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紫坪铺隧道是成都通往汶川和阿坝的必经之路,高架桥纵贯紫坪铺水库。每次乘大巴车穿出隧道,眼前呈现出浩淼的雾蓝色水面,左右水域中央各立一小岛,上面也生有树石,宛如天然盆景。总想着什么时候徒步来都江堰紫坪铺水库,什么也不做,只望着这平静的水面就很好。
2021年5月,我曾独自来都江堰紫坪铺水库。这是那天在蒲阳路口跟我一起上1路车的老哥俩。车子到达白沙镇后,我向他们问路,原来他们也要去紫坪铺水库,于是结伴同行。年纪大的那位78岁了,穿蓝色的中山装,腰间围着蓝布围裙,脚下是布鞋,一副典型的川西老年男性打扮。另一位要比他小两岁,右眼失明,人还是精精神神地。他们是同乡,两家住得近,因年纪大的还没去过紫坪铺,想去,于是年纪轻的那位就专门带着他走路过去。
记得当时看到水库旁有一片樱花,想春天来此地赏樱应该不错。今年气温高,城里樱花已开,周末买了到离堆公园的城际列车票。出离堆公园站,步行进入都江堰古城,沿杨柳河街到67号的新繁牛肉豆花店喝一碗牛肉豆腐脑。都江堰没有什么特别出名的小吃,这家的豆腐脑里牛肉软烂,卤汁里有奇特香气,反倒成为了我心目中都江堰最好的小吃。
紫坪铺大坝外侧,上面以纵横的梯步划出线条,小屋子成为其间的点缀。
猜测,也许每一间小屋子里都布放着检测水库大坝状态的仪器和设备。
那年五月的紫坪铺,早晨的云雾飘在山头,然后被风慢慢吹散。
今年暖春,三月的气温已超过三十度。这是相同位置所拍,植被略有变化。
公路桥头,下方的岩体与鱼嘴有几分相似。崖壁上的那棵树很是显眼。
今再见,树叶刚刚发芽。
枝头新绿。
樱花盛开时的紫坪铺水库。其实紫坪铺水库并非如表面一般温柔,512地震时,库中的蓄水翻滚拍击,仿佛有天神摇晃着紫坪铺这个大水盆,当时岸边的百十来个钓鱼者被抛入水中后身亡,我一位同事的大伯即是其中之一。今日来到紫坪铺,水边依旧有很多垂钓者,毕竟,生活是要朝前走的。
这樱花是紫叶的八重樱。要是绿叶樱花就好了,视觉上与水体颜色更相宜。
樱花。
就在这一排路边的樱花树林下,还长有一些细细长长的翠竹。
去年五月时的水位。柔美的单拱桥旁是一整块呈龟裂纹路的巨大岩石,横卧的拦水坝生硬地插在壮丽的山水之中,眼前的地质之美和人工之力都颇可玩味。
今年的消落带位置与去年差不多。
不知何时,水里游来一群野鸭子。
这道单拱桥设计得非常有气势,与大坝的笔直冷静形成呼应。
整个紫坪铺水库周边的山体都做了加固,巨大的水泥钉嵌在崖壁上,以抵消水体带来的侵蚀。
岸边高处,立着一块基准石。
见到了春天特有的色彩。
在这张2021年的照片里,右侧的码头只见雏形。
如今再望过去,那块凸出部分的地面已做了硬化处理。
宁静致远。
顺着这道混凝土阶梯,可以一直下到水面的位置。
半腰位置的监测小屋旁,每个方向都有路。其中左侧是一条通向水面的阶梯,上面刻有水位标记。
俯瞰眼前这港湾一样的水域。
消落带上有条公路,车子可以开到码头上。
去年我曾顺着石梯下到蓄水线上方十来米的地方,坐在一丛灌木旁看风景。风拂面而来,山岭间云卷云舒,远处高速大桥上车来车往。想我已换了方向观赏到那自然的水中盆景,又一个愿望实现了。好像我现在的愿望都很小很具体,它们的存在构建着我的余生。
这条石梯非常陡峭,近乎45度。照片很难表现出来。两个小伙儿顺着石梯下到水面附近钓了会儿鱼,不过好像没什么收获。
环水库的公路上方,一处羌族的碉楼。
也许是新修的吧,缺少一种古老建筑的沉淀感。
这处半高的水库堤岸,出人意料地有一块平缓的台地,上面被勤劳的人种上了油菜。
油菜籽荚快要结好了,仅余顶部一些金色的花。
继续下行,又出现了一块台地,然而这里应是常会处于水位线下的。地面的草上残留着淤泥的痕迹,一些蓄水前就生长于此的老树已枯死,巨大的根部留在了原处,仿佛不舍般依旧望向水面。
一蓬蓬野生木香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与刚直的大树相比,柔韧不屈才使得它们能够活下来。
身后的堤坝成为一道灰色的墙。
三月的成都天穿衬衫的样子。这个画面应该挺难得的,如果不是天气混乱的话。
厚朴树发的新叶。
樱花树下。
告别这幅蓝水绿叶图。
2022年3月20日摄于都江堰紫坪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