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现在闹房 十年后房闹
文/杨国明
著名经济学者马光远发微博称“中国的房地产,五年之内靠政策吃饭;五年到十年,供求规律开始发挥作用,供大于求将使房地产开始步入低迷;十年之后,家庭和人口结构导致住房绝对剩余,房子将成为最不值钱的东西。笔者对此观点表示认同。
近二十年来,中国人每天跟房闹,不闹真不行,房价一年比一年沸腾,一手房二手房价你追我赶节节攀升。80后90后陆续到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阶段,50后60后也到了需要改善居住环境的阶段。这就是当下,被忽悠最热的所谓“刚需人群”吧。
“刚需”啊,“刚需”,在这“刚需”里面有多少是主动的,有计划的,水到渠成的需求?又有多少是被动的,无奈的,或不情愿的需求呢?市场可不管这些,房地产开发商可不管这些,既然有庞大的“刚需”,又有银行为供需出钱参与流通,房地产没有理由不火。记得当时建行的口号是“要买房找建行”。在此大势下,开发商何不一股脑干他十年二十年,再加上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预期,房地产业大干三十年也很有可能。
房地产业从90年代初走向市场,已度过二十年风风雨雨历程,其间,首先是先富裕起来的人群买房置业,紧接着是虚头玛瑙的一部分人,跟风入市以展现不落后于富人之列,这两股群体的相继入市,使房价有了上升的空间,不过十多年前的上升空间,每平方米不过是千八块钱的幅度。十多年前,绝大多数购房者只是认为,购房置业不过是将闲置的资金用来保值增值,或是以房养房而已。
再后来就出现了“投资一族”。以北京为例,投资房产行为的出现,一举打破了北京人传统购房的意义,保值增值或以房养房,被投资房产理念彻底颠覆。一时间,温州炒房团,山西炒房团摩肩接踵纷至沓来。带来大量现金流的同时,房价也一改“价格一个月内有效”为“价格一周内有效”。仅仅六,七年时间里,北京四环沿线房价就从每平方米五六千元,最贵不足万元,飙升至今每平方米五万元之多。
火红的二十年房地产时代过去了,按当时足额大干三十年计算,房地产业仅剩下十年的好光景。这三十年按经济规律或商品属性划分,90年代初至2000年代初,为崛起期;2000年初至今,为成熟旺盛期;今天到十年后,为衰退期。按中国人口和家庭结构变化过程划分,即是经济学者马光远发微博所称,“中国的房地产,五年之内靠政策吃饭;五年到十年,供求规律开始发挥作用,供大于求将使房地产开始步入低迷;十年之后,家庭和人口结构导致住房绝对剩余,房子将成为最不值钱的东西”。
事实证明,现如今的“刚需”是无奈的,也是乏力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个坎,已经够50后60后们“喝一壶”的。赶上80后90后们有高工资的还能减轻爹妈负担,赶上工作不计工资低的,这50后60后们想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真比登天还难。
随着80后90后这两拨购房置业人群几近尾声,加之中国人口增速放缓及老龄化趋势明显,十年后,现在的“刚需”家家起码有三处以上房产。接下来,商业地产,老年公寓和养老院或将成为房地产业瞄准的目标。十年后,房子必将是供大于求的趋势。等着瞧,现在闹房十年后房闹在所难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