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清潭游鱼
清潭游鱼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119
  • 关注人气:22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简阳石桥镇

(2015-03-29 12:17:16)
标签:

古镇

分类: 旅行

上周五,是成都到普雄的5619次列车最后一次运行。

一位叫“麦秋书吧”的网友,在得知火车即将停运的消息后,买了票带着儿子做告别旅行。回来后,她在微博上这样写道:“成昆铁路,代湾到杨漩的大渡河风光,与车厢内的大麻痰液和尿味,真可谓天堂地狱。”她感慨道:绿皮火车消失就消失掉吧!交通工具也不得不充满时代和阶级的意味。

我热爱火车旅行,即使在高铁开通的今天,我们依旧会选择普通的快车,潜意识里这也许是对火车当初曾经带着我们奔向过未知的一种致意。可是,在高铁面前,陈旧的车厢,陈腐的服务意识,乘客不受约束的乘车习惯,也许真的已经慢慢让人对它心生嫌弃了。

 

从火车北站乘K1237次成都至杭州的快车,到达简阳火车站,票价14.5元。出站后换乘简阳的1路公交车,票价2元,终点站即石桥镇。

简阳石桥镇
石桥镇,一个移民古镇,以往的简阳府就设在这里。沱江成全了它,过去一直是川东南西北各地的水利交通枢纽。

和汉口因水运而兴一样,抗战时期,天府之国的物产多经此由水路运往重庆,石桥逐渐发展成为川中金融中心、水运码头和商贸中心。当时,全国有13家银行在此设立分行,镇上有6大会馆、9大码头、100多家茶铺,商业文化事业一片繁荣,简阳县衙由简城镇搬迁至此。
简阳石桥镇
成也沱江,败也沱江。自成渝铁路通车后,这里迅速衰败,变成了一个静默的小镇。看来,世间任是什么都摆脱不了“无用”的厄运,一旦无用,等待的便是被忘却的命运,人也好,地方也罢。
简阳石桥镇
石桥镇在我走过的川内古镇中,保留下来的老街分布是最广的,破败得也厉害。走进这里,时间仿佛停滞了一般,镇中心的学校旁居然还有那种用煤渣铺就的路,完全就是八十年代经济发展之前的状态。
简阳石桥镇
我坐着的这个药铺里的长板凳,真的是很长,大约有三米多,凳面是一块整木的厚板面做成的。
简阳石桥镇
墙上的牌子写着:四川省成都茶厂石桥车间。

我在这里拍照时,过来一位年纪比我稍长的女士,她大约是在这里长大的。她告诉她的家人,说小时候最爱趴在这里的门槛上看。

门紧闭着,我看不到里面的门槛,也或者我理解有误。女人气质温婉,背了一个蜡染蓝花布包。后来我们在张家祠又遇到她,还有她先生,也是文质彬彬的。他们还告诉我们石桥镇上其它保留下来的一些值得一看的地方。
简阳石桥镇
简阳府石桥井。

简阳石桥镇
井水距地面大约四米深的距离。
简阳石桥镇
一家制作铁皮生活用品的作坊。这是把木头锤。
简阳石桥镇

简阳石桥镇

简阳石桥镇

简阳石桥镇
白铁皮水桶,很轻巧,大约是马口铁做成的。
简阳石桥镇
这条街的街名为大街。过去的店招。
简阳石桥镇
陕西会馆,也称关帝庙。
简阳石桥镇

简阳石桥镇

简阳石桥镇
这所会馆完全没有做任何保护,隔着门缝,看到大门里面养着鸡。
简阳石桥镇
外墙立柱是圆形的石柱。
简阳石桥镇
飞檐上,可能是海东青图案。海东青是一种非常凶猛的鸟。也许是燕子,我不确定。
简阳石桥镇

