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受温州人的思维方式

(2006-07-12 18:31:50)
分类: 文辛散文

昌乐刘福新于 2006.07.11 16:35 发表在垄上行,文章编号:3769090
人气指数:http://www.rongshuxia.com/images/items/flower.gifx1 送鲜花 查看详细记录


【围炉夜话】感受温州人的思维方式   

http://www.rongshuxia.com//titlepic/img/0/122.jpg  地球上,有个善于经商的犹太人;在中国,有个挺会做买卖的温州人。他们都是经商的人精。
  说起温州人,不禁想起了温州的来历。温州古代属瓯越蛮荒,温字得名于温岭,纪念的是南渡的东晋名臣温峤。温峤字太真,其公忠体国、勤王平叛、抚境安民的功绩远在同时代的王导、陶侃和郄鉴等人之上,死后谥为忠武,当是十分中肯和公正的。温州一带虽然从两晋南北朝以来有很大开发,但历史上却一直与中原隔膜封闭,甚至到了民国时期,水网如织的温州竟没有一座通往外地的路桥。
  温州地少人多,为生存计,习惯于浪迹天涯,练就了在商品经济之海中弄潮的本领。今逢改革开放,温州人更纷纷“红杏出墙”,除了南极洲,全世界几乎都能看到他们匆匆的身影。

  记得20世纪80年代,我在山师大函授学习时,见济南大街上到处是温州生意人。山师大北门外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大姑娘神情悠然地给大学生钉鞋,我当时有些惊奇,可我问她觉不觉得难为情时,她说:“在我们那儿,比我小的都到处做生意了。别看这活儿不起眼,挣票子能赶上个正教授呢。”我将这话说给一个副教授听,他很肯定地说:“这是真的。人家温州人能放下架子,不怕吃苦,钱不让他们挣了去,才怪呢!”
  有天晚饭后与同学逛到师大东面,一条南北巷子布满了温州人各式各样的店铺。理发时,与一位约三十来岁的青年人侃起了做生意的事,他笑着说:“你们这里,连男孩子出门做生意家里都不放心;在我们那里,不分男女,年轻者守在家里,就算没出息,这样的男人讨不上老婆的……”
  1995年暑假,携妻到北京旅游。在距天安门很近的南苑,我意外地发现了这里聚居着温州人。它的北界离天安门只有四五公里,南靠南三环,是倾听党中央改革之声的“近水楼台”。听一位二十来岁小伙子讲,“谁最早闯京城,不清楚。只知道80年代初,温州人就来做生意了,1987年渐渐火了起来,前年(指1993年),独联体和东欧各国的洋倒爷到北京狂购皮夹克,让我们狠狠捞了一把。”我打量小伙子一眼,“把你卖剩的给我一件,我不是老外,可别硬刮我油水啊!”他爽朗地笑起来,“先生说话真风趣,我哪能那么损?”接着,又不无自豪地说:“你们北京人的打扮不时髦,你看我们这儿姑娘小伙打扮得多酷!”我说我不是北京人而是山东潍坊人,他一听,拍了拍腿,“哎呀呀,潍坊经济不错吗,我们那里有很多人做生意呢。”

  也许是屡屡见到温州人或者报刊报导的缘故,对温州人的感受也由浅到深,前些年,昌乐县决策层与温州人订下合同,在昌乐县城建一座温州商城,我便隔几天去看看,现在商城即将竣工。与商城一温州方面负责人攀谈起来,他很有信心地说:“建这商城,一是我们赢利,二是为昌乐做点贡献,这里的政府这么支持我们,办不好怎么行?”顿了顿,他又说:“你看,我把老婆孩子都弄来了,这也是我的诚意。大家发财吗!”
  这几年,温州商城成了我们昌乐县城的一道风景线。百货、酒店、茶楼、娱乐应有尽有。天天车水马龙、络绎不绝。温州人正在用他们的思维方式影响着我们这个北方小城的经济贸易和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影响着我们这里的思维方式。
  是啊,进入新世纪已经第六个年头了,全国各地的思维方式都在变,温州人的经商方式一定会带动昌乐招商引资的发展。这话我坚信不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