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流管理》模拟试卷3
(2011-12-21 22:33:02)
标签:
交通运输韶关物流成本物流管理重点管理法杂谈 |
分类: 北科大 |
北京科技大学远程与成人教育学院2010年下半学期
《 物流管理》模拟试卷3
一. 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 许多第三方物流企业都承诺可以做到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的增值物流服务,其中全天候的具体意思是一天24小时,一周7天 。
2.根据物流所处的范围,大体上可以分成五种不同类型的物流,即城市物流
3.物资包装标记是根据物资本身的特征用
4."物流管理"(Logistics
Mmagemt)这一名词,最早开始出现在
5.物流管理的总原则是
6.
7.按库存的作用分类,可将库存分为周转库存, 安全库存 ,调节库存, 在途库存 。
8.商品条形码由13位数字组成,最前面的3位数代表
国家或地区
9.集装箱(Container)是集合包装容器中最主要的形式,亦称
10. 托盘码放的形式有:重叠式码放、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按
A.
2.
商流活动可以创造物资的
A.空间效用
3.配送中实行商品配装的目的是
A.达到货车载重量
C.既达到货车载重量又装满货车的容积
4.按照采购成本管理的ABC层次系统分类,公司采购的全部原材料和零部件中,价值占全部物品的20%左右,在物品数量上也约占20%左右的物品属于
A、B类物品
B、A类物品
5.按照
A.运输工具不同
C.运输距离长短
6.在各种配送方式中,
A.定时定量
C.少品种、大批量
7
1962年在美国《财富》杂志上发表了《经济的黑暗大陆》一文,从此物流受到了发达国家理论界和企业界的普遍认同和高度重视的是
A
波特
C 德鲁克
8 在物流包装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中,
A
标志性
C
作业性
9 从库存角度看,多品种、小批量配送适合
A.A类
10供应链的一般模型中其基本构成要素包括
A.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及顾客
C.生产厂家、批发及物流、零售行业
三.简述题: (每题6分,共30分)
1.简述物流与商流的关系?
所谓商流,是指商品的买卖过程,即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过程。商流和物流都是流通的组成部分。在简单的商品交易中,商流和物流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开展一次商品交易,商品便转手一次,商品实体便发生一次转移。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商流是物流的先导,物流是商流的物质基础,二者密切配合,共同促成商品流通过程的实现。但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出现了商流和物流分离的现象,表现为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过程与商品实体的转移路线并非完全一致。
2.配送中心作业流程的一般步骤包括什么?
仓库管理流程,包括如下环节:签订仓储合同、验收货物、办理入库手续、货物保管、货物出库。
3.请用物流管理中的ABC原理解释库存管理中的重点管理法。
存货控制方法,一般有四种其中一种就是重点管理法即ABC管理法.就是把品种繁多的存货,按其重要程度,消耗数量,价值大小,资金占用等情况,进行分类排队,然后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做到抓住重点,照顾一般.
4.举例说明物流活动中存在的效益背反现象。
物流系统的效益背反包括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的效益背反和物流功能之间的效益背反。(1)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的交替损益。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道效益背反是指物流服务的高水平必然带来企业业务量的增加,收入增加,同时却也带来企业物流成本的增加,使得企业效益下降,即高水平的物流服务必然伴随着高水平的物流成本,而且,物流服务水平与物流成本之间并非呈现线性关系。在没有很大技术进步的情况下,企业很难做到同时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和降低物流成本。(2)物流功能之间的效益背反。物流各功能活动的效益背反是指物流各项功能活动处于一个统一且矛盾的系统中,在同样的物流总量需求和物流执行条件情况下,一种功能成本的削减会使另一种功能成本增多。因为各种费用互相关联,必须考虑整体的最佳成本。
5.如何理解物流可以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请结合实例说明。
四.案例分析题(共20分)
运输价格
公司背景
问题:公司如果想降低运输费用可以从那些方面考虑或者关注点什么?
在这个案例中,作为物流部门管理者只是关注到了价格表面化的问题。作为运输价格如果只是通过单一的谈判方式来降低效果是很差的。原因主要是企业很难清楚运输企业物流费用构成具体情况是怎样,物流企业一旦咬定价格已经是最低,谈起来就会有一定困难。当然企业可以找其他物流供应商价格做参照,但由于其他企业并没有操作过企业具体业务,对企业实际物流运作情况并不了解报价也可能有偏差(比如:业务量、业务特点、线路分布、频率都可能影响到价格);另外报价还要考虑物流供应商的规模、运作能力及信用等能力。所以对外部价格的收集,对后备供应商的考察都是物流部门日常很重要的工作。在这里我们要谈的主要却不是以上那些。在案例中,我们留意到该企业的物流调度管理职能很弱,派单实际是由供应商协助完成的,这样无疑丢失了价格管理的重要管理工具订单管理和线路规划。订单由供应商分配,那其结算方式无疑是按票结算,无法实现线路规划,更无法实现规模管理,订单被迫都按最小基数结算,这样企业就可能会吃亏(比如1个10吨车,装了3票货,其中1车2.5吨到中山、2.5吨到韶关、5吨到江门,这样的话就是用2.5吨中山+2.5吨到韶关+5吨到江门,有的都是价格表中相对较高的价格。而实际运作中,更多企业是用的整车到最远一个点的单价加多点的计价方式,当然这些点之间距离不会太远,而且都是一条线路上。以上方式不一定最佳,部分企业通过实践和与供应商沟通还会有所调整)。放弃调度主动权的同时,其实还有两个坏处,对于订单管理而言,控制订单大小、客户下单时间的目的没有完全达到;而对于运输时间控制难度加大。作为物流供应商考虑的最多的还是如何成本最低,所以有时线路安排合理性考虑就少了。线路不合理,运输时间就可能因此而拉长。如果因物流企业线路规划不合理增加了运作成本却要企业承担那这样的价格无疑更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