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3年传统彩电企业前行“步履维艰” 技术助攻成亮点

(2013-11-19 17:49:39)
标签:

休闲

分类: 家电

2013年,中国彩电市场注定成为波澜壮阔的一年,由于全球彩电市场受世界经济总体增速影响,一度出现了增长缓慢的状况,中国彩电市场在经历了高速增长之后, 目前增长速度趋于放缓;与此同时,乐视、小米等互联网企业入局彩电行业,对传统彩电制造企业侵袭不断……笔者认为,在市场消化了一段时间以后,伴随着家电销售旺季到来,彩电市场将随着下游需求的逐渐复苏而出现回暖,但由于彩电市场多元化竞争因素增加,市场整体需求量下降等原因,国内彩电市场传统彩电企业的发展仍不容松懈!

传统彩电企业业绩下滑  整体发展形势趋向严峻

据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产品调查办公室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液晶电视零售量市场规模2362万台,相比2012年上半年增长27%。今年上半年同比有较大增长的原因有三,首先,以旧换新政导致2012年开局较差,其次,二手房市场的短暂回暖促使彩电刚需激增;再次,节能惠民政策到期前的最后刺激。从进入后节能补贴时代一月多的市场销售数据来看,行业销量出现了明显下滑,节能补贴政策的“最后疯狂”显然透支了部分需求,预计2013年下半年液晶电视零售量市场规模达2021万台,比上半年规模少了近350万台。

除此之外,近日多家彩电企业三季报披露,康佳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净利润4157.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6 .54%;但第三季度其净利润仅为102.6万,同比下滑81%;海信电器今年三季度单季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6亿元,同比下滑4.7%。;第三季度TCL多媒体彩电业务销售同比微降,当期出现较大亏损TCL多媒体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营业额增长13 .3%278 .9亿港元,净利润为1.12亿港元,同比下滑82.5%

显然,在彩电整机企业面板库存高企,成本控制不存在优势的情况下,整个彩电行业所面临的下半年市场形势将相对严峻。

互联网企业跨界入局 与传统彩电企业逐渐融合

去年以来,IT互联网企业扎堆纷纷做起了电视,从乐视超级电视的问世,到小米电视以同等尺寸超低价格推出智能电视。联想、乐视、爱奇艺、小米等互联网企业先后推出了智能电视正是跨级入局彩电市场,一副咄咄逼人的态势。

 相对乐视、小米单打独斗的模式,TCL-爱奇艺、创维-阿里云等制造业翘楚的奋起反击。笔者指出,鉴于以TCL、长虹、创维、康佳、海信为代表的传统彩电厂商,所拥有的产业链全盘运作及整合能力,TCL、爱奇艺走“内容平台加载技术”的道路,比乐视、小米选择“硬件组装和量产技术”的模式更加谨慎。

我认为,智能彩电市场,传统彩电制造企业依然占有绝对主导,而互联网企业又拥有着丰富的软性资源,合则两利,因此,从目前的情形看,彩电领域合纵连横或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未来将可能出现越来越多的战略伙伴,合作内容可以是多样化的。传统彩电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应本着兼容并包的理念,主要是为了填补业务短板以及扩大用户规模,一起把蛋糕做大,共同推动行业发展,相关企业需要适时调整盈利模式以应对大环境的变化。

4KOLED技术突围催新品问世 助力传统彩电企业发展

尽管2013年下半年彩电行业所面临的市场形势相对严峻,但彩电行业并不是没有令人期待的亮点,研发前沿技术、寻找新突破口将是今后家电企业发展的关键。

笔者认为,每一次彩电显示技术的升级几乎都会成为行业热点。在2010LED取代CCFL液晶后,LED液晶电视开始成为主流;而OLED作为显示性能更高、更节能、更轻薄的技术被视作是显示屏的未来,4K作为一种依托现有硬件的显示技术升级将成为电视产品更为明晰的一个发展方向。

114日,“权威作证 去伪存真”首批4K超高清电视检测认证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发布了国内首个4K超高清电视认证规范,TCL、索尼、三星、LG和夏普等五家中外主流彩电企业的4K电视产品率先通过了国家认证,为国内4K超高清电视市场发展提供了依据。

日前,TCL控股子公司华星光电拟投资244亿扩建8.5代线,其中包括AMOLED生产线,我认为,此次华星光电涉足OLED领域,正是TCL积极进行技术储备的表现,将来在整个彩电产业链中将会有出色的表现;长虹也与前不久成为国产彩电制造企业第一个发布曲面电视的品牌,在技术创新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背景下,长虹填补了国内彩电企业在曲面电视布局上的空白。笔者分析指出,谁掌握未来的技术趋势并率先完成新技术产品的开发和布局,谁就成为真正的赢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