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2019-03-21 13:24:16)
标签:

古迹

成雅铁路开通,从成都西站到大邑高铁站仅需半个小时,票价18元。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大邑高铁站开通了前往大邑客运中心的公交车线路。客运中心有直达斜源镇的小巴,我们搭乘前往西岭镇的小巴在斜源镇外下车。斜源镇内完全是新修的楼房,外观参照川西民居的穿斗式。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几年前,曾有一位博友告知我斜源有雾邑山佛教遗址,今天终于成行,在此特别地感谢他(她)。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斜源镇距离白云庵大约有7.5公里的路程,镇上很清静,我们没有找到揽客的车辆,只得步行上山,途中遇到一位开着小货车的余师傅,搭了我们一段路。在盘山公路岔口处,余师傅放下我们,告知一直顺着这条水泥路走,尽头就是白云庵。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路边随处可见废墟,山里的农户大多都已搬迁到山下的斜源镇太平社区居住。若还要照料自家留在半山腰的田地,得步行十里路上山。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途中遇到的第一棵老香樟树。树身上钉着一个编号,没有其它铭牌。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整个行程结束后,才知道从山脚下的青石路开始,一直到白云庵,海拔每上升几十米,就能见到一株树龄相差不多的香樟树,树下多有人家。现在站立的这株树下方就有块平台,虽然已恢复成菜地,但依着山坡的那一面砌着整齐的石堡坎,宽敞平整的台地下有一条小路通向主道,当初也定是有人家居住的。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这个时候的我,并不知白云庵的位置是在远方延绵山岭上那几乎要到达山巅的地方,还以为就藏于对面的哪个浓荫深处。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不知何时,雾邑山上逐渐地起了白雾。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来到一块平缓处,油菜地里花苞鼓鼓地才开起花来,这儿的温度比平坝上要低一些。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望着远方进入的沟口,看着来时爬过的山路,觉得自己挺了不起的。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半山腰的坡地上种植了一大片牡丹,牡丹花已开始起花苞了。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林间的黄连长得很好。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厚朴树也准备发新叶了。雾邑山是大邑县中药材种植基地。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岭上,野山樱树开着粉白色的花,一树一树地散在浓绿的树影中。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偶见农民背着背篼,肩扛锄头。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这是通往白云庵的古道,由宽厚一致的青石铺成。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不知何人停在路边的摩托车。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空气里弥漫着野山樱散发的淡淡清香。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遇到有人时,急切地向他们询问白云庵还有多远,回答永远是八里路,弄得我几乎要崩溃。特别感谢某人,支撑着我继续向上爬,而他还身背近十公斤的摄影器材。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又来到一块平缓地带。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山坳里留下了很多间老式瓦房,里面没有人居住,门窗敞开着破败不堪。油菜地的土里则混有很多黑色的细碎煤矸石。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果然,这儿曾经有个煤矿。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圆拱形的洞口被砖块封堵,上面写着“大邑斜源太阳村*仁平洞*永久密闭”。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近距离走近煤矿。想当初那些矿工就从这座桥上经过,下到地下的黑暗世界,又从地下升起来,穿过这座桥重回到光明人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也许,最煎熬的应该是等待他们升井的亲人们。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雾邑山中,溪水淙淙,石上蒲草,柔韧倔强。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这张照片损坏了,看上去倒另有味道。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春天的太阳一收,雾气愈发地浓了。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雾邑山中的一座铁塔。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一只毛色光滑的栗色松鼠从梅树上跳了下来,钻到草窠里不见了踪影。惊喜之余,这才发现山上的梅花还未谢尽。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山色远淡近浓,想象了一下黄公望画的山居图。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极远处山脊上整齐排列的树,倒像是男人剃了头后刚长出的板寸。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杨氏基坪的清同治十年字库塔,亦称摇亭碑动塔,一旁还有座清代古墓。此行没有靠近。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海拔更高处的山樱花。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步行两个多小时以后,终于到达白云庵遗址。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一只小狗非常尽职地出现于眼前。