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争强好胜小伊依

(2009-04-21 12:08:31)
标签:

家庭

育儿

交叉点

好朋友

勺子

分类: 伊依成长记录

   伊依好胜,不管什么事情都要争个第一,都要拿自已认为最好的那个。

举例说明:昨天晚上和小鹿哩一起在外面玩:

情景一:两个小家伙玩累了,想喝水,水杯在豆米手上,就先让鹿哩喝,然后再让伊依喝。小家伙生气了说:“不跟你玩了,我不喝了,跑到一边生闷气了”。

情景二:伊依和鹿哩赛跑,鹿哩获胜,伊依不依,生气地说要再比一次,第二次两个并列第一,小家伙又生气了说:“不跟你玩了,我不喝了,又跑到一边生闷气了”。

。。。。。

 这类事还发生过很多次,每次生气,豆米也懒得理她,因为只要一理她,她立马就会哭上半天,不理她的话,过一会自己就好了,但是总要把道理给她说通呀,于是昨天晚上决定睡前跟她好好谈谈;先从故事入手:“伊依,今天妈妈给你讲个故事好不好?”

小家伙高兴地答应了

豆米:“小猴子和小兔子是好朋友,她们的妈妈也成了好朋友,二家人经常约着一起出去玩,这一天,她们一起去效游。吃饭时间到了,只有一个圆勺子,可是二个好朋友都想要,小兔子妈妈想了想,就把小勺子给了小猴子。小兔子生气了。她觉得妈妈应该把勺子给自己。

本来之前还在说话的小人儿不作声了。豆米接着讲

:“后来吃西瓜的时候,小猴子妈妈把最大的一块西瓜给了小兔子,小猴子心里也有点难过,这时小猴子妈妈说了:“宝贝,妈妈很爱你,但是小兔子是你的好朋友,所以好的东西得先让给好朋友吃,这叫谦让,知道吗?小猴子听很很懂事了点了点头,说:“嗯。知道了,妈妈,好东西要大家分享。”

这时小人儿把头埋到枕头里说:“妈妈,我听这个故事,好难过

豆米:“跟妈妈说说你为什么会难过?”

伊依:“不知道,我就是很难过。”

豆米:“是不是这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可伊身上了?”

一句话点到了小家伙的痛处,小人儿哇的一下哭了起来:“妈妈,你为什么不让我第一个喝水,你是个坏妈妈,我不喜欢你了”,边哭还边用手打妈妈。好伤心哦!

豆米抱着她:“说,没有第一个喝到水。真是件很难过的事情哦,妈妈也很难过的”

小家伙哭着问:“你为什么难过呀!”

豆米:“因为妈妈很爱很爱可伊,可伊高兴的时候妈妈就会高兴,可伊难过的时候妈妈也会很难过”

伊依更伤心了:“为什么不给我第一个喝水,我每还给你分享爆米花了(晚饭的时候主动给了一粒爆米花豆米吃),我有好东西都可以跟你分享,可是你为什么不跟我分享。”哇哇哇。。。。(委屈极了)

豆米:“嗯。妈妈抱着你,你可以哭一会,哭完了听听妈妈的想法好不好”

伊依:“那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呢?

豆米:“妈妈想呀,小鹿哩是伊依的好朋友,好朋友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谦让,而且可伊也希望好朋友开心对不对?”

伊依:“我不开心,你为什么不给我第一个喝,哇哇哇。。。”又来了

豆米:“而且鹿哩比你小,是你的宝宝呀(平时小家伙过家家的时候,鹿哩总是当小宝宝的,可伊不是当姐姐就是当妈妈),你做姐姐是不是应该照顾她呀!”

伊依:“那是(过家家)假的,你知道她现在读什么班吗?她跟我一样读中班。只比我小一岁(哈,其实是一个月)。

豆米:“对呀,比你小一岁就是妹妹呀,姐姐应该照顾妹妹对不对?

说到这里,小家伙好象有点认同这种说法,哭着小点了,但是还是不依不饶地说要重新再喝一次(哈,要豆米把把鹿哩找来,再喝一次水)

豆米:“现在已经快晚上十二点了(小家伙闹了一个多小时),她早睡了,我有个好主意,以后再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们二个就石头剪刀布,谁赢了谁先喝好不好。

伊依:“要是我输了,我要打你的(有暴力倾向),这不是个好主意!

哭着哭着,突然指着墙上的柜子(柜门没关)说:“那好象个交叉点。”

哈哈,暴笑,四个框子中间的那个交叉点就象是围棋棋盘的交叉点。。。(在幼儿园的围棋兴趣班学的)

宝贝,你太可爱了,妈妈爱死你了。

时间已经很晚了,豆米不想再继续下去,这种教育应该是平常点滴做起,也不是一二次说教就会有用的,总之能让孩子把不良情绪发泄出来,好好哭一场,而且知道妈妈是很爱她很重视她的,这就足够了。

 

 

早上被一只蚊子吵醒(本小区一大特产,蚊子巨多,考虑到淘宝开店卖蚊子请联系我,批零兼营争强好胜小伊依),六点不到就起床了,在网上百度了一下,发现这种好胜的孩子还真是多,独生子女都有这些毛病,但是也有一些好的方法可以借鉴,摘录过来,以备查阅:

 

                 孩子好胜怎么办?

