢。    
    侯景心里很清楚,自己兵少,必须速战速决,纵骑猛攻,冲入偏将王僧志营垒,王僧志抵敌不住,稍退。陈霸先对众将说:    
    “果然不出我之所料,贼欲速战,向我拼死命来了。徐度在吗?”    
    陈霸先想亮出自己那张硬牌。    
    “陈将军,我早已准备妥当,请即刻下令吧!”    
    随着陈霸先的头一点,徐度带领他那三千弓弩手,绕道至侯景军后面,轮番迭射。这三千弓弩手分成三排,第一队射出第一箭,第二队向前,第三队也早拉满了弓。箭像飞蝗向侯景后队飞去。侯景没料到陈霸先会有这么一着,后队军士的脊梁上、后脑、腿后中箭,哭爹叫娘,乱成一锅粥,侯景只好引兵退走。    
    陈霸先与王琳等,麾动铁骑,突入侯景阵列中,王僧辩又率大军继进,仿佛泰山压顶,叫侯景如何抵挡?无计奈何,退入栅中,另图他计。    
    石头城守将卢辉略⑨,见西军势盛,侯景败还,料知侯景没有什么希望了,便开门投降。王僧辩入据石头城,这时的陈霸先尚在石头城外,与侯景相持。侯景又来了他那股狠劲,自率百余骑,弃长槊执短刃,硬行冲突,想借这“敢死队”冲垮陈霸先的队伍。但陈霸先将弓弩手埋伏在骑兵之后,等侯景亲率的“敢死队”驰到最佳射程之内,弓弩手便从后边钻出来,蹲地,拉满弓狠狠朝马腹射去,射倒了一半,马匹中箭,根本不听使唤,到处乱窜,阵地上一片狼藉。    
    侯景的铁骑三进三却,众遂溃败。这正是:

    西军用计试兵芒,可笑金陵侯景慌。南士无心卫汉帝,东风有意便陈郎。

    要知侯景性命如何,请阅下文。

 

【注释】
   ①青紫:高官的代称。汉制:丞相、太尉皆金印紫绶,御史大夫银印青绶。绶:拴印的丝带。    
   ②由余入秦:由余原为晋人,逃亡入西戎,在戎任职,转入秦国,为秦穆公重用,任上卿,帮助穆公谋伐西戎,灭国十二,遂称霸西戎。    
   ③日磾降汉:全名金日磾,匈奴休屠王太子,汉武帝时归附汉朝,拜为将军。日磾读mì dǐ。    
   ④寻阳:古县名,西晋至南朝治所在今湖北黄梅西南、广济东北。不是今九江市一带的古寻阳。    
   ⑤白茅湾:位于今江西九江市东北。   
   ⑥春秋九十:与上文的“五十所载”皆为概数。实际上梁武帝萧衍在位四十八年,享年八十六岁。   
   ⑦大行皇帝:指简文帝萧纲。萧纲虽死,但未发丧。    
   ⑧相国:指湘东王萧绎。此时,萧绎自称受诏命封为相国。    
   ⑨卢辉略投降:此人造成东府惨杀,虽投降,亦在后来伏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