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被动投资财经股票价值投资理财基金 |
分类: 孔浩作品 |
想到知识这个词汇,总是想到一句话:“知识的岛屿越大,无知的海岸线越长。”,衍生开来,要说投资理念,总有人问:包括怎么样更好挖掘好公司?或者怎么样利用某一投资纪律或原则方法体系更好的挖掘价值来进行投资?追随经验学习的过程当然重要,但若要问,你的投资所得一定来源于某个重要方法?或者你认为怎么样才更长远保证更好的投资结果?真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可以类举很多答案,但很难一定说100%是某个答案,笔者不想用所谓PE或PB乃至价值投资等框架来定义这种结果。哪怕就算我引用了某种投资心得与行为模式,也不能被其束缚,思想是不受束缚的,自由思想才能驰骋。但笔者深知,确定性在这个世界的含义就包含了不确定。
甚至,我偏执的宁愿相信运气使然,甚至很多时候确实带有运气使然,很好证明这个,投资下单就充满了下一步的期待,但就是没人知道明白100%确定发生什么,就算庄股也有个时间限制,因此笔者不愿也没必要定义某个投资方法一定铸就投资成功。为了保证思考的自由与开放,定义框架框住心灵思想是人生投资追求自由的大忌。
就像巴菲特芒格在股东大会所言,我可能只是在浴缸想到了这个投资决策,就决定投资了。而在浴缸的背后,可能是50年前读到的一本书延续下来的思想,或者再加上50年间连续不断的学习与思考,碰到刚好此股大幅暴跌价格低廉,最后化为浴缸里的某一次的决定。而要说确切的理由,很难回答。投资的很多结果再去根据结果总结原因往往是失效的,可以这么说大多数成功人士的结果很难单一复制,只可借鉴与归纳并延伸。
大多数人都看过一部电影《蝴蝶效应》,也知道了一个理论,混沌理论,举例就是北美的一只蝴蝶飞舞竟然导致了亚洲的某一次风暴。本质上,地球为限就是一个整体的生态,七大洲,四大洋是地球的子系统生态,地球在宇宙上也只是宇宙的一个生态。因此,人类绝对可以说人类角度上的理性应该是渺小的,起码相对整个大自然渺小。我们事实上很难区分理性感性的绝对定义,当我们思考感性理性混合搅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感觉思维一团糟,但这种一团糟下的思维加以重整可能利于创造发散。
习惯性适应是人类适应世界的法则。投资上一样如此,所以投资的一切路径依赖基本都适用于大多数人,不定义投资理念是为了防止受到习惯适应性的干扰。所以,很多时候,自己创造的逻辑体系,我愿意将其击倒致其崩溃,这是为了思维重生的需要。崩溃是为了重生。投资的思维思想也一样道理。
投资,又说需要创造力,又说需要品格修养,又说需要远见,需要价值投资,需要常识,需要理性又说需要感性,需要懂数学又说需要懂艺术人文,需要耐心需要忍受寂寞???等等,此类定义云云,投资成功,到底需要什么?你敢定义吗?
投资,作为一个积极思索者,不仅仅要思索自我的体系以及边界的范围,适应性强度如何。还得思考其他体系的逻辑以及适应区强度。如果你感觉自己是投资,你需思考投机的含义,因为投机的另一面就是投资。只有这样,才能挑战思维开拓的极限,达到人生投资上去追求理性更广的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