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2013-06-03 07:34:05)
标签:

365

青海

丹噶尔古城

分类: 宁新青藏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周末去青海湟源的丹噶尔古城看看,去的时候约了个朋友,选择中午时间去,想着如果感觉好就在古城住一晚上,感受感受这个古城的夜晚。路不算远,不到三百公里,路也很好,基本上全是高速公路。到达已经下午四点半,此时青海的太阳正是最耀眼的时候。

    知道这个古城也是从网上网友的博客里获得的信息,资料介绍里这个古城充满了诱惑:湟源丹噶尔古城位于青海省湟源县,地处黄河北岸,西海之滨,湟水源头,距西宁市40公里。被誉为 “海藏咽喉”、“茶马商都”。丹噶尔,即藏语“东科尔”的蒙语音译,意为“白海螺”。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在这里结合,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在这里相交,唐蕃古道与丝绸南路在这里穿越,众多民族在这里集聚,素有“海藏咽喉”、“茶马商都”、“小北京”之美称。  丹葛尔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有600多年历史,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文化枢纽和军事重镇,也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

    这样保留完整的古城在西北实属不易,也因此更增加我的好奇心。不过,走进去却并不是我脑海中想象的那种感觉。从拱海门进入,沿着那条古街走到头,又走回来,用了不到两个小时。沿途走走看看,等走回来的时候,就完全没有在这里住一晚上的想法了。不说失望,至少在这里找不到那种想要的感觉。

    据说现在的古城是在原址的基础上翻修的,所以虽说是古老建筑的模样,却并无一点古老的神韵和气息,我的感觉完全是人为造出一个仿古的建筑,用来旅游。是青砖碧瓦,却崭新现代,像极了一个舞台上一些业余演员在演古装剧。街道上除了极个别像我们一样的游人,其余都是贩卖各种手工艺品和土特产的小商小贩。看得出来是借鉴了那些旅游很火的一些古镇的模式来经营这个古镇。

    走一遭,没找到感觉。我所理解的古城古镇应该是有着文化内涵和灵魂气息,这种内涵和灵魂不是简单的仿古能够仿得出来,而是在当地的建筑和居民上无形地流露出来的东西。这条街上,当地的居民很少,除了摊贩,经打听多住在县城的繁华处,这里只用来做生意。少有居民,我所说的居民是在这里生活的人,在这里吃饭睡觉、生儿育女、家长里短的人,而不是那些仅仅来吆喝赚钱的人,少这样的人就缺少人间的烟火气,缺少这人间烟火的人气,任何仿古的建筑都只是一些外壳。老房子也不多,大多都是一些新盖的民居,这些民居甚至连仿古都没做,一律的钢筋水泥和瓷砖,无个性可言。

    尽管如此,我并不完全失望,毕竟在西北,号称文化渊源流长的西北似这等的古城也不多见,有了这简单的开始,也许就很快会有真正吸引人的古城或古镇出现了。从这里看到些许的希望,这不算坏。

    下面用图片介绍这个古城,下面的文字多来自网上。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丹噶尔古城的的西城门——拱海门,这个名称与古羌地祭海的风俗有关。“拱”是作揖,“海”指青海湖(西海),意为拱手西海。据说,清政府每年农历七月十五都要派遣钦差大臣到青海湖畔,召集蒙藏各部落王公头人祭海会盟。而去青海湖畔,丹噶尔古城是必经之地,钦差大臣从东城门进,西城门出,在西城门外要举行简单的祭海仪式,因而称西城门为“拱海门”。其实祭海只是形式,目的是通过会盟防止战乱,维护国家的和平统一,“自是圣朝崇祀典,愿祈福泽遍苍生”。直到民国,这一惯例一直沿袭下来。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城隍庙在县城西门内北,建于清乾隆年间,占地四亩多,有山门三间,门前石砌台阶,左右石狮旗墩围杆刁斗,山门对面有青砖照壁,高两丈,宽三丈,刻有花纹图案。门内建有钟鼓楼阁,门楼戏台,正殿、廊房、牌房、花园、书房等规模井然。全庙建筑属传统式飞檐大屋顶,绘画雕刻,尤显瑰丽,廊房内的壁画--劝善图,具有较高的艺术和欣赏价值,是西北地区保护最完整的城隍庙之一。近年来,多次修缮,重塑了城隍等塑像,再现了城隍庙往日风采。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城内各个店铺和洋行的门上制作的具有浓郁民族特点的灯箱式广告招牌灯火辉煌,大放异彩,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如今的“排灯”便是这种广告招牌的演变,可以说湟源排灯是中国最早的广告灯箱。若等到晚上,灯都亮了之后,也许会有点意思。只是想想,在无多少人的街道上,这些灯也有几许寂寞。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作为湟源老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湟源民俗集聚的明清老街,连接着城隍庙、关帝牌坊、文庙等古建筑群,记载着古代西北地区最大贸易市场的发展,展示了湟源历史发展脉络。

