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亚伟徐翔的赢利模式终将失败

(2013-09-14 06:24:34)
标签:

被动投资

财经

股票

价值投资

理财基金

分类: 孔浩作品

                           王亚伟徐翔的赢利模式终将失败

                                  作者:孔浩

看此文标题,确实有华宠取众之嫌,但基于笔者的投资认知,对投资未来的趋势以及笔者对价值投资真谛的追逐,笔者认为,王亚伟徐翔的赢利模式终将失败,起码之前的赢利模式导致的效用将越来越低。当然,任何人来二级市场大多都是为了赚钱,不管投机成功还是投资成功,本应兼容并包去看待,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本不应该提别人(特别是王亚伟徐翔这类名人或者权威)如何投资,也无意贬低或者褒扬别人,只是希望自己投资中有一份质疑与独立思考的权利与人格,做投资做自己。如果此文的分析逻辑是垃圾,大可一笑置之,如果此文对大家有所感悟,也就达到笔者的目的。

    因此此文:有两个目的:一是:认为任何投资者都不要盲目崇拜,投资三不,不信邪不信权威不信权势!二是:喜欢思考,喜欢质疑,笔者事实上很佩服他们,他们历史惊人的业绩与成功,相信背后一定是有故事的人,但只是笔者不信权威而已,也决不以他们曾经的辉煌经验与结果就证明其未来继续保持这种能力,本质上笔者越喜欢越钦佩这两位历史下的高手,笔者就越要质疑。 

言归正传:王亚伟,徐翔这两位A股的投资大神恐怕无人不晓,一个是公募基金的泰斗而去年下海私募,其基金的投资门槛就达到2000万,确实是大神,社会影响力号召力巨大,基金管理人可以做到如何选择投资者,这已经说明了其市场影响力。而徐翔大佬,更是宁波敢死队出身,上演众多投资神话,资产管理规模长期在私募界前三。

   (一)王亚伟:1,历史业绩:首先说明一下历史业绩,公募领域时期历史业绩为傲人走势,2005年以来基金净值足有10倍回报。历史业绩惊人的背后相当多的原因是大势决定的,而不是个人造就的,没有2005-20076倍的大盘涨幅,不可能有如此业绩。因此更多只是涨潮了池子里的水更高了而已,再说2005-2007年封闭式基金整体回报也有6-8倍。2,投资理念:按其言语,主要是依从彼得林奇的方法,彼得林奇是成长股的投资逻辑,事实上彼得林奇的方法需要巨大的勤奋与调研,彼得林奇经营基金十三年就退休了,而王亚伟也10年附近就离开公募,成长股投资往往不是只拿住,伴随经常的换股,这种投资方法需要巨大的精力,我们看王亚伟的投资体系,也是如此,频繁换股,几乎每个季度都不同。3:投资操作:从王亚伟的投资操作去看,其善于博取重组股,曾经的ST昌河就是一个经典,当然,其也一直持有贵州茅台几年一直到2005年近乎没赚什么钱就抛售了。从王亚伟的投资去看,其挖掘的牛股并不多,一定要数一个就是广汇能源,类似云南白药,五粮液,苏宁等历史下的白马股几乎没有,跟但斌林园这类买皇冠上的明珠一直持有的方法差异太大。4:靠择时还是择股:整体去看,王亚伟择时能力远比择股能力强,历史下其基本靠择时能力取胜,择股能力一般。5:华夏基金以华夏大盘的关联猜测:大家知道,华夏大盘精选是封闭式的,规模受限,历史下笔者发现不少华夏大盘持有个股与华夏其他基金有重叠现象,笔者不能排除是否有关联行为。6:当前私募状态,据笔者了解,独立调查机构Transmedia止观日前曝光了王亚伟所执掌的的首份成绩单——截至 2013630日,基金累计净值增长率2.4%,同期上证指数累计涨幅4.60%、深证成指6.28%,创业板指数更是高达49.35%。当然这只是半年周期略短一些,而且据消息靠TMT的一些个股为最大的盈利路径,而今年以来医药,TMT龙头近乎翻倍的走势,在证监会监管越加严厉的长期趋势下,王亚伟压重组,喜冷门股的投资方式或许不在之前灵验。

  (二)徐翔:泽熙投资成立于2009127,简单提及一下其泽熙1号,20103月开始,累计至今净值2.50附近,确实表现出众。而徐翔的操作方法很多朋友都明白,快狠准是其中一个特色,起码历史角度其有这种做法,敢死队出身理应如此。只是其中让笔者不可思议的事情是:其甚至脱离基本面而侧重技术面考虑的暴跌的重庆啤酒其都敢于多少亿下重注,笔者无比佩服这种勇气,只是笔者的性格以及投资体系逻辑绝对不敢在基本面没有的情况下,仅仅依靠技术面或者自己资金的实力去用客户的钱博取这种收益。关于徐翔,具体不再提。

综合:笔者的观点:被誉为A股大佬的徐翔以及王亚伟,一直被市场瞩目,但分析其一直以来的投资体系或者操作方式,事实上并不是那么完美,甚至存在重大缺陷。或许曾经的收益有部分是因为大势走牛的原因,或许部分的收益是建立在偏高的风险资产上。他们赚的钱,相当部分是靠择时而非择股,而真正的价值投资更注重择股能力。他们赚的钱更多是市场本身的钱,赚的钱来源于散户的无知追涨杀跌,而不是随着公司发展壮大共赢而赚的公司成长的钱。随着A股制度以及监管的逐步完善,随着机构投资的长期到来(尽管在5年之内肯定还是散户市场,散户市场或许存在择时能力的更多效用,容易导致趋势的作用),博取市场本身的利润愈加困难,因为重组并不是那么容易,壳价值也将越来越贬值,机构为王的市场更多是基于价值挖掘,而不是对市场情绪的判断而不断频繁换股博取利差。

        如果这两位大佬不改变曾经的赢利模式,笔者相信:王亚伟徐翔的赢利模式随着市场的发展,其终将走向失败。

                           孔浩 陆家嘴 2013.09.1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