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刘福新
刘福新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81,777
  • 关注人气:59,0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拜占廷——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

(2006-06-23 09:16:14)
标签:

拜占廷

君士坦丁堡

伊斯坦布尔

刊于天津历史学习

历史

分类: 知识交流

           拜占廷—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 
 
                      刘福新  

     君士坦丁堡前身的名称叫拜占廷,为希腊人所建。公元前8至6世纪,希腊人继腓尼基人之后,积极发展造船事业,同腓尼基人展开商业竞争。接着又紧跟腓尼基人之后,开始了海外殖民活动。希腊人在小亚细亚西部沿岸、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岛,并通过爱琴海岛屿、赫勒斯滂海峡(今达达尼尔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一直达黑海沿岸,建立了不少殖民城市。在此期间的公元前660年,一支希腊人的殖民队伍占据了马尔马拉海东北岸的三角地带,此处形势险要,海上交通方便,希腊人命名曰“拜占廷”。拜占廷是希腊人最早的殖民城市之一。
    半个世纪后,希腊本土西面的意大利半岛上兴起了罗马共和国,发动了一连串的扩张战争。公元前3世纪罗马共和国统一了意大利,一跃成为地中海的一个强国。并逐渐取得了地中海霸权。从公元前30年起,罗马占领了多瑙河南部、埃及、小亚细亚中部、非洲西部及巴尔干半岛北部、东南部广大地区。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起罗马帝国,更加剧了扩张。而这时的希腊早已衰落,早在公元前4世纪下半期就不得不屈从于北面兴起的马其顿的统治。等到罗马帝国加剧扩张时,拜占廷又沦入罗马帝国之手,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组成部分。
    罗马帝国扩张的后期,政治中心逐渐东移。公元64年的罗马城大火和3世纪帝国政治经济危机,使得罗马城的地位日益下降。公元306年,君士坦丁当上了罗马帝国皇帝。由于这时罗马帝国的经济中心已转到东方,为了便于统治,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在东部的拜占廷旧址营建新都,并改名为君士坦丁堡,意即君士坦丁大帝的城堡。从此,罗马出现了两个首都并存的局面。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东罗马帝国正式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因为君士坦丁堡是古代希腊移民城市拜占廷的旧址,故又称东罗马帝国为拜占廷帝国。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继续存在,而且是当时欧洲经济和文化发达地区,君士坦丁堡则靠它的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著称于世。到11世纪末十字军开始东侵时,东罗马已经过渡到了封建社会。12世纪时,东罗马帝国开始衰落。第四次十字军东侵,君士坦丁堡曾毁于战火。13世纪,欧洲“十字军”东侵,进一步打击了已经衰微的东罗马帝国。这期间,君士坦丁堡屡陷敌手。1261年,东罗马虽然勉强复国,但已经分崩离析、领土日蹙。
    13世纪末,居住在小亚细亚西部的奥斯曼土耳其兴起,又成为东罗马帝国最危险的敌人。14世纪中期,奥斯曼土尔其乘着东罗马帝国内讧、双方敌对势力求援之机,于1354年渡过达达尼尔海峡,侵入巴尔干半岛。东罗马统治者骨肉相残、引狼入室,招来了一场新的灭顶之灾。1362年,双方进行了阿德里亚堡之役,接着又在科索沃、尼科堡展开会战,腐败的东罗马军队连连失败,巴尔干大部地区沦陷。1430年,土耳其人又占领了东罗马帝国一部分地区。1453年5月29日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人攻陷。这样,在西罗马帝国灭亡近1000年之后,东罗马帝国也灭亡了。
    从1453年起,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意为伊斯兰教的城市。不久,奥斯曼土耳其迁都于此。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土耳其已是一个日益衰落的封建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土耳其参加三国同盟一方作战。1918年10月30日战败投降。在协约国帝国主义宰割战败国,土耳其国运存亡绝续的时候,基马尔(另译为凯末尔)党人奋起斗争,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素丹政府的胜利。1923年10月宣布为共和国,以安卡拉为首都。1930年土耳其共和国政府正式宣布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1453年君士坦丁堡已经改名为伊斯坦布尔,但西方人仍然习惯称之为君士坦丁堡,这样以来,就形成了“交错相称”的后遗症问题。但正式名称应该是伊斯坦布尔。
    鉴于以上“交错相称”的混乱情形,1923年,土尔其共和国成立后,就想急于解决这个问题。到了1928年11月1日,土尔其大国民议会终于通过了改革字母的法案,也就是将土尔其的语言、文字进一步实行“土尔其化”,加强文化之“土尔其民族化”,清除语言、文字中的阿拉伯字和波斯字。在此改革潮流中,土尔其共和国于1930年重申(正式宣布)将君士坦丁堡正式称为伊斯坦布尔,以示文化、文字的“土尔其化”。
    土尔其资产阶级革命后,伊斯坦布尔失去了再次做为首都的资格。不过,该城市位于亚欧水陆交通的十字路口,在世界交通以及军事战略上仍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注:本文史料来源于《土尔其地理》、《世界上古史》、《世界中世纪史》、《东方各国近代史》、《土尔其共和国史》、《不列颠百科全书》、《剑桥世界史》。其中后两书为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王春良先生提供。

                             (2006年6月22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