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投资或投机都建立在预测之上

(2013-09-28 06:51:54)
标签:

被动投资

财经

股票

价值投资

理财基金

分类: 孔浩作品

     投资或投机都建立在预测之上

      作者:孔浩

这个世界,事实上每一个人都背着自己的标签,有的人自己设计标签,赋予自我创造或思考的独立性,也有一些朋友,没有或者缺少这份思考力或者学习力,必须借鉴或者模仿别人的标签,然后背在自己身上前行,最后为了独立成熟,慢慢也学会自己设计标签随着生命前行。生命就是如此,无论谁,无论投资还是生活,很多人只讲贪婪或恐惧的人性特征,事实上适应和模仿自从小到老不断变化的人格状态。

很多时候,投资或者生活,本质是充满矛盾的,并不存在绝对完美的人或逻辑,因此,笔者因时常因能感觉到这种矛盾而自豪,能够在孤独的角落反复思考,不断追寻真理而敢于冲破旧有的逻辑秩序感到一份难得,笔者很多时候,就是不是推倒自己的逻辑理性框架然后再重建的过程,人生就是不断如此折腾,才能感受到生命的色彩斑斓,对万千世界才能更多一点理解与记忆,仅此而已。

谈谈投资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主要局限在预测的观点上,价值投资者都会背上一个标签叫做能力圈,就是投资做自己认为相对确定而大概率的事情,事实上这种思维何尝不是健康生活的方式呢?生活的稳定持续难道就不是价值投资吗?一个人对生活的阅历必然会映射到对投资的思维体系上去。

事实上,投资或者生命本身,就是一个谨慎防范危险的过程,尽可能走更安全道路的过程,谁能保证自己明天一定还活这个世界?再厉害的价值投资者,也不能保证100%赚钱,只能追求大概率赚钱。因此,本质上去看,投机与投资的分别,是无法过于区分之间关系的,如果一定要区分,就注定了有漏洞。何况对于风险的定义以及识别的方式,等等都因人而异,谁又能具体阐述什么是能力圈,有些所谓的价值投资者所称谓的能力圈反而成为自我禁锢的缰绳。因此,一些文字的定义或理解,一些投资的逻辑的框架或者理性,只能是个人的,放在别人身上可能大错特错了。因此,哲学本质上,只可以互相学习借鉴,而难以取代。笔者想起了早前去沈从文墓地时候,其墓碑上的两句话:“照我思考,可理解我,照我思考,可认识人”,大师的首要条件就是提出要知我需理解我,这是以我你他区辨开来,再互相融合的这种世界思辨观作为出发点。

因此,由以上,本质上引申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投资或者投机就是一种预测,只是概率大小不同罢了,价值投资是一种相对大概率的预测,而盲从投机的方式大数上是一种相对可能风险较大的预测。仅仅如此,哲学逻辑上,投资与投机的定义并不是那么完美而无漏洞,当然,价值投资的体系也绝不是天衣无缝,并不能高举价值投资大旗就否定其它投资的一切,真正的投资的大师级,反而更应有适度怀疑的精神。

                    孔浩  陆家嘴  2013.09.2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