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封铁塔


标签:
寺庙 |
分类: 旅行 |
从郑州到开封,有一条专门的城际公交郑汴102路,发车在郑州东汽车站,终点为开封火车站,车程一小时,票价10元。入开封城后,司机会在宋城路停一下。
二十多年前,我曾到过开封,那条著名的宋都御街正开张迎客,好不热闹。今立在宋城路口,北方的晴空下,早已不辨当初的方向,恰逢寒潮,脚底冰冷。已许久没有这样的感受了!

老照片没有日期,看我的穿着应是春季。

初冬,金黄色的梧桐树叶片在微风中轻轻摇摆,桥下的水上结着薄薄一层冰。多么熟悉的北方气息。

几十年过去,树长大,人变老。梧桐道尽头便是北宋艮岳遗石。艮岳,宋代宫苑,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位于汴京(今开封),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建成。因其在宫城之东北面,按八卦的方位,以“艮”名之。石料以太湖石、灵璧石为主,今北海公园、故宫等都有艮岳遗石。

艮岳的建园工作由宋徽宗亲自参预。徽宗精于书画,是一位素养极高的艺术家。具体主持修建工程的宦官梁师成“博雅忠荩(jin),思精志巧,多才可属”。此二人珠联璧合,则艮岳之具有浓郁的文人园林意趣,自是不言而喻。
为广事搜求江南的石料和花木,特设专门机构“应奉局”于平江(今苏州),委派朱勔(mian)主管应奉局及“花石纲”事物。“纲”是宋代水路运输货物的组织,全国各地从水路运往京师的货物都有进行编组,一组谓之一“纲”。据《宣和遗事》:
朱勔初才致黄杨木三四本,已称圣意。后岁岁增加,遂至舟船相继,号做“花石纲”。专在平江置应奉局,每一发则数百万贯。搜岩剔薮,无所不到。虽江湖不测之澜,力不可致者,百计出之,名做“神运”。凡士庶之家,有一花一木之妙者,悉以黄帕遮覆,指做御前之物。不问坟墓之间,尽皆发掘。巨石者高广数丈,将巨舰装载,用千夫牵挽,凿河断桥,毁堰拆闸,数月方至京师。一花费数千贯,一石费数万缗。

艮岳甫建成,宋徽宗亲自撰写《艮岳记》,谈到对艮岳景观的感受:“东南万里,天台、雁荡、凤凰、庐阜之奇伟,二川、三峡、云梦之旷荡。四方之远且异,徒各擅其一美,未若此山并包罗列,又兼其绝胜。飒爽溟涬(ming xing 道家所谓的自然之气),参诸造化,若开辟之素有。虽人为之山,顾岂小哉。”
艮岳建成才不过四年,金兵攻陷东京城。时值严冬,大雪盈尺,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涌入艮岳,把建筑物全部拆毁作为取暖的柴薪。一代名园,自此沦于衰败。

接引殿。内供奉着北宋文物接引佛。

接引殿与铁塔的位置。


宋代的佛像,身形巨大,然面目无神,神情并不惹人心仪,还有这种袈裟外又披大氅的做派,实在滑稽。

马,多么美的马啊!

石羊、石马、石虎各一对。没有介绍,猜也许是艮岳遗物也不一定。

抚曾抚摸之马首,念昔念想之佳人。

隔了二十五年的时空来看自己,也没什么可抱怨的,那么美好,如何舍得出一句重言!

喻浩亭,八角。新粉刷的眉额上写着“知止亭”,人若得了好的,可知怎么着才是头呢?

石虎,浑圆讨喜。

马儿带了心事一般。

温柔平静的羊。

在郑汴公交上,拾得一张郑州地铁的单程票,上面便用了铁塔图案。

琉璃花砖、斗栱、佛像。在一处破损的飞檐下,看到琉璃构件安装在木构外层。

细细品味,琉璃的运用令宝塔带上了唐三彩的奇特美感。



最底层的塔身入口。

拍照时,有一只风铃轻轻地响了一下,内心感动莫名,以为铁塔是喜欢我再来看它的。

河南省佛学院旧址。

祥云般的屋顶装饰。

公园红墙边的老柳树。《清明上河图》描绘的便是北宋时开封的市井生活,城外那些古老的柳树予人很深的印象。

花房温室的烟囱,修得特别地美,被紫藤裹着。

铁塔湖。

湖上亭子内立着何桌公像。

接引殿。内供奉着北宋文物接引佛。

接引殿与铁塔的位置。


宋代的佛像,身形巨大,然面目无神,神情并不惹人心仪,还有这种袈裟外又披大氅的做派,实在滑稽。

开封铁塔,始建于北宋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塔高55.88米,八角形,共十三层。因此地曾为开宝寺,也叫开宝寺塔。

马,多么美的马啊!

石羊、石马、石虎各一对。没有介绍,猜也许是艮岳遗物也不一定。

抚曾抚摸之马首,念昔念想之佳人。

隔了二十五年的时空来看自己,也没什么可抱怨的,那么美好,如何舍得出一句重言!

喻浩亭,八角。新粉刷的眉额上写着“知止亭”,人若得了好的,可知怎么着才是头呢?

石虎,浑圆讨喜。

马儿带了心事一般。

温柔平静的羊。

在郑汴公交上,拾得一张郑州地铁的单程票,上面便用了铁塔图案。

琉璃花砖、斗栱、佛像。在一处破损的飞檐下,看到琉璃构件安装在木构外层。

细细品味,琉璃的运用令宝塔带上了唐三彩的奇特美感。



最底层的塔身入口。

拍照时,有一只风铃轻轻地响了一下,内心感动莫名,以为铁塔是喜欢我再来看它的。

河南省佛学院旧址。

祥云般的屋顶装饰。

公园红墙边的老柳树。《清明上河图》描绘的便是北宋时开封的市井生活,城外那些古老的柳树予人很深的印象。

花房温室的烟囱,修得特别地美,被紫藤裹着。

铁塔湖。

湖上亭子内立着何桌公像。
何卓,字文缜(zhen),宋临州仙井监(州、监治所皆今仁寿县城)瑞云山(今三溪乡瑞云村)人,于哲宗元祐三年出生在一农家。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举进士第一中状元,被朝廷授官为秘书省校书郎。时隔不久,提为京畿学士,召为主客员外郎,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兼侍讲,曾出知遂宁府,官至御史中丞。
今开封仅逗留一日,匆匆而行。往昔宋都御街、大相国寺等地均未能再拜;刘少奇故去之地的门槛不曾再踏入;嵩山少林寺内被和尚斥骂之声依旧响在耳畔。郑州更只是落脚,黄河风情不知有否变化。贴出老照片,怀念一番,也就罢了吧!
前一篇:大邑金星乡白岩寺银杏
后一篇:河南开封新郑门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