简阳石桥镇

简阳石桥镇

简阳石桥镇

简阳石桥镇

简阳石桥镇

简阳石桥镇

简阳石桥镇
这道防风墙上的图案非常类似雕刻玉璃龙时采用的云纹。
简阳石桥镇
一条室内通道。内里是原来的榨油坊和面坊。简阳的包子石桥面,石桥的面很有名的,我吃过。面条非常细,中间空心,完全想不出是何种工艺拉成的。
简阳石桥镇
回望。刚才为我指路的一位老人依旧站在那里,看得我有些心酸。他眼神儿不好,耳朵也背了。这条街上见到许多人,跟他一样垂垂老矣!
简阳石桥镇
通道最里面的住家户。这位是焉婆婆,她在这里住了五十多年了。房子并不是自己的,这一大片房屋是原来的大户人家为油坊和面坊的工人修建的宿舍。现在是作为公房租给这些老住户们居住的,有自来水,但使用的是旱厕。
简阳石桥镇
樊大爷和焉婆婆。二位老人身体都不算硬朗,老头每月有两千多元的退休金,家里是儿媳妇伺候着。风烛残年,这日子就跟身后的瓦莲一样,也是听天由命的了。
简阳石桥镇
他们住的地方位置很不错的,我说是开门见山呢!想起我小时候看到的尽是山。
简阳石桥镇
这几间连成一片的房子当初便不是照家居的格式修的,窗户开得很小,窗棂用细木条做成。据焉婆婆讲,她家后来在墙上打了个洞,重新开了一扇稍大些的木格窗。敲墙时,发现墙体虽然是土夯的,但中间都立着木头柱子,非常地结实。
简阳石桥镇

简阳石桥镇
到吃饭的时间了,樊大爷依旧舍不得我们离开,他不顾儿媳妇招呼他吃饭的事,一定要陪我们去到大杂院的中间,找那口当初供人们吃水的井给我们看。
简阳石桥镇
鸡舍。
简阳石桥镇
院内天井里的井,井壁是青石垒成的,一旁立着的条石上方,原来挂井绳的地方被拉出深深的印迹。
简阳石桥镇

简阳石桥镇

简阳石桥镇
寻找石桥镇最后的手工面制作者。这里是原石桥粮库,偌大的地方空空如也。
简阳石桥镇
非常不巧,做高架面的那对夫妇今天不在,我们在看门人的指引下,只得拍了这处设在房顶上晾面的铁架子。晾架面积不算大,由此看来,石桥手工高架面的产量是极小的了。
简阳石桥镇

简阳石桥镇
沱江边海潮寺路,路面保留着最初的青石板。
简阳石桥镇
回过头去看到的老房子。
简阳石桥镇

简阳石桥镇

简阳石桥镇
中山街拐角的建筑。
简阳石桥镇
蔷薇花开。
简阳石桥镇
这个院里有一棵古老的桑树。我从来没见过这么粗的桑树,而且它正对着院门。

简阳石桥镇
说起来,四川人很迷信“前不栽桑,后不栽构”的,所以我猜测最初这家人应该不是四川人,而且说不定特意用“桑梓之地,父母之邦”来怀念家乡,所以才会由着它长那么大。
简阳石桥镇
这棵桑树太老了,枝叶已不甚繁茂。
简阳石桥镇
老龄茶园。
简阳石桥镇
茶园主人。我拍照时,内里的老茶客些告诉我们茶老板很是富有。
简阳石桥镇

简阳石桥镇

简阳石桥镇

简阳石桥镇

简阳石桥镇
下回龙桥。桥面的青石破损程度与海潮寺街上的一致,大约是同时代铺就的。
简阳石桥镇
与江南那些婉约精致的石桥不同,那里的桥栏杆多雕栏画柱,极尽工艺之美,这座下回龙桥的桥栏通体是笨重的青石,严丝合缝不留一丝缝隙,用料足够实在。

是为了凸显石桥镇不缺一个“石”吗?
简阳石桥镇

简阳石桥镇
中山街上,一户把门窗漆成海蓝色的人家。
简阳石桥镇

简阳石桥镇
张家祠。这座建筑保存较好,里面还住着人家。不过,也许来参观的人太多,主人为不受其扰,在门上贴了条,语气虽委婉,但拒绝的意思很明确。到底我们无法一窥其内的结构。
简阳石桥镇
石拱大门,连透窗也是整石掏出的花纹。
简阳石桥镇
沉重的木门,门漆剥落得几乎看不出原来的颜色,两边的对联因为缺乏着色,也不太容易看清楚上面的字。

简阳石桥镇

简阳石桥镇

简阳石桥镇
侧门,石头上刻的对联已风化,难于辨认。
简阳石桥镇
下栅子城门洞远景。快要清明节了,这两个小男孩手上提着些纸钱之类供奉先人的物品。
简阳石桥镇
简阳县文物保护单位:下栅子城门,一九八九年一月四日公布,简阳县人民政府立。
简阳石桥镇
又见粗重结实的青石。
简阳石桥镇
城墙上部。

简阳石桥镇
城门洞儿旁的人家。一位面容清癯的老者正在读书,我看着他,他抬起头来,我对他笑,他也对着我笑。

有时候我老想着轮回这种事。
简阳石桥镇
石桥铺火车站。现在客运火车已经不停靠石桥铺车站了了,这儿只剩下货运业务。
简阳石桥镇

                                                                                            2015年3月28日摄于简阳石桥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