    据介绍,保护开发的老街,使用青砖、灰瓦、白墙、朱红柱廊等元素,采用明清典型的七彩遍装法彩绘,民居采用灰、白、朱红三色饰面。在造型上采用几何块体相互组合、高低错落;在材质上,采用玻璃与砖墙的虚实对比,相互借景;在色彩上表达出传统民居黑、灰、白基本色调,使建筑布局与老城建筑格局相吻合。同时,设置“一轴四区四节点”。一轴,即把明清老街和丰盛街作为贯穿城隍庙、文庙、关帝牌坊和火祖阁的历史发展轴;四区,即文物展示区、旅游购物区、茶饮休闲区和休闲购物区;四节点,即入口广场、文庙广场、明清老街和东城壕什字、火祖阁广场。结合城隍庙、文庙、关帝牌坊等的保护,重建西城门、三个牌坊、文物展示中心、丹噶儿府衙、洋行等。沿街还设置代表湟源文化特色的石碾、栓马桩、栓马环、石磨、马车、府衙前的石狮等,恢复老街旧貌,增添商业街的文化历史意蕴。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仁记商行对面,是丹噶尔厅署。乾隆九年(1744年),因丹噶尔路通西藏,逼近青海,为汉、土、回、藏、蒙往来交易之所,经西宁道佥事杨应琚奏请朝廷以高台县议裁主簿移驻,并特准“一切交易,俱在丹城,毫无他泄”。道光年间,因湟源海藏通商,中外咽喉,特设立丹噶尔厅,属西宁府。现修复的丹噶尔厅署为前后两院,前院有大堂及六房,后院有议事堂等。丹噶尔厅署内,每天由当地民间艺人定期进行县衙升堂表演,艺术地再现当时办公、生活的场景。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文庙前的地图倒是一个惊喜,标注着古老的唐蕃古道和周边的主要风景名胜。一看那古道,从拉萨经类乌齐、玉树到西宁、兰州,正是去年我驾车走过的线路。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这才是真正的老城墙,斑驳沧桑,还真的喜欢这仅存的一点破旧。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这样的画面是古城最具生气的画面,只是在这个古城并不多,仅见的几个我都拍了下来。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古玩店和小摊上的手工艺品。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这里的醋据说是青海的一绝,闻了一下,的确很香。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这里应该是演绎地方戏曲的地方,我去时,只有两三个人在聊天。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这样的老房子已经很少,大部分都拆了。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丹噶尔古城现存的一座洋行——英国人办的仁记商行,它是旧中国外商在湟源经商的历史见证。清代嘉庆、道光年间,丹噶尔古城商贸鼎盛,年交易额达到白银300万两,是当时西宁府贸易总额的六七倍,英、美、俄、比利时等国商人,京、津、晋巨商大贾,纷纷前来此地设立洋行,驻庄经商。有名的洋行有新泰兴、仁记(英)、平和、怡和、居里、瑞记(美)、美最斯(俄)、瓦利(土)等。他们主要从事青海羊毛的收购贩运,在国际市场赚取丰厚的利润。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一间老房子里有老照片的摄影作品在展览,仔细看看也还不错。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摄影作品的边上还挂了不少这些家用的老东西。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154@365【实拍】“海藏咽喉”----青海丹噶尔古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