      这个问题可能会引起很多家长的共鸣,因为现在的孩子似乎个个都很好胜,这或许是由于当今教育界提倡“赏识教育”的结果吧?我个人很推崇赏识教育,因为赏识孩子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给孩子以前进的动力。但我也感觉到赏识的“度”很难把握,如果赏识过度,就很容易导致孩子太好胜的性格,只听得进表扬却听不进批评,只能接受自己的优点却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只想自己赢却不能承受失败。当然啦,凡事都有两面性,孩子好胜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但如果太好胜,就特别需要引导孩子学会承受失败,培养其抗挫折的能力,“好胜”和“抗挫”这两条腿必须一样长、一样有力,孩子才能顺利地跑得更远。

 

一个妈妈的方法:

    女儿是在我们的赏识中成长起来的,她非常自信,也很好胜,做什么事总爱比个输赢,就连我们的车子遇到红灯停在路口时,她也会兴奋地大叫“耶,我们是第一个”,呵呵,让人晕倒哦!当然,喜欢竞争本无可厚非,可是,女儿却总是想自己赢,输了就不高兴。在培养女儿坦然面对输赢的过程中,我也是花了不少的心思,想了不少的办法,借这次征文的机会来和大家分享分享。

 (1)引导孩子表现出输者的风度,然后及时地予以表扬,强化孩子对失败的接受行为。

      女儿3岁多时,我设计了“成长快乐家庭学习园地”(其实就是一份家庭手抄报),有几个小栏目,其中一个栏目就是女儿每天的各方面表现考评。在这个栏目里我设计了几个常规项目(如:吃饭、睡觉、收拾玩具等),另有一个“其它”项则专为一些临时表现进行考评,并写上具体的表现状况。不管女儿是跟大人下棋、赛跑、玩游戏,还是在和小朋友进行的活动中,只要女儿表现出一点输者的平和坦然,我立刻就会很夸张、很具体地予以表扬,还当着女儿的面,在“其它”项中写上“输得很有风度”或是“能够坦然认输了”等评语,并念给她听,让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因为什么表现而受到妈妈的表扬,同时还给她画上小红花(或是红五星、红太阳、小红旗、红笑脸、红心等),使她明白“坦然认输”是一件可以获得小红花的好事情呢!从而强化她对失败的接受行为。

 (2)家长故意输,然后坦然面对,表现出输者的风度,给孩子一个榜样的示范,使孩子从中学会平和地看待失败。

     女儿喜欢玩石头剪刀布、下跳棋、赛跑等竞争类的游戏,但往往只喜欢赢却不能接受成为输家,于是我们好多时候便故意输给她,然后夸张地面带笑容跟她握手、和她拥抱,大方地向她表示祝贺,同时还故意说些话给她听,比如:“哈哈,没关系啦,输了就输了嘛,说明我功夫还不够好啊,还需要继续努力噢!”我们有意地表现出一副轻松、坦然面对的样子,以此给她一个输者的表现示范,潜移默化地影响女儿,使女儿看在眼里记在心头,从而学会平和地看待失败。

 

    (3)故意让孩子输,使孩子真正面对失败,家长则表现出不讥讽、不嘲笑的平和淡然的态度,让孩子感受到输了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同时告诉孩子,输了也没什么嘛,总结经验教训,下次就能进步啦,以此推动孩子抗挫心理能力的增强。

     要想让孩子学会承受失败,就必须让她真正地体验失败。所以在和女儿玩竞争类游戏时,我们还会故意让她输,使她的心感受失败的撞击,并在一次次这样的体验中得到千锤百炼,从而增强抗挫能力。而当女儿输了的时候,我们绝不会嘲笑她、讥讽她,相反我们会尽可能地引导她淡看失败,还会跟她说:“你看,妈妈输的时候还是笑嘻嘻的吧,而且还诚心诚意向你祝贺呢!所以呀你输了也没什么关系对不对?只要我们继续努力就ok啦!总结一下经验,下次肯定就会更好些的。”

    (4)如果玩游戏时,孩子耍赖皮不愿认输,家长则坚决终止游戏,不再同她玩,让她品尝输不起的后果,同时语气坚定地告诉她,必须遵守游戏规则,如果输了就耍赖,以后将不会有人跟你玩了。

