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Car Life |
左右30度以内的转向尚不是问题,但是一旦超越这个转向范围,我必须摆动腰部来带动头部的转动。譬如身后有人跟我搭讪,我需要作一个放慢节拍的“向后转”。此外上下方向的晃动也有些问题,不过这样我可以始终微收下颌同人交流,也许旁人会觉得这样很酷。
酷,其实是一种错觉,如同杰伦因为斗鸡眼表现出来的漫不经心差不多是相仿的,这样的杰伦相当酷。漂移的时候脸部向一边微侧,一方面是为配合托着下颌的手掌,一方面是出于生理机能的限制,这样可以更好的瞄准Apex点。而且杰伦是左右眼及Apex点三点一线,而常人需要两眼聚焦于Apex点,也许这就是杰伦在秋名山创造不败神话的理由。缺陷,在很多时候成全了完美。
我的颈部从几天前便开始酸疼。确切说是从某天清晨醒来的时候才察觉,当初以为是落枕。可是具体症状又不同与落枕,细一想同前夜开的那架280匹马力的后驱跑车有车,看来是G值惹的麻烦。G在很多场合都让人兴奋。
280匹的马力可以轻易让后轮失去附着力,这是一种最本能的漂移方法,土屋称之为“Power
Over”,将方向打至左/有死点,当然为了保护转向结构应该稍留点空隙,然后大脚油门,快速抬开离合,车辆便让以前轮为轴,顺利完成原地360度。而此时强加于颈部的强大横向G力已经对我长期缺乏运动的上半身构成威胁。另外Brembo卡钳带来迅速有效的制动,同样强大的减速G值也让我的颈部在纵向受力方向承受着陌生的压力。
假如你的脖子没有感觉到酸疼,别告诉我你已经深入透彻的去试驾并了解一款280匹马力的后驱跑车。而我已经开始沉溺于这个游戏,这是我近段时间第三次接触这部纯粹的日系纯种跑车。
其实在我年少无知的时候也跟大数人一样唯马力是论,一部有多牛的评定标准是有多少匹马在拉。假如是诸如1001匹马力的布加迪,那已脱离牛的定义范畴,那近乎于一个神话;后来在我自以为懂事的时候,我总是同旁人倾诉大马力的铺张,浪费,无趣,我说我喜欢强调操控的小型车,象206
RC这样的小钢炮;不过我现在再度爱上大马力,甚至些许有些沉溺。没有感同身受,你知道自己一直苦苦在追寻什么吗。
努力实践,请珍惜并妥善利用自己的话语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