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开门冰箱引热今年五一冰箱市场

(2007-05-28 11:59:45)
 

2003年初,以三星等为代表的外资企业先后从韩国引入产品在中国销售,从此豪华对开门冰箱正式登陆中国。2004年,伊莱克斯全资收购长沙中意冰箱生产基地,将其全球产品线引入中国,长沙中意在2005年初推出首台中国生产的对开门冰箱,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了自己的对开门冰箱。2006年对开门冰箱销售量开始了高速的增长,但价格却开始不断走低。对开门冰箱自身无论是技术、外观,还是价格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2007年,就对开门冰箱的发展趋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家电课题组专家陆刃波做出了预计,“对开门冰箱将成为冰箱业的一个新热点,并将为中国家电行业开创新纪元。”

 

市场异常火热    国外品牌仍是主流

近年来,中国市场经济迅猛发展,消费者消费能力不断提高,家电消费市场日益旺盛。一般有购买能力的消费者,只要住宅面积容许,特别是注重生活品质的都市白领阶层、年轻的时尚人士和外企工作人员,都会选择对开门冰箱。豪华气派、超大容积的对开门冰箱迎合了广大消费者追求时尚的心理需求和实用需要。

近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家电课题组发布的一组数据表明,2006年,对开门冰箱累计销量与2005年相比增长了72.53%,2007年1-2月份和2006年同期相比,对开门冰箱销量更是迅猛增长,增幅达80%之多。就对开门冰箱快速发展的趋势来看,原本针对国外市场的产品在中国居然超出行业的销售预测。可见,对开门冰箱在中国冰箱市场上正逐渐渗透扩延。中国高档消费市场日趋成熟,中国消费者在消费观念上也与国际流行趋势接轨。

但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家电课题组发布的另一组数据显示,目前在整个对开门冰箱市场上,除海尔占据33.7%的零售量份额和海信占据0.08%的零售量份额外,几乎再也看不见国内其他冰箱品牌,将近70%的零售量份额几乎都是国外品牌。也就是说,每年高达几亿元的对开门冰箱市场正被国外品牌瓜分,而且需要强调的是,这一高额数字仍在以每年翻番的速度增长。

 

火热有缘由   国内技术需要创新

近几年,我国人均收入有了显著提高,有些经济发达地区,人均收入基本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冰箱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食物冷藏箱”,更多的消费者已经开始追求冰箱时尚和冰箱艺术。对开门冰箱具有储存空间大、外观豪华时尚等优点,迎合了当今国内人们生活节奏快,工作忙碌而多样的特点,特别是为那些注重生活品质的都市白领阶层、年轻的时尚人士和外企工作人员提供了方便。

业内很多专家分析认为,对开门冰箱之所以呈现良好增长态势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我国冰箱市场进入二次更新时期,继而促成较大的市场销量需求;二是今年我国新婚家庭普遍较多,冰箱作为家庭必需品,继而拥有了新的增长空间。由于对开门冰箱身处高端,而且利润甚为丰厚,一直是冰箱巨头角逐的对象,但其研发、生产技术的高门槛,又将很多冰箱厂家挡在门外。因此,在我国对开门冰箱市场上,主导厂家一直是欧美及日、韩等洋品牌。要想树立中国自己品牌的对开门冰箱品牌地位就要在技术上进行创新。现有的国内冰箱企业生产的对开门冰箱大都是两个传统冰箱的拼凑,在功能技术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而真正意义上的对开门冰箱是高端冰箱代表,所以无论在设计、功能,还是技术上都应该高于传统冰箱。如美菱“雅典娜”系列对开五门冰箱、科龙的“名典”系列对开门冰箱、新飞自主创新的“天鹰”系列大容积双开门冰箱等等,很多冰箱生产企业都开始对对开门冰箱的技术上大做文章。

 

发展空间大  外观功能是主唱

对开门冰箱无疑是高端冰箱的一个趋势,未来的对开门冰箱无论是在外观设计,还是内部结构上都会有很大的变化。在外观设计上将越来越精美,越来越讲究艺术性。钢质外观、超大触控液晶显示屏、嵌入式门体工艺、欧式品位的圆柱式磨砂把手,显示了产品的精湛工艺与完美设计。在内部结构上,冰箱内部各功能区也更加细化,并且冰箱日益向多温区发展,除了普通的冷藏、冷冻功能以外,不少冰箱在此基础上,添加了保鲜室、微冻室,部分冰箱还带有变温室,增强了保鲜性能,满足高品质的生活需求。例如美菱BCD-460WE9B增加了一个变温室,变温范围是0℃~-18℃,用户可以选择合适的温度,以达到保鲜的效果。家电课题组专家陆刃波认为对开门冰箱今后还会在容量大上做文章,如海尔新近推出的法式对开门冰箱,其“超级空间”理念就冲击了传统对开门冰箱为两个冰箱的拼凑这一传统概念。

在科技较为发达的今天,对开门冰箱将逐步取代现有传统冰箱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高品质的生活需求同时也将推动家电行业前进,以对开门冰箱为代表的高端冰箱将为家电行业开创新纪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