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噪声控制  试卷答案

(2009-12-16 21:07:49)
标签:

厂界

声功率

隔振

共振频率

噪声

通道

杂谈

模拟1卷

北京科技大学远程教育学院2009年上半年

   噪声控制  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噪声:振幅和频率紊乱,断续或统计上无规则的振荡所产生的不需要的声音

2、声功率:单位时间内声源向周围发出的总能量称之为声功率,其与声强 成反比

3、等效连续A声级:等效于在相同的时间间隔T内与不稳定噪声能量相等的连续稳定噪声的A计权声级。

4、透声系数:将透射声强与入射声强之比

5、消声器的插入损失:系统中插入消声器前后在系统外某定点测得的声功率。

6、吸声量:又称等效吸声面积。与某表面或物体的声吸收能力相同而吸声系数为1的面积。一个表面的等效吸声面积等于它的吸声系数乘以其实际面积。物体在室内某处的等效吸声面积等于该物体放入室内后,室内总的等效吸声面积的增加量。单位为平方米。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白噪声具备的哪个特征是错误的 

(A)广谱;(B)类似电视机无节目信号时发出的声音;(C)声能在各频率均匀分布;(D)随机非稳态。

 

2、声波传播的物态方程方程把   联系起来。

(A)质点振动速度与流体密度;(B)声压与质点振动速度;(C)声压与流体密度;(D)以上都不对。

 

3、当声波由媒质1垂直入射到媒质2时,如果ρ2c21c1,则在入射界面上发生  

(A)全反射;(B)全透射;(C)折射;(D)以上都不对。

 

4、空旷的地面上有一噪声源,距离它10米处测得声压级为Lp,如果噪声源声功率增加一倍,其它条件不变,同样位置处测得的声压级为 

(A)2Lp;(B)10Lp;(C)3+Lp;(D)视噪声源声功率具体数值而定。

 

5、倍频程中,介于250Hz和1000Hz之间的频率是 

(A)500Hz;(B)400Hz;(C)600Hz;(D)625Hz

 

6、测量厂界噪声时,如果厂界有围墙,测点应位于  

(A)厂界外1m,并高于围墙;(B)厂界外1m,并与围墙等高;(C)厂界内1m,并与围墙等高;(D)厂界内1m,并高于围墙。

 

7、墙根(远离墙角)处声源的指向性因数Q=  

(A)1;(B)2;(C)4;(D)8。

 

8、对隔声罩来说,哪条叙述是正确的  

(A)隔声罩体的平均隔声量越小,插入损失越大;内表面的平均吸声系数越高,插入损失越大;(B)隔声罩体的平均隔声量越大,插入损失越大;内表面的平均吸声系数越高,插入损失越大;(C)隔声罩体的平均隔声量越小,插入损失越大;内表面的平均吸声系数越低,插入损失越大;(D)隔声罩体的平均隔声量越大,插入损失越大;内表面的平均吸声系数越低,插入损失越大。

 

9、与自由阻尼层结构相比,约束阻尼层结构减震效果更好,其原理是因为增加了  

(A)压缩与拉伸变形;(B)弯曲变形;(C)扭曲变形;(D)剪切变形。

 

10、消声器的声学性能包括  A 和消声量这两个方面。

(A)消声频带宽度;(B)消声频率上限;(C)消声频率下限;(D)共振性能。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根据下面给出的隔声墙结构图,简述其相应的隔声原理。

答: 双层结构能提高隔声能力的主要原因是空气层的作用。空气层可以看做与两层墙板相连的“弹簧”。如图,声波入射到界面1时,一部分声能被反射,一部分在墙上损耗,一部分透射到所夹空气层中,经空气衰减后又射到界面3上。同样,投射到此墙的声波又被反射,部分在墙中损耗,余下部分投射到夹层之外的空气中。由于经过多次反射和损耗,隔声性能得以提高。另外从振动能量传递的角度来看,由于两墙没有刚性连接,空气层的弹性变形具有减振作用,传递给第二层墙的振动大为减弱,从而提高了墙体的总隔声量。

 

2、刚出厂的新汽车颠簸较严重,开过一段时间之后就明显好转。试运用振动传递率解释这一现象。

答:在研究振动隔离问题时,人们最感兴趣的并不是振动位移的大小,而是传递给基础的振动力的大小。隔振效果的好坏通常用力传递率Tf表示,它定义为通过隔振装置传递到基础上的力Ff的幅值Ffo与作用在振动系统上的激励力的幅值F0之比。有附件6中的图可知:

ü         AB段,激振频率f远低于共振频率f0, Tf≈1,不起隔振作用

ü         BC段,激振频率接近共振频率f0,Tf>1 ,发生共振,力放大

ü         CD段,激振频率f高于共振频率1.4*f0,Tf<l,系统起到隔振作用,且f/f0值越大,隔振效果越明显,工程中一般取为2.5-4.5

ü         在CD段,ξ(阻尼比)值越小,Tf值就越小,这说明阻尼比小对控制振动有利,但在共振频率处力传递率较高。工程中ξ值一般选用0.02~0.1范围。

汽车在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使得工作点从AB向CD过渡,所以减振效果好

 

 

四、计算题(第一题12分,第二题18分,共30分)

1、若在某点测得机器1、机器2、机器3分别运转时的声压级为92dB,89dB,87dB,若三台机器都停止时测得声压级为80dB。求三台机器全开时该点的总声压级。

解:

 

 

 

2、某车间(发声室)与控制室(接收室)的隔墙面积为20m2,接收室内表面积100m2,平均吸声系数0.03。隔墙上有一观察窗,此组合墙隔声量为35dB。(1)求隔墙的噪声衰减。(2)如对接收室进行吸声处理后,平均吸声系数0.5,求此时的噪声衰减。

解:(1)dB

 

 

 

 


(2)dB

    


附件:可能用到的公式与图表

 

1、A、B、C、D计权网络频率特性图:

 

 

2、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 12348-90):

等效声级Leq[dB(A)]

类别

说明

昼间

夜间

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

55

45

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及商业中心区

60

50

工业区

65

55

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

70

55

 

3、塞宾混响公式:

4、φ(α0)与α0的关系

吸声系数α0

0.1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消声系数φ(α0)

0.1

0.4

0.55

0.7

1

1.1

1.2

1.35

1.5

注:各段之间的值可采用线性差值法确定

 

5、隔墙的隔声效果:

 

 

SW-隔墙的面积,m2

R-接收室的房间常数

 

6、振动传递率与NR曲线

 

 

 

 

振动传递率

 

NR曲线

 

7、高频失效频率:

 

 

c-空气中的声速,340m/s

D-边长,m

高于有效截止频率的消声量:

 

 

 

 

 


8、别洛夫半经验公式:

 

 

 

 

 


LA-消声器的消声量,dB;

                            P-气流通道断面的周长,m;

                            S-气流通道的横截面积,m2

                            l-消声器的有效长度,m;

Φ(α0)-消声系数

9、其它可能用到的公式

;;

 

 

10、竹林对声音的吸收衰减量(dB/100m)

频率(Hz)

63

125

250

500

1000

2000

4000

8000

衰减量

6

9

12

15

18

21

24

2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