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噪声控制  试卷答案

(2009-12-16 21:09:22)
标签:

隔振

噪声

db

共振频率

微孔

通道

杂谈

模拟2卷

北京科技大学远程教育学院2009年上半年

   噪声控制  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白噪声:白噪声是指功率谱密度在整个频域内均匀分布的噪声。

2、响度:人耳判别声音由轻到响的强度等级概念,它不仅取决于声音的强度 ( 如声压级 ) ,还与它的频率及波形有关。

3、昼夜等效声级:用来表达社会噪声昼夜间的变化情况。

4、透声损失:墙或间壁一面的入射声能与另一面的透射声能相差的分贝数。

5、再生噪声:通常指气流在消声器内产生的附加噪声。

6、混响声场:经过房间壁面一次或多次反射后达到受声点的反射声形成的声场。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按噪声产生的机理,可分为:机械噪声、   、电磁噪声。

(A)振动噪声;(B)工业噪声;(C)空气动力性噪声;(D)褐噪声。

 

2、声波传播的运动方程把  联系起来。

(A)质点振动速度与流体密度;(B)声压与质点振动速度;(C)声压与流体密度;(D)以上都不对。

 

3、当声波由媒质1垂直入射到媒质2时,如果ρ2c2>>ρ1c1,则在入射界面上发生 

(A)全反射;(B)全透射;(C)折射;(D)以上都不对。

 

4、墙角处有一噪声源,距离它2米处测得声强级为Lp,如果噪声源声功率增加到原来的10倍,其它条件不变,同样位置处测得的声强级为  

(A)10Lp;(B)10+Lp;(C)3+Lp;(D)视噪声源声功率具体数值而定。

 

5、倍频程中,介于2000Hz和8000Hz之间的频率是 

(A)3000Hz;(B)4000Hz;(C)5000Hz;(D)6000Hz

 

6、某频率声音的响度级是指,该声音引起人耳的感觉相当于    Hz纯音的分贝数。

(A)500;(B)1000;(C)3000;(D)8000。

 

7、测量道路交通噪声时,测量前后必须对声级计进行校准。要求测量前后校准偏差不大于   ,否则测量无效。

(A)0.5dB;(B)1.0dB;(C)1.5dB;(D)2.0dB。

 

8、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缺点是 

(A)吸声效果一般;(B)吸声频带窄;(C)易燃;(D)易堵塞。

 

9、远离墙体的地面处声源的指向性因数Q= 

(A)1;(B)2;(C)4;(D)8。

 

10、消声器的性能评价,可分为:  、空气动力性能、结构性能、经济性能四个方面。

(A)吸声性能;(B)隔声性能;(C)隔振性能;(D)声学性能。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多孔性吸声材料的吸声原理和构造特征。

答:

构造特征是:材料从表到里具有大量的、互相贯通的微孔,并有适当的透气性。当声波入射到这种材料表面时,一部分会透入材料内部,一部分声波在材料表面反射。但是有些材料如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闭孔聚氨酯泡沫塑料、火烧花岗石等,虽然材料内部具有大量孔洞的材料,但是由于内部孔洞没有连通性,声波不能深入材料内部振动摩擦,因此吸声系数很小。

吸声原理:透入材料内部的声波能顺着微孔进入材料内部,引起微孔中空气分子的振动。由于空气的粘滞阻力和空气分子与孔隙壁的摩擦,使声能转化为热能从而损耗。而这种能量的转换是不可逆的,因此材料就产生了吸声作用。所以,多孔材料吸声的必要条件是 :材料有大量微孔,微孔之间互相贯通,并且微孔是深入材料内部的。

 

2、车辆在不平的路面上行驶时,人们有时会有这样的感受,速度较快时产生的振动比速度较慢时轻,试利用振动力传递率曲线分析其原因。

答:在研究振动隔离问题时,人们最感兴趣的并不是振动位移的大小,而是传递给基础的振动力的大小。隔振效果的好坏通常用力传递率Tf表示,它定义为通过隔振装置传递到基础上的力Ff的幅值Ffo与作用在振动系统上的激励力的幅值F0之比。有附件6中的图可知:

ü         AB段,激振频率f远低于共振频率f0, Tf≈1,不起隔振作用

ü         BC段,激振频率接近共振频率f0,Tf>1 ,发生共振,力放大

ü         CD段,激振频率f高于共振频率1.4*f0,Tf<l,系统起到隔振作用,且f/f0值越大,隔振效果越明显,工程中一般取为2.5-4.5

ü         在CD段,ξ(阻尼比)值越小,Tf值就越小,这说明阻尼比小对控制振动有利,但在共振频率处力传递率较高。工程中ξ值一般选用0.02~0.1范围。

汽车速度从慢变快时,由于使得工作点从AB向CD过渡,所以减振效果好

 

 

四、计算题(第一题12分,第二题18分,共30分)

1、若在某点测得机器1、机器2、机器3分别单独运转时的声压级为98dB,96dB,100dB,三台机器都停止时测得声压级为93dB。求三台机器全开时该点的总声压级。

解:

 

2、某车间(发声室)与控制室(接收室)的隔墙面积为30m2,接收室内表面积150m2,平均吸声系数0.04。隔墙上有一观察窗,此组合墙隔声量为30dB。(1)求隔墙的噪声衰减。(2)如对接收室进行吸声处理后,平均吸声系数0.4,求此时的噪声衰减。

解:(1)dB

 

 

 

 


(2)dB

    

 


附件:可能用到的公式与图表

 

1、A、B、C、D计权网络频率特性图:

 

 

2、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 12348-90):

等效声级Leq[dB(A)]

类别

说明

昼间

夜间

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

55

45

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及商业中心区

60

50

工业区

65

55

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

70

55

 

3、塞宾混响公式:

4、φ(α0)与α0的关系

吸声系数α0

0.1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消声系数φ(α0)

0.1

0.4

0.55

0.7

1

1.1

1.2

1.35

1.5

注:各段之间的值可采用线性差值法确定

 

5、隔墙的隔声效果:

 

 

SW-隔墙的面积,m2

R-接收室的房间常数

 

6、振动传递率与NR曲线

 

 

 

 

振动传递率

 

NR曲线

 

7、高频失效频率:

 

 

c-空气中的声速,340m/s

D-边长,m

高于有效截止频率的消声量:

 

 

 

 

 


8、别洛夫半经验公式:

 

 

 

 

 


LA-消声器的消声量,dB;

                            P-气流通道断面的周长,m;

                            S-气流通道的横截面积,m2

                            l-消声器的有效长度,m;

Φ(α0)-消声系数

9、其它可能用到的公式

;;

 

 

10、竹林对声音的吸收衰减量(dB/100m)

频率(Hz)

63

125

250

500

1000

2000

4000

8000

衰减量

6

9

12

15

18

21

24

2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