     女儿4岁左右时学下跳棋,刚开始为了培养她的兴趣,我们经常故意输,然后夸奖她真棒,使她能够饶有兴趣地再度开战,我们也就借机教她更多的技术。当她棋艺见长后,我们便会时而让她赢,时而让她输,但却发现她很输不起,一旦输了就很不高兴,还常常哭鼻子抹眼泪的,甚至耍赖皮,不遵守游戏规则。比如下跳棋的时候,她提前看好的“一条路”如果被人堵了,或是被人给“拆了桥”,她就会大闹脾气,还要强行走那条已经不通的路。记得有一次,她就这样耍赖了,我便坚决地告诉她:“下棋就肯定有输有赢,赢了没什么不得了的,输了也没什关系嘛!但不管哪样我们都应该遵守游戏规则呀,你这样耍赖谁还愿意跟你玩呢?”女儿仍哭闹不止,于是我毅然走开,并告诉她:“你要耍赖皮的话我就绝对不跟你玩,要是遵守游戏规则呢,我就继续跟你玩。”我躲到另一个房间悄悄观察女儿,并和阿姨串通好,让阿姨在一旁帮助女儿认清形势。哈哈,女儿实实在在品尝到了输不起的后果,于是擦干眼泪坦然面对,还恭恭敬敬前来请我再度出山。

     目前女儿的情况已有所好转,经常会在玩游戏输了的时候,主动说:“输了有什么关系嘛,我们再来一遍就是啦!”而在下棋的时候,如果看好的一条路被堵了,或是桥被拆了,女儿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哭哭啼啼强行攻关,而是会轻松面对,笑看风云变化了。她常常会说:“嘿,你堵了那条路有什么嘛,我可以走这边,嘻嘻,你堵不住了吧!”一副得意的样子,与以往的表现相比简直判若两人。但是我知道“革命还在继续,同志仍需努力”,女儿仍有不太愿意听缺点的表现,我也依然在探寻更多更好更有力的方法,希望将女儿“抗挫”的这条腿锤炼得更加坚强有力,与“好胜”这条腿并驾齐驱,使她能够走得更稳更远、飞得更高!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与人交往打交道,也就离不开在社会中跟人相比较,比谁的学习好、比谁的游戏打得级别高、比谁的力气大、比谁跳绳跳得多、比谁的朋友多,甚至还比谁打扮得漂亮、去过的地方多等。孩子跟别人比较,主要是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同学、伙伴比较。孩子希望表现优异是一种正常现象。正是在这各种各样的比较过程中,孩子才慢慢地建立了自己的自信心,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如果哪个孩子什么事情都无动于衷,心静如古井,什么事情都不想去跟人比较,不想引人注目,这倒是一种反常现象,需要父母和教师密切关注。  “总想考第一、总想表现优秀”的正是这种情况,这是她好胜心强、有上进心的一种标志,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面对孩子的焦虑,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果安慰孩子、不鼓励孩子积极上进吧,怕孩子对学习对班级的积极性和热情下降,影响孩子的将来;如果鼓励孩子吧,又担心孩子的压力太大,会形成焦虑的心态。  父母如何应对  面对像这样本身已经很关注学习成绩、在乎自己表现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应对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发面入手。  

    第一,调整心态,合理安慰。父母在遇到孩子情绪紧张焦虑时,一定要心平气和,做到给孩子以情绪上的支持。孩子对自己不满意,认为表现不好,并为此难受或痛哭,不管父母心里怎么想(觉得可笑,或觉得着急等),表面上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心态,同时要从心底重视孩子的情绪,尝试着用孩子的眼光看待这件事情。比如父母要耐心地听孩子的陈述,让孩子感到,就是父母自己遇到这种事也会不痛快。但是父母要让孩子知道,无论孩子表现如何,他都是自己的好孩子,自己都会很关心他、爱护他,和他站在一起,父母是相信孩子自己有能力解决这种问题的。父母支持和理解的态度能让孩子取得一种安全感和对自己能力的自信。  

    第二,如果像这样的孩子,特别关注自己的学习考试,父母在跟孩子说话时就不要再去提及考试成绩,而要把对孩子的关心转到关注孩子的学习行为上来。上面这位家长对孩子说的“下次考好就行,没有关系的”这类话,它注意的焦点仍然是考试成绩,这对孩子不仅没有起到安慰作用,反而会让孩子对下次表现的要求和期望更高,因而会更紧张。正确的做法是如果孩子愿意学习,就让孩子学,但要注意观察孩子。家长如果感到孩子学习学得时间差不多了,效率下降了(如写字速度慢了,注意不集中了等),带孩子做做游戏,说说话,放松放松。  

    第三,设法开阔孩子的视野,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转移孩子注意力。在节假日或双休日,父母应该带孩子多参加一些活动,比如到博物馆、展览馆参观、到著名旅游景点游玩、参加社区组织的亲子活动,参加同学、同事之间组织的联谊活动等,这些活动能丰富孩子的自我体验,也能给孩子提供一定的展现自我的机会。孩子经历得多了,眼界和心胸也会宽广,这对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转移对学习成绩的关注力,减轻孩子过强的学习压力,都有一定的好处。

 

附上豆米拍的一幅风景,很少拍风景的哦。哈,感觉还不错吧!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刚刚一个朋友发过来的。粘上来再次提醒大家照顾好孩子

 

东莞千名儿童失踪 家长眼睁睁看孩子被抢走

http://msn.smgbb.cn/pageFold/2009/04/21/20090420231529216.shtml

 

骇人听闻 两岁男童众目睽睽下当街被抢走

http://msn.smgbb.cn/pageFold/2009/04/02/b5d1e36feb0b0655389c2db10bd03c76.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