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365 堵车
(2013-06-04 06:48:01)
标签:
365堵车患病兰州 |
分类: 絮絮叨叨 |
一遇到堵车,我就会想起科塔萨尔的经典小说《南方高速》,写人在堵车时候的内心和精神状态,再没有超过这篇小说的了。
处在被堵的车潮中,我就想,堵车,其实是城市病了。一个交通不畅通的城市,各个方面都会受到影响,尤其是给人心理和精神的摧毁打击。
在城市中,我不愿意开车,出去的时候宁愿坐出租车,或者短距离的步行。因为城市中的车太多了,多到每次我出去的时候都想着多我的这一辆城市的街道就会容纳不了。各种各样的车大多都集中在城市的街上,密密麻麻,把原本喧嚣的城市越加闹的混乱不堪。如果没办法必须开车上街时,在边走边停中,我发现在城市中所有的车都失去了应有的力量和活力,和人一样疲倦、无力,并且按照人群的不同表现出各自的特点来。
高大霸道的公共汽车,因为长期的扯着政府公益的的大旗,在这个街道的车世界中,穿著最破烂的外衣,却有着最不平衡的心态,在车林中为所欲为,车外的其它车躲着它,街上的警察怕惹它,车内的乘客随着它的性子摇来晃去,叫苦不迭,却也只能是无可奈何。
货车在静止的时候是温顺的,当它的车上装上需要运送的东西时,他的性格立刻会条件反射般的发生变化,仗着车大载重的优势,它便具有了公共汽车般的的霸道,同时为了多跑几趟,他又学习了出租车的胆大,这种双重性格的车辆,往往被城市的中心拒绝,可是也免不了常常看见一些漏网的货车在市中心大摇大摆,不是阻碍了交通就是扯坏了电线。
当然了,私家车的增多,新手的增多,也是堵车的一个原因,而且并不是微不足道的原因。新手上路,照顾是需要的,可是在高峰的时候,往往就是这新手给原本畅通的路途打个结,堵住了。往前不敢,往后也不敢,等到车堵到一起,高手也没辙了。自己当初开车时也经过了这个阶段,但是那时城市车少,倒没过度体现出新手对交通畅通的破坏性来。对于新手的破坏性,理解是理解,但也免不了埋怨。
千姿百态的车在给城市制造混乱的同时,也增加着城市的魅力和便利。可是城市中的车,象极了一些电脑的程序,按照规定的路线和方式来回的运动,他们只能围绕着城市转圈。因为城市只有街道而没有公路。
硬件归硬件,驾车在路上的毕竟是人。
看的多了,发现兰州成为“堵城”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交通管理水平低的缘故。红绿灯设置的不合理,交通疏导的没章法。在主要的城区上该设单行道的没有,红绿灯却多的数不过来,仅兰州火车站到雁滩的高速路口这直直的一段三四公里的主干道,红绿灯就有十多个。不解决这些基础的问题,光想出限号限行的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其实,看着交警每天在车潮之中指挥交通,的确不容易。
还有,遵守规则和礼让耐心应该是减少堵车的最重要的因素了。都想早点到目的地,步行的人,骑自行车的人急急忙忙地赶,开车的人也急急忙忙的赶,都赶到一起了,就乱成了一锅粥。不小心还会出现事故,似乎每个人都能理解,却很少见到去实践的人。记得一次,在过一个没有红绿灯的路口时,有一个走路摇摇晃晃的老太太,站在路口几分钟,都不敢举步,所有的车都从他身边呼啸而过。到了我的车到跟前,我专门停下来让老太太通过,老太太是通过了,后面的车喇叭按翻了天,其中一辆超我车过去的车还摇下车窗对着我说了一句什么,虽然没听清,却也知道不是什么好话。我不知道是该高兴自己作的是好事,还是该生气这些人的无礼和不人性。我去过一些国家,在那些国家我感受最深的应该就是在街道上,任何一个路口,如果有人要通过,汽车都会很远的停下来,等人通过之后再前行。想想,如此简单的事情,在我们怎么就会如此之难?
原来在城里开车的时候我听轻音乐,现在几乎是一上路就打开交通台,交通台隔几分钟就要播报一下城市的交通路况,常会听主持人说,整个城市,这个狭长的二三十公里的城市,从监控屏上看几乎处处都在压车。
当堵车成了一个城市的常态,这不是病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