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电 影《双行线》拍摄杂记 |
宜兴的泥质很好,有的可以制出紫砂壶,有的可以捏泥人,不同的地区,土质不同,作用也就完全不一样。
我在电影里的角色是一个泥偶匠,组里为我找了师傅,姓吴。吴先生十六岁开始制偶,至今已有半个世纪的光景了。他说现在捏泥人不挣钱,主要的经济来源是为各个寺院制造大型的泥佛像。
我与先生,后面我也不知道是谁
吴先生为这部电影先后制作三个女孩儿头像,我也跃跃欲试,总共捏造了四个作品——可能大多数人不会接受,能接受的应该是盲人群体。
先生特别喜欢我的这股子韧劲,说我准成!天地良心,我都不信
第一部作品《已婚妇女坐相甬》,模特是未婚妇女、本电影的女一号张昱同学。我刻意突显了其女性的特征,这一点遭致模特的罢工以及严酷的殴打。后来该作品不幸摔到了地上,以至左胸被某人无意间踩扁并粘其鞋底不翼而飞。但值得骄傲的是,该作品的另一大亮点——飘逸的长发得以完好的保存,填补了国内外的空白。
第二部作品《拿破仑》,当然,原本的创意是一个主观意念中的中国古典美女,但由于作品成型之后,五官发生了位移,酷似欧洲洋人,并且有一点点的帅气。于是,拿破仑诞生了,愿拿将军的在天之灵感到幸运——一名中国的普通演员,多少年后,还在宜兴惦记着他,虽然是迫不得已。
第三部作品《鸟》,诞生时遭到了包括导演在内的全组成员的一致非议。身为艺术工作者,竟然看不出一点鸟的特性,真是莫大的悲哀!只有普超英大姐,一眼就认出来了。普大姐高兴的对着记者张译说:“你的十字架做得很好!”
第四部作品《愤怒》则表达出作者怀才不遇、愤恨红尘的美好理想。这部作品说来倒也有几分渊源:实际上它是一部合作的作品,其主体,是我师傅吴先生塑造的女孩头像。至于犄角、鼻子角、扇风惹火的大耳,则是我不小心把师傅作品摔废了之后悄悄安上去的。不想这一下竟画龙点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并引起全组的一致共鸣。大家纷纷认为:我如果再这样胡闹下去,就一起把我扔到对面的河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