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2013-03-04 08:38:51)
标签: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古建筑

金崖古镇

旅游

分类: 陇上行迹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周末很早就起来了,看看天有些浮尘天气,就有点犹豫是否出门去。原本是要到郊外的金崖去寻找这个古镇的一些古建筑,可是天公不作美,就有点要取消行程的想法。起来在屋子里转悠几圈,最后还是收拾起相机来出去了。

    最近的状态不好,一个冬天基本上周末都是猫在家中上网,没有外出去转转。尤其这些日子,常常失眠,常常会觉得无所事事,常常做梦......少了母亲在身边,我竟不知道要做些什么。所以,我想想,还是出门了,虽然外面的天空一片浮尘,我总要去习惯这样的生活。

    金崖是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镇,这早就知道。而且,去榆中的北山,好多次都经过金崖镇,并没有看到什么有年代的建筑和街道。所以我始终对身边的这几个古镇没有报很多的兴趣,也很难找到在我去过的那几个为数不多的古镇的感觉。在网上,榆中的一位朋友介绍我可以去拍拍古建筑,那里有不少的明清四合院,有古代驿站,有古代的庙宇,等等。也因此就想利用周末去郊外看看。

    说起金崖,那的确也是有些来头的一个地方。这里先说说金崖的“崖”,本地人不念“ya”,而是念“ai”,二声发音,这是方言的发音,也只有这样念才能在那个环境中找到彼时彼地的感觉。据资料称,榆中县金崖镇素有“龙马沃土、苑川翠玉”的美称,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在这个被国家建设部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地方,迄今还保留着规模可观的古老建筑,行走其间,仍依稀可辨认旧时余韵。2012年1月,金崖古建筑群入选“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再一次昭示了其深厚的历史文化魅力,然其最终命运却让人心存忧虑……

    翻翻历史,就可以知道,这金崖其实就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一个东进西出、西出东进的必经之路,而在这里的驿站打尖休息就是自然的。正因为这里地理位置的优越,便促成了经济的繁荣,交通的便利和信息的灵通。也因为此,这个小镇就成了重镇。介绍说,这个古镇保留了很多类似“周家祠堂”、“三圣庙”、“永丰古民居”、“古城古民居”、“福元泰烟坊”等明清古建筑群,我就去找找看。

    去古人的庭院散步,好像是一本书的名字,作者是谁我忘记了,但是书名我记住了。这次就拿来用用。【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出兰州市,走原来的老路,往金崖方向,一路经过桑园子、来紫堡、黄家庄等村庄。我是边开车,边打听,问及的人大都一脸的茫然。直走到黄家庄的街道上,看到路边已经残破不堪的一栋老房子,停车拍摄几张。路边经过的不少当地人,就停下来看我拍,这样就攀谈了起来,一问,基本上都说这样的房子基本上都拆得差不多了,拆完盖成了新房子。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正在这里惋惜,有个村民问我是不是在拍老房子,我说是,他说他带我去看看还有人家在用的这样的老房子。我一听,那敢情好,就和他一路走向村子的里面,给他发支烟,边走边谈。我其实最想知道的是为什么村民要把这些老房子全拆了,他说,这房子冬天过冬太冷,墙体多是泥土的,又不好修缮,维护起来也要成本,这样好多人都拆了老房子,改成了现在这样的砖瓦和水泥的新房子。又问他,政府不是也在保护这些老建筑吗?他说,登记是登记了,但是有没有什么办法。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这房子还在住人,但是屋内屋外都被改了不少。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喜欢这些在历史的风吹日晒中依然散发着迷人气息的木质。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屋内,这个镂空的隔墙看上去精美异常。这应该还算保存比较完整的东西了。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老的椅子和长案。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生着炉子,和新作的家具。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走时,再三向他和屋子的女主人道谢。沿着新建的砖瓦房的小巷走过,我在想,如果这里果真是那成片的明清古建筑,那将是怎样令人眩目的一种景致?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黄家庄的街道上,这棵神树已经成了一种图腾。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在黄家庄的街道上问清了去肃王墓的路,原来就知道,也在网上看到了不少的介绍,却始终不知道具体的位置,而且路边根本就没有什么路标指示之类的,给人的感觉,这里的文物景点还都是处在原始的保护状态。之所以发出这样的感慨,是因为这肃王墓可是国家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呀!

    问是问到了,还是不好找,开车走了好几个回头路,最终到了这里,远远便看见一座白马庙,一望便知是当地的村民自发修建的。停下车,一位老者,站在旁边,问你哪里来的,我告诉他,并且问这肃王墓是不是就在这土墙的后面,他不回答我,又问,你一个人?我说是,又问他肃王墓的位置,他还是不回答我,只问,你想看看?我点头,跑老远来当然是想看看,他说,我带你去,我就是这里看墓的人,正要回家吃饭,看到有车来,就在这里等着。原来如此,边走边说,老人家叫黄应生,已经八十岁了,在这里看墓看了五十多年,他说从二十多岁就开始看管这个坟墓,现在已经是这把年纪了,谁让自己也已经是五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了。原来是完全自己自发的看管这个墓园,这几年政府每年给二百元的补贴,而且往往还是时有时无,这次有两三年连这每年的二百元补贴还欠着。

