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孜尔尕哈烽燧


标签:
建筑 |
分类: 旅行 |
克孜尔尕哈烽燧,位于新疆库车县盐水沟河谷东岸一戈壁平台上。门票十五元。
克孜尔尕哈烽燧是汉唐时期长城防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烽燧是汉唐时期边防报警的军事传讯设施。晚上燃火为“烽”,白天点烟为“燧”。古人为使烟直而不弯,常以狼粪代替薪草,故“燧”又别称为“狼烟”。
烽燧往往与政治军事中心的城堡、驿站、交通要隘联络成一体。
克孜尔尕哈烽燧顶部残留着修筑时加入的胡杨枝。
克孜尔尕哈烽燧高约十六米,夯土板筑。风沙侵蚀,建筑中以往加入的木楔都裸露在外。
烽燧从上至下出现了长条形裂缝,现由多个不锈钢铆钉进行了加固。
在裂缝的位置以铆钉控制裂纹加大,看上去很像以往锔碗匠以铜钉补碗的工艺。
戈壁滩千年风沙,烽燧的形状从侧面观看,仿如沙漠里的海狮一般。
正面却像两相依的哨兵。
为防止坍塌,烽燧底部入口用砂石做了掩埋。
看一眼,就此作别。
盐水沟风光。
烽燧一公里外,便是未开放的克孜尔尕哈石窟。
无穷无尽。
2019年10月22日摄于新疆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