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邑新场何营碉楼

(2015-11-03 15:35:15)
标签:

杂谈

分类: 旅行

大邑新场镇外的头堰村,有座民国时期的建筑何营碉楼。

详见链接http://www.dayiwang.com/News/NewsShow-2939.html

大邑新场何营碉楼

成都到大邑客运中心,票价20元,再换乘当地的10路车从大邑到新场古镇,票价3.5元。
大邑新场何营碉楼
在新场镇吃了当地的名吃肥肠血旺,然后顺着头堰河,经过碧山寺,出镇外一公里处,何营碉楼就在一条机耕道的旁边,非常醒目。
大邑新场何营碉楼
秋光里,各色菊花散发出沁人的香气。
大邑新场何营碉楼
一只漂亮的锦腹雉鸡。
大邑新场何营碉楼
穿镇而过的头堰河水,当地人就在河里洗衣被。
大邑新场何营碉楼
老树和小桥。
大邑新场何营碉楼
远远望去,碉楼平地而起,暗藏玄机。
大邑新场何营碉楼
川西平原,尤其大邑安仁一带,民国期间当地的富足人家修建了不少的公馆,外观全部是中西合璧式,欧式建筑风格与东方建筑风格强行掺杂后糅为一体,散发着浓郁的土豪气息。时光久远后,看惯了,也才觉得有种特别的气派。
其中最有名的是刘氏庄园和刘文辉公馆,气势宏大。不过从防御的角度来讲,这些公馆仅仅是将外墙修得更加高大结实,不留任何缝隙让外界窥探到内里,显示主人一副深藏功与名的内敛做派,特意修建碉楼的在安仁倒是没有见到。
大邑新场何营碉楼
何营碉楼为民国时期新场镇的大地主何光吉,何久成父子修建。
何营碉楼由两部分组成,其一就是这座显眼的三层方形小楼,朝向新场镇方向的这面墙上,雕梁画栋,祥兽瑞物,宝塔砖雕,水墨风景等等,极尽繁华之事。其二,在它的左侧方还有一个庞大的庄园,长长的围墙,以牡丹花为门楹的大门,拴马桩砌在墙脚处,另建有甬道与碉楼相连。看得出来那才是何氏大家族的族人居住生活的地方。
大邑新场何营碉楼
在川西平原这种地方,百多年前,修一栋这样的三层高楼,自然有光宗耀祖的成分。据当地人讲,最初这楼并非碉楼,就是一漂亮的三层楼房,主人花了三年时间,请来能工巧匠,以石灰,糯米,棉花等捣浆抹墙面,修得美轮美奂。想来主人在富足之余还有雅兴,起了愿景,于平地起高楼。
大邑新场何营碉楼
修成后,因匪患不断,主人将原来的三楼拆除后改建成瞭望台的格局,形成今日所见之碉楼。故三楼的外墙所用灰砖看上去比下面两层简陋许多,看上去风格并不统一。
在房檐两端的宝塔装饰上,与墙面交接处依旧能看到改建时留下的痕迹。屋顶与大门出入处的防雨檐看上去相对简陋。谁知道这中间发生过什么呢?
大邑新场何营碉楼
右侧的宝塔装饰,坐落在西式的石柱上,典型的拿来主义。
大邑新场何营碉楼
大门由多片坚固的小长方形铁片焊成,焊钉突兀,无形中形成门钉的格式。
大门紧闭,我们没能进入到碉楼内部参观。据资料记载,上层为主人观景宴客之处,中层为主人卧房及保镖住所,底层则储藏粮食和枪械等应急物资。
如此看来,当初这里的匪患相当严重,也是,比起安仁镇,新场镇从地理上更要靠近西岭雪山了。
大邑新场何营碉楼
拱门右边的立柱上原来有对称的猛狮一座,据现今住在旁边的何氏后人介绍,十多年前被一人盗走,后被抓捕,判刑十年,前不久才出狱。
他没有提到那被盗的狮子的下落,我也没问,只是给左边那保留下来的狮子拍了照片。这猛狮下山造型,姿态动感十足,可惜如今是形单影只了。
大邑新场何营碉楼
拱门上方的折枝牡丹雕塑。
我为什么讲这道防雨木檐是后加上去的呢?就因为它把这朵硕大的牡丹花分隔成为两半,而当初的设计是没有道理这样考虑的。
大邑新场何营碉楼
墙面上仍能见到累累弹痕,触目惊心,总算令人明白了一漂亮的建筑为何改变了最初的功能。
大邑新场何营碉楼
花窗的装饰物。
大邑新场何营碉楼
两只獾各据一方。过去的人喜欢听吉祥话儿,顺带着喜欢有吉祥名字的动物,比如喜鹊啦,蝙蝠啦等等,我猜此处的獾是喻“欢”的吧?
大邑新场何营碉楼
墙角站着一只漂亮的小公鸡,鸡冠立得挺挺的,真是精神!
大邑新场何营碉楼
这幅蝙蝠与平日所见对称造型的不同,线条流畅,有凶猛之感。
大邑新场何营碉楼
左侧拱窗上方的装饰图案。
大邑新场何营碉楼
这是顶层的围栏,明显能看到后方填满了砌的砖块。这一点更加了印证了当初的改建。
大邑新场何营碉楼
真想知道最初这幢小楼的本来面目。不过,阴差阳错,它也因此成为川西地区独特的碉楼,而为世人所知。
大邑新场何营碉楼
佛手图案。
大邑新场何营碉楼
游鱼图案。眼神刻画得很生动。
大邑新场何营碉楼
春燕图案。
大邑新场何营碉楼