    黄应生老人讲这个墓怎样被发现,墓怎样被盗过,讲了不少。并且硬要陪着我到墓穴的地方,虽然感冒之后腿脚一点都没有力气。我给他拍照他不让,于是我给他一包烟让他坐着抽烟,我自己到墓地里面去看看,等走的时候,他还给我烟,我说让他装着抽,他说那你呢,我说我车上还有,他念念叨叨地说,这可是好烟,那我就装着抽了。临走,他让我到他家里去喝几杯,我说不行,我开车,下次有机会再来,他说,下次来带个开车的人,这样你可以和我喝两杯。

    明肃王墓群位于兰州市榆中县来紫堡乡黄家庄村北侧平顶峰的南麓,海拔1560~1600米,距兰州市区约15公里。墓群依山就势,坐北向南,枕山面野,排列井然,南北约300米,东西约3000米。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皋兰县志》记载,肃王墓葬有明代十位藩王:肃庄王朱肃康王朱瞻焰、肃简王朱禄埤、肃恭王朱贡、肃靖王朱真淤、肃定王朱弼桄、肃昭王朱缙炯、肃怀王朱绅堵、肃懿王朱缙炯、肃王朱识;二位妃子:肃庄王妃孙氏、肃怀王妃王氏;一位夫人:肃王朱识夫人薛氏,共十一座墓葬。墓群规模之大,埋葬时间跨度之长,墓葬之集中,在国内实属罕见,被人们誉称为兰州的“十三陵”。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也许,这里能够体现这个国家级文物的唯一的标志就是这块石碑了。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黄应生老人原来居住的房子,因为成了危房,又在这房子的后面盖了新的房子。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肃王墓墓穴的入口。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没有任何灯光,黄应生老人说他的手电坏了。我进去只能那我的手机上的手电筒程序提供一点微弱的灯光,将相机的iso值调到最高,用手动对焦,在漆黑一片的墓穴中拍了几张。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从墓中出来的时候,刚好黄应生就坐在这个通道头的一块石头上,我用广角给他拍了一张。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裁剪一张,黄应生老人的照片。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离开肃王墓,继续到金崖镇,打听半天,也是开车转了半天,找这里的四合院和驿站之类的,不知我问的不清楚,还是被问的人说的不清楚,真的是不容易寻找这些地方。最后还是基本上搞清楚了具体的位置,寻找这群古建筑中保留最完整的三圣庙和古驿站。经过的路上,都已经是村民们改造过的新建筑了。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而且,环境说实话实在是差,从镇子上到三圣庙的路上基本上要经过一个垃圾场一样的地方,这个地方周围也同样住着人,环境之差不忍用相机记录。如若要把旅游搞起来,那这个环境不改变是万万不行的。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终于看到了三圣庙。三圣庙,苑川一带的人也称之为“老爷庙”,始建于清光绪二年,后不断增修,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临街的古戏楼是寺庙最为恢弘的建筑,建于光绪十二年,一直到解放前,常有戏班在上面演出,古老的戏楼,承载了金崖老一辈人的诸多回忆。

    这里的文化站长热情的要带我去看,但是看看他腿脚好像有点问题,他说最近有点病了,腿疼的厉害,于是我还是让他休息,自己就这样走马观花地看看拍拍。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这就是临街的戏楼。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殿后的清风、明月。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老房子上枯黄的野草在迎风摇摆。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出了三圣殿,看到路边的这所房子,只是房门紧锁,只能拍一张外面的。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在金崖老街,静立着一些有些衰颓的老房子,那就是有着近一百二十年历史的金崖驿站,也是目前兰州地区发现的唯一保存完好的古驿站,当地人习惯称之为“公馆”。比三圣殿更著名的应该就是这个金崖驿站了。

    驿站内有北房三大间,东西厢房各七间,南面临街铺面六间,大门一座。金崖驿站恢复它的本来面目颇有些机缘巧合。建国前,这里原是金崖女校的校址,建国后又充当过卫生院、公社、派出所等等,还曾经一度办过招待所,直到驿站作为金崖幼儿园使用时,金崖文化站站长王希光无意间在屋顶房梁上见到了“光绪九岁次癸未季春月下浣吉日”等字样,其本来面目才浮出水面。更为难得的是,光绪年间经过金崖驿站的文书尚存五份,可为佐证。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站在这个驿站遗址的门口,看着斑驳的木门,恍若处在另外一个时代。正午的阳光很亮,院中的小狗始终因为陌生人的惊动而吠叫不止。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小狗在叫,仅存的几间房屋也很多破败不堪。能够听到旁边挂着门帘的屋子里有人声在聊天,院中却只有这小狗和阳光。还有想着在古人庭院中散步的我。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一)
    还有好多的四合院,我问了几个人都说不大上来,于是就想着今天到此为止,有时间再来。然而,离开的时候,始终在想,岁月在赋予金崖古建群更深厚的历史底蕴的同时,也在继续吞噬着它们业已衰老的容颜。古民居正在人们的“美化”中渐渐失落原有的风貌,“十三花”的窗子,古朴厚重的大木门,几乎都在人们的视野里消失。还有那些剥落的墙体,枯朽的木头,生草的屋顶……

    金崖古建群在兰州其他区域是少有的,显得很珍贵,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研价值。作为文物,它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需要好好保护,毁损了就没了。

    真的希望这些古建筑能够保存下来,保护好,让每个想去古人庭院散步的人都能够去散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