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拜城克孜尔石窟

(2019-11-09 10:20:33)
标签:

杂谈

分类: 旅行
克孜尔石窟,位于拜城县东克孜尔镇东南约七公里的戈壁断崖峭壁之上,年代约公元3 - 8世纪,是中国最早的石窟群。门票70元。
流经克孜尔石窟前的木扎提河。
拜城克孜尔石窟
景区内的白杨树。
拜城克孜尔石窟
克孜尔石窟外的鸠摩罗什铜像,1994年立。鸠摩罗什(公元344-413年),出生于龟兹,中国佛经翻译家。著名的《金刚经》就由他翻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拜城克孜尔石窟
龟兹,中国古代西域大国之一,以库车为中心,最盛时辖今日新疆之轮台、库车、沙雅、拜城、阿克苏、新和。龟兹石窟是古代新疆佛教石窟数量最多也最集中的地方。
拜城克孜尔石窟
克孜尔石窟的建筑与雕塑均遭严重破坏,惟壁画遗存。
拜城克孜尔石窟
克孜尔石窟壁画题材突出佛的“本生”、“因缘”、“佛传”故事。
拜城克孜尔石窟
菱格构图是克孜尔石窟壁画的主要特点。
拜城克孜尔石窟
观赏克孜尔石窟壁画时,最大的感受是画面甚少采用主次布局,整体予人平和、妙曼之感。
拜城克孜尔石窟
克孜尔第38窟,《弥勒菩萨说法图》。弥勒菩萨交脚坐在中央,两侧为听法天众。图中空缺处壁画为德国探险队割取,下图中下排较小的方形复制品即为此被盗头像。
拜城克孜尔石窟
展板上为影印件,由克孜尔文保单位派人赴世界各大博物馆,寻找到流失海外的克孜尔壁画,以拍摄的照片为素材制作成同等大小复制品。如今将它们摆在克孜尔石窟中,算是用这种无奈的方式回归,团圆。
拜城克孜尔石窟
《天相图》,由佛、金翅鸟、日天、月天、风神组成。
拜城克孜尔石窟
每一个菱格内都讲述了一个本生故事。
拜城克孜尔石窟
菱格的底色为青金蓝、松石绿和白色。
拜城克孜尔石窟
除被外国探险队割取造成的缺失,历史上由于宗教冲突,元代伊斯兰教也损毁了克孜尔石窟内大量的壁画。
拜城克孜尔石窟
被损的壁画人物在眉眼等重要部位留下了划痕。
拜城克孜尔石窟
克孜尔石窟壁画呈现出完全不同于中原汉地的龟兹风格。
拜城克孜尔石窟
画面里人物的神情及姿态,带着游牧民族血液里特有的奔放感。
拜城克孜尔石窟
壁画中的软体动物形象,在汉地文化中极少出现。
拜城克孜尔石窟
克孜尔石窟第38窟《佛涅槃像》,佛右手支颐卧于床上,佛身后是梵天、帝释天、四力士和佛弟子,最后皈依的须跋陀罗坐在地上。此窟只能在外观看,不允许入内,外形上为前方后圆的U型长条石窟,很像是早期印度石窟寺的支提堂。支提,泛指敬拜的对象。
拜城克孜尔石窟
此窟形制特别,因后部通道不允许进入,讲解员特意以手电照亮窟顶及窟壁,供观众欣赏。窟顶以花卉、植物表现天国的轻盈美丽,构图同样采用了菱格方式。
拜城克孜尔石窟
侧面的壁画下部,描绘佛塔内的情形,塔顶彩带飘扬。
拜城克孜尔石窟
《天宫伎乐》,龟兹石窟壁画最著名的伎乐形象。
拜城克孜尔石窟
龟兹古代居民属于印欧种,这是壁画中展示的人物形象,高鼻深目。
拜城克孜尔石窟
克孜尔石窟第47窟,大像窟形制。
拜城克孜尔石窟
克孜尔第135窟的窟顶存半个穹窿顶,以条幅的形式描绘姿态优美的舞蹈、奏乐天人,同样以色块加以分割。此次参观,135窟未开放,只能凭借现在这处洞窟内残存的画幅,想象一番。
拜城克孜尔石窟
此窟的窟顶借助大量的璀璨星辰图案,来描绘天宫的景象。
拜城克孜尔石窟
星空中各种造型奇异的星星。
拜城克孜尔石窟
主像早已不存,唯余背光上少量图案。
拜城克孜尔石窟
散花天人,洒出各种熠熠生辉的珠宝美石。
拜城克孜尔石窟
克孜尔石窟中的佛从不正襟危坐,而是神力宛然的可亲模样。
拜城克孜尔石窟
宽大的飘带绕于膊间。
拜城克孜尔石窟
在伎乐天人演奏的妙音中,回心归佛。
拜城克孜尔石窟
虚空腾飞的伎乐,有的散花,有的弹奏乐器。
拜城克孜尔石窟
凝视着婀娜妙曼的伎乐飞天,空中仿佛有妙音传来。
拜城克孜尔石窟
令人感受到极致的天宫美景。
拜城克孜尔石窟
黑桃图案与十字架图案的结合。
拜城克孜尔石窟
捆扎宝物的缎带。
拜城克孜尔石窟
伎乐天人的飘带。
拜城克孜尔石窟
下方的佛像面部被凿毁,窟顶伎乐天人依然以奏乐、伞盖等向佛供养。
拜城克孜尔石窟
中心柱窟形制。
拜城克孜尔石窟
帽子的形状表现出本地世间风貌。
拜城克孜尔石窟
佛衣。
拜城克孜尔石窟
丰盈饱满的足部。
拜城克孜尔石窟
椭圆形构图的菩萨立像。
拜城克孜尔石窟
奇特的托盘。
拜城克孜尔石窟
描绘菩提树下即将升入天宫的菩萨形象,弟子依依不舍地难过流泪、跪拜抱膝,将俗世之情展现得淋漓致尽。
拜城克孜尔石窟
相比佛的境界,俗世之人的情感也许更能引发普通人的共鸣。人要如何才能真正地学会断舍离。“我还不能,接受分离,就是永远不在一起”。
拜城克孜尔石窟
无以伦比的头颈肩流畅线条,克孜尔石窟壁画中人物的柔媚之态即来源于此。
拜城克孜尔石窟
画面构图分割的色块也无比圆润,配色跳跃而不失和谐,线描点缀其间。
拜城克孜尔石窟
傲游星海之中的菩萨和天人,身躯斜升,双脚离地,飘带飞扬。
拜城克孜尔石窟
壁画底部的碎花图案。
拜城克孜尔石窟
多为含苞的花蕾。
拜城克孜尔石窟
松石绿的配色,为克孜尔石窟壁画的典型色调。
拜城克孜尔石窟
褒衣下裸露的双足。
拜城克孜尔石窟
璎珞也画上了飘带。
拜城克孜尔石窟
王冠一般生辉的星辰。
拜城克孜尔石窟
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图。
拜城克孜尔石窟
壁画上人物面部起酥严重。
拜城克孜尔石窟
幼虎啃食手臂的细节。
拜城克孜尔石窟
克孜尔石窟外的文保碑。
拜城克孜尔石窟

拜城克孜尔石窟
                                                                                            2019年10月23日摄于新疆拜城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