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2015-11-24 16:20:25)
标签:

杂谈

分类: 旅行

内江市,因盛产甘蔗和蜜饯被誉为“甜城”。美丽的沱江穿城而过,城区这一片平静而温柔的水域便是甜城湖了。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两岸的水面上修了木栈道,使人可以最大限度地与水亲近。江中还筑有人工礁,岛上巴茅草等植物生长得非常茂盛,既丰富了江景,也为鸟类提供了一处栖息的场所。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来到内江的这两天都有阳光,天气不错。傍晚时车子沿着沱江岸边缓缓而行,看那江面微波荡漾,江水软如丝绸,一阵阵暖风拂面而来。但见上世纪六十年代落成的西林大桥,颇有古意的桥拱一个连着一个倒映于水面,一艘艘黄顶朱漆的船舫来往于江上,恍惚间以为自己身处江南。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沱江的江岸。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岸边的湿地上种着一种类似于水杉的树,结的果实甚是优美。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有善钓者在江边支起吊杆,一些老妇慢行着前来询问收获,许是要为家中小婴儿带回一尾新鲜美味的鱼吧?
据说野钓有个不成文的约定:不讲价!钓的人喊多少,有心买的人只管掏钱好了,否则被一旁手快的人提走了,那才是后悔莫及。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靠近江堤的滩涂上种着大片的水生美人蕉,红的黄的开得热热闹闹的,倒是这鸢尾花,看上去孤清得很。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远处就是西林大桥,一座老式的拱桥。我记忆中最早有印象的大桥是南京长江大桥,十七岁那年回老家时特意去看望它,远远地欣赏那长长的不可思议的引桥。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江水也会作画。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形容一个人温柔如水,那水该是这样儿的。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西林古渡口。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渡船来往于两岸,票价2元。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船舱内部。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喜欢船,喜欢桥,喜欢水。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刚一上岸,就遇到几位从远地儿来江边举行放生仪式的人。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放生仪式。
僧人将菩萨的画像挂在石碑上,又于岸边的草地里燃起香蜡火烛,然后对着菩萨开始诵经。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放生人对着即将放生的两大桶鱼儿诵经,许愿。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僧人对放生的鱼儿诵经。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鱼儿倒入江中。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一只打捞浮萍的小划子刚好来到了这片水域,因缘际会,暗合一个“渡”字。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这样的仪式虽然简单,可在我看来却格外重要,无论对鱼,还是对放生事件中那些做善事,寻善缘的人,也包括我这个局外人。
“我拿什么奉献给你?”仪式就是最好的一种承诺。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船来船往,人去人来。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对岸有两栋民国建筑风格的红楼,上面写着内江第一中学。想起乘车时遇到一位当地的年轻人,他告诉我内江师范学院是当地唯一的大学。未知学院是否就在这附近呢?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岸边的航标船下面,一条死去的鲫鱼。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这个建筑好像是增压泵房,不知是否与污水处理有关。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乘着快艇在江面打捞浮萍的工作人员。他俩一个负责开船,一个负责捞草,然后又换着来,得空的时候抽支烟。有风,有水,有伙伴,让人觉着快乐有时候挺简单的。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这张是桥底的结构,两侧的人行道下方其实布满了管道,里面有光缆,天然气,电力缆等等。所谓咽喉就是指这些设施。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西林大桥一共有六个桥拱,造型非常舒展。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圣水寺号称中川第一禅林,距离内江火车站不远。
买好回程的车票后,我们从火车站步行前往圣水寺。途中经过铁站村一块坡地时,见到这栋外观特别的老房子。以往在重庆常有那种靠近岩石修的楼房,住在中间那层的住户一脚踏出去就到了街上,其实下面还有好几层呢!这个桥一般的建筑所起的作用类似于外接式楼梯,在没有电梯的年代,人们靠着智慧依旧建起了小高层。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铁站村。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路口有圣水寺的指路牌。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圣水寺的石㡖。下半部分是旧物,上边的石柱是新补的。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两个石㡖分立在放生池左右。
石㡖的础柱非常粗壮,虽然风化得厉害,但原来得结构还能看清楚,并不是整石雕刻,而是分层摆放重叠而成,整个造型看上去别致多变。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我怎么那么喜欢有年代感的东西呢?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放生池上的石桥。
桥身是明代建造的,可桥栏杆却是新装的。整个放生池并不大,个人觉得不要桥栏的青石桥与它更相宜。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全景。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放生池内的一些小装饰。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这处转角斗栱也让我觉得是从其他地方移植过来的,至少是拆了后又重装的。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圣水寺摩崖石刻群。
整个石刻群紧挨着圣水寺最东的天王殿,后墙外就是圣水溢出的地方,一湾不知何来也不知去哪的水静静地漫在石崖下方。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裸露在外的刻像都风化得看不出原来的样子。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这些造像除了背光还比较清楚外,人物尤其头部几乎都漫漶得不可辨认。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前部的坐像明显是不同时代的。
这样加上去的东西,真的好么?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头像。
再精美的东西脱离了最初的语境,总让人难于认同它本身想要表达的。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内里光线更是暗黑,这是手机拍摄的。之前我以为它便是千手观音,后来确认在网上看到的图片其实来自于内江市区的另一处摩崖石刻群:翔龙山摩崖造像。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寺庙最高处的围墙,右边过去是禅房,左侧顺着小路下去就是塔林了,塔林下方即为祖师殿。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圣水寺初建于唐代,宋初扩建后更名为“兴慈禅院”,宋末复名“圣水寺”。如今这里还保存有两道古老的石门。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第一道石门。朝外一面上有明代户部侍郎高三峰书的“宋兴慈院”四个大字,另一面题为“圣水古刹”。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上图是这道石门上的装饰物最顶部的纹路。下图为石刻的石檐,檐下又是石刻的斗栱,复杂又巧妙。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石门全景,古朴又典雅。
两道石门遥相对应,中间设有一座涅槃堂。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石刻上面还依稀保留着少许过去的颜料,朱红,明黄,都是寺庙才用的颜色。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从涅槃堂方向望过去的石门上部。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团花图案,刻在有“圣水古刹”题字面右侧的石墙上。左侧的图案被寺院内的物件遮挡,没有拍照。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从涅槃堂望过去的另一道石门。朱砂红的石底上书有“素云深处”四个大字。
古人真是雅致,这云吧不直接说成是“白”,定要说个“素”字来!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素云深处”这道石门的一道石柱被高大的黄桷树紧紧缠抱住。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居然是棵夫妻树。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细节。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另一面书“恬淡自如”四个大字。
这张能更清楚地看到黄桷树根部包围牌坊的程度。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石拱上的花纹,虽是常见的对称式祥云图案,可卷云的中间刻了一道绳索,非常奇特。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两道石门之间就是涅槃堂,一位师傅正在诵经,声调儿带着股莫名的慈悲。堂前的空地上堆放着不知从何处拆下的石柱,柱头的石孔中还残留着当初的旧木头。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总是求福星。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石门外,一双小布鞋分别晾晒在石龟驮碑的前脚上。此处虽标为出口,但我们来时大门并未开放,只得原路返回。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从这个角度能看见门内的涅槃堂。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搭乘205路回到内江火车站。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从内江到成都的快车大约需要开行4小时,买了些水果、酸奶、蛋糕还有三明治带在车上吃。

内江圣水寺石牌坊

                                                                                                          2015年11月21日摄于内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转载:《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