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2016-04-07 09:04:15)
标签:

摩崖石刻

分类: 旅行

资中古称磐石城,为成渝古道上第一个州府所在地,至今重龙山山脚下还保留着一条古街,文庙、武庙就在这街上相邻。重龙山上有西蜀名刹永庆寺及其它残存的古迹,北岩更有一段始刻于隋唐的摩崖石刻造像群,计有157龛。

清明节,我们一早乘高铁来到资中。原本安排第一天参观文庙和武庙,游览磐石古城,第二天上重龙山风景区。可惜文庙正在修缮,不对外开放,武庙也锁着大门,幸喜磐石老街上还保存有龙王井、资中县立职业学校工科实验室等旧址,在靠近文庙的一间老茶馆外,门口挂着资中县青年川剧团的木牌,一旁的水牌写着当天下午将演出的四出川剧折子戏的名称,故我们的行程总算是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中。

 

文庙武庙的相关图片及资料,可在下面这位博友的文章中得以详细了解。链接如下:

《资中文庙与武庙——蜀中风采之十一》_为之60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1344f00100vkaw.html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住的地方紧邻状元街,是个闹中取静的地方。庭外靠墙植了几丛紫竹,生得疏密有致,看上去很是雅致。园内并排两棵大树,其中高的香樟树冠快要超出楼顶了。宾馆是栋L形的五层小楼,人站在阳台上,香樟树的新叶仿佛触手可及。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我们选了小过道这方的客房,只一间,安静又舒适。关窗时,一粒正掉落的香樟果实刚好碰在玻璃上被弹进了房内,令人莫名惊喜。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老街。长约一公里,两边都是铺板房,隔不多远就会有个长长的甬道,穿过去,里面又有人家。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老房子的旧窗棂。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屋顶的防风墙。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一处已坍塌的两层木屋,下面一间的门框是石材搭建的。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巷口走过的人。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小巷上方的天空。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老建筑的山墙上,交叉着两枚长长的牵拉横梁的大铁钉。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用木头、竹篾和黄泥糊成的墙体,典型的四川民居。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在文庙靠近万仞宫墙一侧的后门外,有一老建筑,房子建在地势较高的拐角处,下方临路的堡坎全由平整的大石块垒成,顺着一弯宽条的青石台阶走上去便是大门。另一个方向也有一道石梯通往小院门。从外面看,院落内大树蓊郁,青瓦房错落其中,一看就知曾是大户人家的居所。

一位在里面居住的住户告诉我们,从前这儿是陈氏祠堂。岁月变迁,现今大门上的字已剥落得无法辨认。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老房子命运几经沉浮。在被收归国有后,由房管所租给二十来户居民居住,逐渐变成了今天这样的大杂院。即便如此,里面的居民也并不能安心租住。据老人讲,几年前,在租住户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房管所将此处房屋转给了私人。如今,房租每年都会涨价,而老屋的修缮再无人关心,靠大门的山墙已倾斜,几近坍塌。

一位年青些的住户告诉我们,他们虽然多次递交诉状希望争回自己的合法权益,奈何上告无门,只能感叹自己身为小居民活得不易,连农民都不如。

想来也是,作为一个城市最底层的百姓,一年到头为生活辛苦煎熬,到头来却要落得个居无定所的下场。他们的愤怼之心,当地政府可曾体会?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从陈家祠堂出来,眼前便是文庙中与“礼门”相对的“义路”门的外部。宫墙杨柳,春色依依,可我却心情沉重。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这棵长在陈家祠堂堡坎上结满了树瘤的老槐树,也不开言。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万仞宫墙。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磐石古城的老街上,一处保留着民国建筑风格的大门。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龙王井。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龙王井的水量依旧丰沛。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资中县立职业学校工科实验室。

