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乡音(散文)

(2006-07-10 23:34:24)
分类: 第一辑:迷彩人生

   乡音(散文)

呵呵,先看看我老家的小庭院
乡音(散文)      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的家乡位于安徽北部的淮北平原,毗临河南,因此,口音接近于中原。

在老家那块儿,乡亲们称父亲为“爹”,伯父为“大爹”,叔叔则为“小爹”。然而,这家乡人听来颇顺口的称谓,到了异地他乡却时常惹出诸多笑谈。记得刚到部队,同乡张强的父亲、伯父和叔叔到北京出差,顺路到连队看看。当同乡拖着浓重的乡音把他们一一介绍给连队干部时,惊得大家张大嘴巴。等客人刚离开,指导员便把我喊进连部,神秘地询问张强的家庭是否很不幸,三个“爹”是咋回事,我一听,乐得差点岔了气,急忙解释。弄得众人哭笑不得。

乡音,对每一个远方游子来说,都是一份浓浓的相思之情,因此,谁也不会觉得自己的乡音难听。新兵时,我们一群天南海北的兵们聚在一起,口音可谓是南腔北调,但大家各执一词,都说自己的方言好听。有位从闽南当兵的小刘说起话来“叽叽嘎嘎”让人难以听懂,可他偏偏爱取笑别人。

在我们老家,都管白开水叫“茶水”。有次我担任值日,见战友们训练归来,便热情地提着暖瓶说:“大家辛苦,我给你们倒‘茶水’!”谁知小张一听“嘎嘎”地冷笑:“你们安徽人真抠门,喝水舍不得放茶叶,竟管‘白开水’叫茶水,好笑、好笑!”我听后面红耳赤,反唇相讥道:“还笑话别人哪,你知道自己说话的口音像什么吗?像‘鸭子’,就是水里的那种!”我边说边比划,小张恼羞成怒,我们为此还过了几招,被连长狠狠批了一顿。从此,战友们在一起谁也不再笑话对方的家乡话难听了。大家都在悄悄地学着说普通话。

在环境的薰陶下,我当兵第二年时,普通话已说得相当纯正了。谁知,我第一次回乡探亲时,竟因说普通话的缘由与父亲产生了不愉快。那天,我风尘仆仆地刚下车,就发现父亲正等在车站门口接站。我欣喜地走上前喊了声“爸”(在城里对岳父的称呼,习惯了),父亲愣住了,眼神直直地审视了我半天,好像在看“外星人”。到家后,亲朋好友相聚,正当我兴高采烈地与大家拉家常,父亲气咻咻地把我喊出屋外:“你这个混帐东西,出去两年就忘了本,连咱们的家乡话都不会说了,让乡邻乡亲听了笑话!”

今年夏季,我到安徽出差顺路回乡。路上,特意想到要入乡随俗说家乡话,以免得再惹父亲生气。然而,到家时才知道年轻后生都改称呼喊“爸妈”了。当我操着家乡话与家人交谈时,惊异地发现,家里人反倒说起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了。父亲告诉我,这几年,乡亲们外出打工、做生意的多了,到外地说乡音确实不大方便,渐渐地也都学会说普通话了。

听完父亲的介绍,我心头一热,看来,封闭多年的故乡,已快步迈进了现代精神文明的大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