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律师看温州

(2007-03-11 19:49:57)
大律师看温州
 
今天上午,温州,唐僧专访反倾销第一律师蒲凌尘(右)
 

大律师看温州

温州商报记者独家专访“反倾销第一律师”蒲凌尘

  去年10月7日开始,欧盟对中国皮鞋开始征收为期两年、高达16.5%的反倾销税,中国鞋企纷起抗争。去年10月24日,温州的奥康集团聘请“反倾销第一律师”蒲凌尘,率先状告欧盟部长理事会。其后,泰马、金履、新生港元等中国鞋企,也启动法律程序应对欧盟反倾销。
  目前,欧盟一审法院已经将中国鞋企的上诉材料正式通知欧盟部长理事会,并限期3个月之内对它们做出第一轮答复。到温州奥康集团、泰马鞋业调研、商讨下一步对策的“反倾销第一律师”蒲凌尘,昨天(3月11日)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这个官司能影响到中国其他产业
  记者(以下简称记):这次有多少家中国企业上诉?
  蒲凌尘(以下简称蒲):原来的报道都是4家,实际上从公司的数量上说是9家,从起诉的主体来说是6家。温州奥康、泰马2家;金履1家;新生港元1家;万邦(音)1家;还有香港1家,是3个公司合并为一个主体来起诉。奥康、泰马、金履、新生港元4家鞋企是先起诉的,其他2家是后来参与进来的。

  记:你曾经说,奥康、泰马和欧盟部长理事会的这个官司,是“一个没有输赢的官司”,怎么理解?
  蒲: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从赢的角度讲,这个案子实际上,奥康和泰马就不受欧盟16.5%反倾销税的制约,这就等于是一个彻底的、干干净净的赢。如果说是“输”,16.5%反倾销税继续适用;但是欧盟法院必须解释,为什么16.5%继续适用的时候,他有一个司法程序。
  我们的上诉,技术性很强的一个法律的解读问题,那么欧委会在使用这几个条款的时候,没有一个定性;按道理讲,法律应该有一个非常清楚的程序的定性的一条路,让立案、企业的应诉过程中有一个很清楚的可预见性。像欧盟在鞋的调查过程中采用的这种方法,实际上让中国的企业在某种程度上没有一定的确定性,就是“我进去后,我到底该怎么做?”被欧盟抽样调查的企业很清楚,那么,没被抽样的企业怎么办?
  这个抽样的程序,在其他的调查案当中也使用过,在别的国家也使用过,这个本身是没什么错的,但因为中国企业多了一个程序,就是必须申请市场经济地位。那中国企业申请市场经济地位,到底是所有的企业都申请呢,还是只要求被抽样企业申请?如果我们所有企业都申请了,被抽样的这家企业没有获得市场经济地位,而其他的企业也都申请了,但是没有被抽样,这个市场经济地位怎么确认?但是如果你在立案的时候,发布公告,你这是程序的第一步,你要求所有的中国企业去证明市场经济地位;但你在使用过程中,挑选了10家企业,而这10家企业没有获得市场经济地位,那么你对所有的没被抽样的企业,有没有一个解释?这到底怎么去理解你这个法律?而且在使用法律条款的时候,欧盟在3个不同的案子上,用了不同的方法。


  记:官司如果输了,对奥康、泰马这些打官司的企业来说,将意味着什么?
  蒲:如果输的话,也就是说16.5%的反倾销税继续被征收;但是,欧盟法院对于这个问题的解释,就会影响到所有的中国其他行业。


      中国鞋企抗争到底
    对欧盟的震慑力很大
  记:那么你认为企业在这个官司上的投入,有什么意义?
  蒲:意义相当大。这种震慑力是非常、非常有必要的。现在欧盟对于好多案子的启动,首先,他们现在表现得非常谨慎;其次,对涉及大案、对涉及中国产业比较多的,他们现在几乎不动;第三,对欧盟来讲,如何解决这么多的中国企业,然后又涉及到抽样,又涉及到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怎么去处理,他们现在也不清楚。
  这个官司从直接效应上来讲,达到了几个目的。
  第一,最起码是中国企业在欧洲、在世界上有个呼声,不会让你欧盟的措施随意摆布的;对于其他国家,如周边国家可能出现的对中国鞋采取的反倾销措施,也等于是给他们敲了警钟,就是说,我们中国企业是一定会和你们据理抗争到底的。
  第二,对欧委会本身也造成一定的压力。因为大家本来对欧盟的法律的理解上有一个偏差,我们有我们的理解,他们有他们的理解,但是他们对他们的理解是否正确,他们也不知道。所以,我们觉得他们不对,把他们放到法庭上去。这种行为,使得他们不得不开始怀疑,他们原先的理解到底是否正确的。
  第三,对过去倾向反对欧盟对中国鞋采取措施的欧盟成员国,也造成一定的积极效应。他们在欧委会内部说:“这就是你们弄的结果。你看,中方上诉了吧?而且,一起诉就是好几家。”这个反响也是存在的。