坐在大门口的一对老年夫妇告诉我们,这个门洞内是个小四合院,是原来学校的教师宿舍,校园建在街对面,即现在的资中三中旁,校舍早已拆掉。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资中三中的大门。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在老街上吃了当地的兔子面,往回走经过文庙时,居然发现大门开了一条缝,推门而入,迎面就是礼门,“资中博物馆”几个字出现在眼前。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碑。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文庙外就是状元街。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进入文庙后遇到一位女士,她是这次文庙修缮中的工作人员,刚好来取东西,是个和气的人,容我们进入拍几张照片。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匆匆拍了几张。这是泮池上的状元桥,据传为清朝四川唯一的状元骆成骧所建。骆成骧,四川资中人,著《殿试策》,被光绪钦点为状元。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乡贤祠。乡贤这个阶层在今日已不复存在了,可惜!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棂星门。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明代《御制重修孔庙碑记》。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文庙正殿大成殿。此行未能进入。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文庙外看陈氏祠堂的院墙。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身后是文庙的透雕照壁。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老街上多为木建筑,防火为重,有台消防车严正以待。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小食店内,两位正在聊天儿的老人。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回宾馆小憩,准备欣赏下午的川剧。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资中县青年川剧团的演出水牌。票价12元,附送一杯花茶。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鱼禅寺》。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大锣、小鼓、大钹、小锣还有胡琴都是一位琴师操作,忙而不乱。常见他敲一下大锣,又立马用手抚住锣面止住声响,让演员的唱腔接上来。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武家坡》。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这就是那出王宝钏寒窑十八载等待薛平贵的故事。
我这里用“等”字是不合适的,因为薛平贵早在西凉国娶了公主为妻,要不是王宝钏困顿无路,写下血书托人相告,他岂能回转望妻一眼?要知道当初王宝钏可是丞相之女,偏要下嫁于他,为他困守在寒窑。即便如此,他见到王宝钏,不是马上就夫妻相认,反而百般调戏,其中深意大可细细回味。想来若王宝钏有一丝儿不合妇道之言性,都会被他弃之如敝履的。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其实,十八年都没想过要回来看你一眼,早已是把你弃如敝履了!
这出戏纯粹男人驾驭女人思想的,也是卑下男性的意淫。我要你女人富贵大如天,却偏要爱上我这穷小子;我可以在外娶公主过快活日子,你却只能守在寒窑忠贞守我,若被我挑出一句话的茬儿,登时便把你打入淫妇贱人之列,可使他内心不受一丁点儿内疚。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戏是好戏啊,好歹让王宝钏跟着回了西凉国,也不知怎地说服了公主,让王宝钏当了十八天的正宫皇后,然后死去了!
细想想,她可怎么死的呢?她是不得不死!这样一个毫无人性的故事,到了的结局,如同腐败的尸身上盖了一条艳丽的绸布,居然就能让世间的女人老实地接受,实在是悲剧!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听戏的人。
川戏的特点,再苦情的故事,演员都会加些麻的小唱词辣的小动作,让观众不那么沉重,剧场内时不时地会起些笑声,让人不那么心累了。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茶馆里的茶盅。
回到这出戏的演员来,扮演王宝钏的女演员年纪大了,少有腰身等动作,仅靠台词和唱腔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相比较,扮演薛平贵的男演员身材保持得非常标准,一举手一抬足气势满满地,很是卖力,脸上满是汗珠。唱的人投入,看得人自然是过瘾。最好玩儿的是他立起二指比划时,能看到中指的指肚上胭脂的红色。原来川戏的妆也是演员自己化的。
演出结束时,扮薛平贵的演员脱下外面的龙袍,里面贴身的那件白色棉布对襟衫已被汗水湿透了。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看完戏出来,太阳已西斜,巷子里有炊烟慢慢飘了出来。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武庙的大门。
武庙又称武成庙,专为祭祀姜太公以及历代良将。后姜太公从祀帝王庙。供奉关羽的关公庙为武庙。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大门紧闭。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绕到高处拍的武庙建筑局部。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武庙后是大片农田,路边有老榆树,榆钱已落,新叶长了出来。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傍晚,顺着苌弘大道来到老沱江大桥上。
苌弘,四川资中人,博学多才,知天文地理,精星象音律。孔子久仰其名,前往周国造访苌弘,求教韶乐和武乐之异同和不解之处。苌弘博学施教,孔子称谢不迭,并于次年前往齐国聆听了韶乐的演奏,“三月而不知肉味”。孔子与苌弘的会晤,史称“访弘问乐”。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沱江岸边,几位年轻人支着烧烤架烧烤、休闲。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老桥的桥栏上浮雕着二龙戏珠图案,暗合重龙山的名字。远处是沱江新桥,中间有渡船往来两岸。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在桥头遇一对老夫妇卖草莓,购了两斤。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草莓个儿小,味道却甜。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沱江大桥下的老成渝铁路。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夕阳下的铁轨如同镀了金。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第二天一早,进入重龙山风景区,门票2元。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此行穿棉布袄子,色彩和样式令某人极为不惯。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碑林旁的明代石牌坊玉虚宫,风化严重。即便如此,我还是认为那两块提示牌处理得太过粗陋碍眼。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碑林内一风化得看不出端倪的经幢。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重龙山内城墙,也称石门。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从城墙上俯瞰山脚下的文庙。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武庙。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磐石城。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远处应该是寿音阁。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沱江穿城而过。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永庆寺大雄宝殿的后墙。此门上嵌有不知何处移来的斗拱石牌,造型复杂古怪。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种着竹子的石质花台。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永庆寺山门外有两根相对的砖柱。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砖柱底座,造型质朴。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此木牌坊原为禹王宫的大门,1968年迁于永庆寺内。