大邑新场何营碉楼

大邑新场何营碉楼
侧面的墙上留白,没有任何装饰物。
这道墙旁有通道与相邻的民居相连。
大邑新场何营碉楼
何家大院的正门及院墙。这处庄园的建造时间应该早于路口的碉楼。
大邑新场何营碉楼
何家的后人依旧居住其间。
有必要说明一下,何营碉楼连同这何家大院在49年后都被收归,不再是私产,里面被隔成许多小间分给了村民。幸好村子里的人大多姓何,应当为何家的后人。
这位何姓老人就分得大门右侧的两间房。老人已七十多岁了,赤面银发,身材挺拔,精神矍铄,看来何家祖上积的阴德依旧庇护着何家的后代。
大邑新场何营碉楼
墙上的公分榜。
大邑新场何营碉楼
横墙上见到有百合花的装饰图案,喻百年好合之意。
大邑新场何营碉楼
当地人把这大门称作龙门子(音)。
大邑新场何营碉楼
大门外一块很大的空地,周边又建了些农房。正是秋收时节,农民把地里收上来的黄豆荚、绿豆荚铺在晒坝上,用竹夹啪啪地敲打着,黑色的豆子便滚了出来。
很喜欢那种声音,传得远远的,单调,却带有乡间独特的韵律。
大邑新场何营碉楼
征得何大爷的同意,我进入何家大院,参观庄园的内部结构。
大邑新场何营碉楼
大门处用灰砖砌成的圆拱,已经破败了。
大邑新场何营碉楼
一进处的墙边摆放着柴火。
大邑新场何营碉楼
整个大院原来的结构没有动,但空地上新建了些小屋子,使内部变成了大杂院。
大邑新场何营碉楼
二进处的一道老墙,砖是老式的灰砖,砌墙的方式也与现在不同。
大邑新场何营碉楼
通过这道小门,来到后面的三进,那里有个很大的院子,左右的厢房还保留着。
大邑新场何营碉楼
穿斗式的隔墙。木板和木柱很老、很老了!
大邑新场何营碉楼
正房的地面。
大邑新场何营碉楼
从右厢房的甬道出来,这道门外就是碉楼了。
大邑新场何营碉楼
顺着甬道出来,我基本了解了整个大院的结构。
大邑新场何营碉楼
村子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地里都是老年人种的一些小菜,自己留着吃一部分,吃不完的就摘下送到新场古镇的馆子里。这位老太七十岁,头发已花白。她抬了一根小板凳,坐在地里慢慢地采茼蒿菜,再让人帮忙送到镇上去,两块钱一斤。
她告诉我现在的年青人都不做活路,只管打牌。她口中的年青人应该是指村里的中年人吧?我看到他们成群地在房子门口打麻将,晒太阳。
大邑新场何营碉楼
今天的农村,只是看上去很美了。
大邑新场何营碉楼

大邑新场何营碉楼
                                                                                          2015年11月1日摄于大邑新场镇头堰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