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石照壁,四柱三间,中部的图案上有一道修补过的斜裂缝。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照壁又名影壁,用来迎祥纳福,镇宅辟邪,更有山门标识之意。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最高间上方的斗栱连为了一体,未透雕部分浅刻出斗栱形状。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鸱吻及斗栱的雕刻精致而不失厚重,有着朴拙的美感。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石框上部雕刻着仰莲纹。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照壁中间的缠枝花朵团花,四角饰以卷云,周围用卷草纹勾勒出边框。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左侧的团花,三个同心圆组成了浮雕花心,外饰花叶,最外侧的两个同心圆之间留白。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其实这一面才是照壁正面,麒麟望日的顶部仰莲纹横框下,又叠了一道横枋,上雕双龙献寿。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夹杆石的抱鼓部位刻着花边,转折处用祥云修饰,置于长方体箱石上,石上有覆布垂下,布面呈三角形,尖端饰以环形璎珞。这块抱鼓箱石上的覆布,其形制与后面山上石室的纹饰完全相同,可以断定是同时所建。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白云庵石照壁雕有麒麟望日图案的这面右侧下方,即是早先进山的人留存下来的青石小路。也就是说以往人们爬山上来后,第一眼见到的是照壁有麒麟的这一面。现在的路从左侧进入,直接到了照壁的团花一侧。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高浮雕的麒麟,身上的鳞纹刻画得非常细致。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麒麟的舌头伸了出来,莫名喜感。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石照壁坐落在厚重的须弥座之上。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须弥座上下采用仰莲纹,中部束腰上刻着卷云纹。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前往白云庵的小道旁,散落着各种石构件。这个巨大的舂窝一样的石件,周边刻满了人物。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奇特的构图及内容。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白云庵。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白云庵大殿前,立着两块巨大的石碑,一高、一低,碑帽及碑身形状相同。这是右侧较低的那座,碑身只另一座一半的高度,碑帽两面均有雕花图案,刻着双凤衔珠的这一面正对着白云庵。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雏凤才有的清亮眼神。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另一面刻着缠云纹,面朝照壁方向,背对白云庵。碑由整石雕成,碑帽琢成圆弧形。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碑首下的碑文。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勉强认出碑题上“云*禅林琴音梵*”几个字。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正文中出现了明代“万历”年号。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左侧的高碑。以我的身高估计,不算碑座,高度超过了三米。此碑的碑帽缠云纹与另一块基本类同,但摆放方向相反,有云纹的这一面对着白云庵大殿。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朝向照壁的一面,碑身下部风化脱落严重,但朱砂颜料还可辨。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碑帽亦是双凤衔日图案,纹样与右碑不同,凤凰的身体部位采用了高浮雕,更为立体。碑题为“皇风永扇 日月齐明”,八个字均镶在圆纹之内。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从白云庵左侧的小道上山,沿着一条山壑间的小路上行,小路上铺有青石,错落参差引人而行。小路旁先见到一处舍利塔。塔前残存着石围栏,中央摆放着石质香炉的基座,地面铺着大块的青石板。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围栏的柱头雕成桃珠形。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舍利塔保存完好。塔身为三重檐,圆形仰莲纹基座,绳纹束腰。底部为宝瓶,瓶身檐盖上方覆圆石,周边一圈团花相连。上两层塔身则为六棱面,顶部起桃珠,以仰莲纹相托,束腰同样饰一道绳纹。一二层檐间每一面各刻“南无阿弥陀佛”中一字,二三层檐之间面对香炉的一面上刻着“嘉靖壬戍年造”字样。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仰莲纹金刚座。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继续上行,高处出现了石牌坊及石室。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石牌坊后,即是石室。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石室为三重檐,顶部现在已无他物,地面散落着不知从石室还是石牌坊上掉下的石构件。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石室内是空的,正对牌坊的石门前建有三级台阶,其台基下方另有空间。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侧面也有门,抑或是后来被人打开的也未知。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石室右侧的情形,靠山坡位置的石板同样不见了。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石檐均由整石雕成,四角雕着檐兽。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石室的石门高度大约一米五左右。