关于文物,我只道该修旧如旧,至于不得不搬迁之物,更要尊重历史,标注出处,以免误导后人,断不该移花接木,加个名字就变成自己个儿的东西了。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础柱是老物件儿,被砌进了墙内,看上去颇觉怪异。至于墙上用瓷砖贴出花纹之类的,更是山野村夫的审美了。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来鹤园记》。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冰下见人影,欲眠卿且去”。
字非常地漂亮,可我无论如何都没有能力断句。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这尊石像的头饰比较少见。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永庆寺内多处散落的石础柱,在大雄宝殿左侧还有几块老的石碑砌于墙内,因一旁设了个测字先生的位置,未有靠近拍照。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重龙山古北岩,上方有数龛石窟,还修有栈道供人参观,现栈道已封闭。
不过在靠近唤鱼池上方位置较平缓处,还有几龛造像可以观赏。尽管这儿的佛像也无法幸免地被部分损毁,可欣赏完了整个古北岩的全部石刻后,我个人倒觉着这几龛内保留下的菩萨,其体态神情传递出的韵味最是怡人。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西昌山斗石牌坊。沿山门下的小路上行,不远处即是寿音阁。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因年久失修,寿音阁也已封闭不能进入。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这是寿音阁下方的一个小亭子,看上去构件都很古朴。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这个石狮子的础柱一看就是清代的,特意雕得纹路繁冗,表层复杂,丑相憨态。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构件细节。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构件细节。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据资料,此阁原在城内正东街万寿宫内,1984年拆除,后拼建于太音寺遗址上,各取一字命名为寿音阁。局部结构有资中罗泉古镇城隍庙的中心柱,还有城内文昌宫、娘娘庙、川主庙、苏家镇天上宫等其他建筑的构件复原。
了解了寿音阁的来龙去脉,心里觉得怪怪的。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唤鱼池”三个大字为苏东坡手迹。同样几个字,在苏轼的妻子王弗的老家青神中岩也有见到,不过中岩的唤鱼池三个字是横排。
唤鱼池几近干涸。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荒草丛里,有几处破坏严重的石窟。最左边的菩萨一看便有唐风,服饰华丽流畅,神态安祥。一个民族的内心是否富足安宁,当朝的刻像几乎全能反映出来。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见过唐代及之前的石刻像、壁画后,很难再喜欢后面朝代那些表情刻板,带恐吓情形的说教画面。富足平和之相的自然流露,予以人的安慰远远超过虚伪的统治。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退向更小的一隅,寻找爱,彼此温暖。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永恒的微笑。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君子泉造像群。
因栏杆围护,影响相机构图,我是踩在外面的香烛台上用手机拍摄的。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千手观音像。
初看与内江翔龙山的千手观音像风格极为接近,因翔龙山观音面部损毁严重,手执法器也多不见踪影,我还感叹终于见到了观音本相。可仔细观摩,总以为有什么地方不协调,尽管观音的面部神态和头饰雕刻风格看不出什么异样来。
最终我再次拍摄观音头部与身体连接处的细节,通过耳部位置,基本可以肯定这个头像是后来补上去的。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此龛雕刻极尽精美。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观音全身像。可清楚看到胸前一双向上的手被敲掉的痕迹。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佛像耳朵的位置与头像不符。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千手观音像右侧的释迦三尊像,这是君子泉最大的一龛,其中左右分刻了毗沙门天王龛,气势宏大。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财神护法毗沙门。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释迦三尊。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右龛的毗沙门天王,身着当甲,双足被两个夜叉托着,中间又冒出个夜叉头。天王顶上刻有七宝盖,甚是华丽。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初秋邂逅于此,烹茶奕棋乘月而归”。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壁上有泉,下有方池。泉水入池,俗称清水弹琴。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灵岩泉韵。
下方就是君子泉,不知1951年被资中县公安局拆掉的唐代“清泉弹琴”石牌位于何处。
 
详见链接《破坏资中县重龙山文物古迹事件 http://hk.plm.org.cn/qikan/xdfx/5308-017A.htm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西方净土变。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这龛净土变的上端刻有天宫楼阁。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距水面上方的这龛是维摩诘经变之《问疾》。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画面左侧,维摩居士坐在榻上,右手执麈(zhu)尾,与他相对坐在莲花台上的则是大菩萨文殊师利。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这尊菩萨面容端庄,保存完整。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太清宫。
道教始祖太上老君和他的坐骑青牛,牛儿的眼神已完全拟人化了。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北宋释迦牟尼佛像。这是最靠近右端的一龛大佛。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明代胡学文所书“君子泉”。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

                                                                                                      2016年4月3、4日摄于资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