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势力向客厅集结 “客厅争夺战”愈演愈烈
(2014-07-01 17:36:52)
标签:
it |
分类: 电视机 |
坐在电视机前收看节目,这是电视诞生50多年以来人们养成的一种习惯,电视台就是通过这样一条简单的路径到达他们的目标用户的,但是,技术改变了这一切。互联网公司——这股新势力正在向客厅集结,先是分流了大量用户,现在又带着路由器、盒子和智能电视,攻入传统电视业的“老巢”,“客厅争夺战”愈演愈烈。
如果说传统彩电厂商构建的是自己封闭的系统,那么,互联网公司正在悄然绕过它们打造一条新的产业链——将用户周围的一切互联网化,然后,它们控制这条互联网路径上的每个节点,并从中盈利。路由器、盒子和智能电视便是终端的重要节点。理论上,离用户越近,机会越大,所以每个公司尽量抢占链条靠前的位置。
“挑衅”有线电视
当然,智能电视是离用户最近的节点,尽管半路“杀”出了联想、乐视、小米等企业,但传统彩电厂商在这一节点的领先优势却无法撼动,所以互联网企业把目光瞄向了电视盒子和智能路由器,希望从这两大节点中获利。
先从电视盒子说起,为抢夺电视屏幕,除小米、乐视等电视行业新军外,与电视几乎没有交集的互联网公司——百度、迅雷、优酷,甚至新浪、阿里巴巴等都以低价为卖点,接连推出各自的盒子产品。装个盒子,就能随时点播想看的视频,普通电视也有了互联网电视的功能,而且两三百元的价格(有的甚至免费)比换一台智能电视要来得划算,这就是盒子的潜在市场。
电视盒子能够公然“挑衅”有线电视,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它融合了更丰富的智能应用功能,电视盒子不仅可以收看电视节目之外,还可以看视频、打游戏、听音乐、购物,甚至与手机进行互动。相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乐视网智能终端数量突破120万,小米电视/小米盒子超过100万台。但合法OTT盒子所占份额不到20%,更多的盒子是不知名的“山寨货”。因此,2013年盒子销量应该在1000万台以上。这些互联网公司最看重的是用户量,盒子几乎可以做到微利甚至零利润,百度和小米还可以做到内容免费。正如美国《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失控》的作者凯文·凯利在《战胜免费》中所预言的,“硬件融合在网络节点中都将免费”。
不过,从用户的体验结果看,盒子虽然便宜,其硬件条件却决定了操作体验,开机时长、APP启动速度、视频解码能力对用户体验都有很大的影响。有消费者反映,盒子的画质与电视效果相比稍差,切换频道会有几秒钟的延时,部分频道需要缓冲几秒,也有个别频道出现无法连接的情况。在网络信号差的房间有时候要花很长的时间连接。笔者认为,电视盒子只是一种过渡性产品,尽管互联网企业都想通过盒子来占领客厅,但随着智能电视的普及,盒子无法成为客厅的一个必需要品,终究还是要被智能电视替代。
价值被高估 智能路由器受追捧
通过电视,一个路由器将连接运营商的网络与用户绑在了一起,除了智能盒子外,小米、360都没忘记在这里布局,小米1TB硬盘的路由器里内置了小米投资的“迅雷看看”的视频应用,其目的在于优化用户体验,即使关了电视,路由器仍可以做下载的工作,待你再次打开电视观看视频时,就不用饱受因带宽不够而卡路的烦恼。而360则主打“安全牌”,当它看到阿里进入电视这一领域后,必然意味着支付系统在安卓电视上的绑定。360安全路由器就应运而生。据官方介绍,其路由器中内置了独创的360SOS安全系统,可防盗号、防DNS防劫持、拦截恶意网站等。另据了解,乐视方面将于今年8月推出乐视智能路由器,而海尔、百度、阿里等企业也推出了相关产品,路由器市场将会更加热闹非凡。
相比手机、电视来说,路由器的利润空间更小,甚至还不如电视盒子。但为什么会吸引如此多互联网巨头参与其中?笔者认为,从根本上说,互联网企业做路由器的目标不仅仅在于为电视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而是路由器背后的智能家居,以及围绕路由器、彩电、智能盒子为中心形成的智能生态系统,尽管目前的路由器都还没有开始商业化,但有这样一个平台能够连接消费者和用户,未来的商业化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不过,想凭借路由器撬动并控制万亿级的家电行业恐怕很难实现。
原因一,其他家电设备里面需内置与路由器兼容的芯片软件,智能路由器才能发挥作用。否则,无法将智能家居系统打通。原因二,海尔、美的、长虹等家电巨头出于对自身家电产品的安全和品牌保护考虑,不会使用其他品牌的智能路由器,而是会选择自己开发相关产品。
因此,智能路由器可能也会像电视盒子一样,成为一个过渡性产品。随着物联网的发展,路由器可能直接内置在电视或者其他家电产品上,然后直接与其他家电家具产品进行物联,而不需要独立的路由器来控制网络。
不管未来发展趋势如何,至少目前智能电视、电视盒子、智能路由器已成为客厅三大类智能硬件,技术和资本的力量正在向这一领域聚集,新的产业链和竞争体系也将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