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石门左边的石窗,上面雕刻着麒麟引凤的图案,麒麟蹲坐在盖有覆布的金刚座上,三角形的覆布角上结了环饰。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右边的石窗,上面雕刻着鹿鹤同春的图案,寓意天下六合同春。回首的鹿同样踩在金刚座上。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石室内部,面积大约六平米,地面以下部分另用青石砌出了空间,现用碎石做了填埋。后壁以两柱隔成三间,每间的墙面及立柱上都浅雕着祥云图案,近地面部分雕成覆布基础图案。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两侧的立柱同样雕刻着覆布基础。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石室顶部的穿斗结构。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正面重檐下门楣上的石雕。底下一栏雕刻着两条龙护驾着一座石屋升天的情形,石屋为重檐,下部两扇门,门缝轻微的开启也表现了出来。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上层雕刻的是四人一马,应是西游记唐僧师徒。左边第一个是孙悟空,腰间围着黄金锁子甲,右手执金箍棒,豹眼环口,眉形夸张;第二为人身猪首的猪八戒,右肩扛的钉耙并非九齿而是弯月状,前后都挂着包袱;第三是个双手合掌的和尚,长耳宽颊,面貌和善,自然是唐僧了;第四是一匹白马,戴了马辔(pei)头,马鞍上驮着经书,后面有个背光一样的圆环不知何物;第五头戴帽子的是沙僧,他右手扬起佛尘,佛尘比白马的尾巴大得多也长得多,左手握着不知何物。这个沙和尚最不像以往所见的模样,猛一看还以为是个胡人,头上的帽子也不似出家人用物,倒似个草帽一般。好在沙和尚的表情很是憨厚,嘴部的刻画透着些老实。沙僧身后雕刻了几朵祥云。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吴承恩是明代人,但他是《西游记》作者一事仍有争论,其中有学者提到《西游记》原本初刻在嘉靖初年就有出现,且二十九回有回目《脱难江流来国土,承恩八戒转山林》,此处出现他的名字并不应该。无论如何,眼前石室门楣上的西游记刻像,可以肯定是现存较早的唐僧师徒取经形象。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石牌坊正面。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石牌坊背面,即与石室相对的一面。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石牌坊厚厚的,样式稳重大方。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次间上的檐楼已不存。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中间的地面上躺着檐楼的残件。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这间的檐楼也残损不全。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斗栱,朴拙不失精巧的雕刻。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次间的小额枋,雕着一朵盛开的菊花。下部两侧的欢门均已不存,仅余空的石槽。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下部的夹杆石上布满苔藓。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面对石室这面的主间,门楣空白,未著一字。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上方的额枋刻着仰莲纹。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下方的大额枋上雕着双龙护日图案。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主间大额枋下的欢门,以单栱支撑。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右侧的有道裂纹。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中间的夹杆石抱鼓上保留了一只小石狮,小短腿的摆放形成小狮子憨态可掬之态。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另一次间上的小额枋,也雕着一朵菊花,下方的两侧欢门保留完好,左龙首右龙尾。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这块夹杆石从抱鼓中部开裂。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石牌坊正面,门楣上刻“兰若化台”四个大字。
兰若,一指香草,李白《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诗中有“尔能折芳桂,吾亦采兰若”之句。兰若又为梵语“阿兰若”省称,意寺院或空闲寂静的地方。杜甫《谒真谛寺禅师》,诗开头便是“兰若山高处,烟霞障几重”。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台”字的左侧落款处刻有一排小字。百度上介绍是为“大明万历甲子”,查资料,万历年号一共四十八年,中间没有甲子年。放大照片后隐约认出“三十日明*子吉旦*立”几个字,欢迎专家出场释疑勘误。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下方是双凤朝阳图案。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次间小额枋这面刻着云纹。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回首告别。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下山期间走了几段老路,最后一段青石路下方的公路旁,靠近河边有一大片青瓦房,被一株古老的香樟树庇护着。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如果有机会,希望下次全程走小道,拜访此行错过的唐代小桥等其它遗迹。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斜源镇外修建了一个堤坝,水中绿藻晶莹美丽,宛如翡翠。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大邑斜源白云庵雾邑山佛教遗址
                                                                                                     2019年3月17日摄于大邑斜源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