  记:2年限期之后,欧盟可能会采取什么措施?
  蒲:他的期限是相对的,可以继续延伸。反倾销在一般的情况下,措施执行当中需要一个时间限度,不可能无限期地征收反倾销税。欧盟现在征收我们反倾销税是2年时间,但在其他案子是5年时间;因此,欧盟在5年期限内采取措施,不违反法律。到第五年的时候,根据欧盟法律规定,他可以重新再调查。那么这个调查,很有可能会采取终止,或者延续。这两种可能性,各占50%几率。


  记:什么时候知道结果?
  蒲:他有几个“轮回”。打官司时先是书面的东西一来一去、一来一去;然后加上欧委会如果介入,又是一轮。两轮的话,要两年多时间了。明年10月7日,欧盟此次向中国鞋征收6。5%反倾销税的2年期满;估计官司还结不了。
  目前官司很顺利,但结果如何,现在还很难判断,而且目前判断结果为时尚早。


  我把打火机案件认为是经典案例
  记:你以前代理的温州打火机欧盟官司怎么样?
  蒲:那个官司很快,打了9个月就赢了。


  记:打火机官司打得这么快,为什么这次鞋子的官司要花这么长时间?
  蒲:两个官司的差别,抛开法律技术角度讲,差别非常大。鞋这个产业,在欧盟一直被喻为“敏感性的工业产业”。在很多的对外政策上,欧盟是非常关注鞋这个产业的,保护力度非常大。1994年欧盟第一次向中方发起鞋的反倾销,1995年采取了措施,那次打压的是中国的皮鞋、革鞋和布鞋,当时中国鞋被整得很惨。而且,在欧盟的商业政策上,会偏重鞋这个行业,如在欧盟在向中方入世要价谈判的时候,鞋是作为4个“其中产品”之一,欧盟一定要让中方接受从中国入世那天起,鞋类产品继续接受3年的配额要求。欧洲人对鞋的感情特别深。有时候去意大利的鞋厂车间,一个满手是胶水、衣服上都是油漆什么的老头,就会走过来跟你握手,他们的总经理都会到车间做鞋的。


  记:打火机官司赢了欧盟,对中国企业应对反倾销方面,有哪些值得借鉴的?
  蒲:当时代理温州打火机案子的时候,有两个问题。在鞋这个案子中,鞋比打火机要好得多。当时赢的,确确实实是纯粹赢在法律技术问题上,否则所有的温州打火机全部要遭殃。打火机案件我把它认为是经典案例,经典就经典在技术上,纯粹技术突破,任何的其他工作都没有。
  但是从温州打火机的企业结构上讲,非常非常弱,可以这么讲,温州的打火机是逃过一个大的劫难。在此之前,实际上美国已经出现打火机的CR法规,欧盟是跟上来搞的。对于温州打火机产业来讲,我觉得,第一是法律意识、敏感度不高。国外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我们都应该去关注,何况这些政策的变化还蕴藏着商机呢?温州打火机厂家在这方面动作很慢。第二,企业在管理上随意性过大,不具备特殊性行业应有的科学、严谨。第三,是打火机官司完了以后,没有人去反思,没有人去开总结会,没有人去商讨这个问题,也没什么人去做。我觉得,打火机官司虽然赢了,但是可总结的东西很多。


温州很多老板
都等人家把刀放在脖子上了才做反应
  记:你来温州几次了?你对温州老板印象如何?
  蒲:弄鞋子这个案件,这是第五次到温州。原来为了温州打火机与欧盟的官司,来过7次。
  打火机反倾销官司完了以后,就再也没有人问我们CR法规的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欧盟生产安全与标准的问题。没有人去研究这些法律问题,碰到了只是说“你不公平”、“你这样做对我们以后会怎么样”,都是面上的,没有对事情的前因后果做系统的分析。这样去跟人家谈判时就会出问题。温州很多老板都是这样,等人家把刀放在你的脖子上的时候才做反应。
  温州老板层次差别很大。像奥康的王总,非常有魄力,有前瞻性。这次与欧盟打官司,也是温州老板第一个站出来。
                          商报记者 唐僧

相关链接:蒲凌尘简介
  
1989年起在比利时从事法律业务,开始代理欧共体对日本、土耳其等国实施的反倾销调查程序。自1992年起主要代理中国出口企业应诉欧共体反倾销调查程序,迄今已代理40多起反倾销调查。他在欧盟反倾销法实践中,代理了众多中国企业,成为第一个突破欧盟“分别裁决”的律师。在欧盟修改法规后,又作为第一个突破了“市场经济”的律师,相继在其他反倾销调查中为企业获得“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待遇。在2002年温州打火机反倾销案中,他被温州烟具协会聘为温州厂商的代理律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唐僧评新闻
后一篇:弟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