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观经济学 》模拟试卷(一)
(2009-06-16 17:50:29)
标签:
杂谈 |
北京科技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本科(或专升本、专科)《 宏观经济学 》模拟试卷(一)
姓名: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总 分 |
得分 |
|
|
|
|
|
|
|
答题要求及说明:
1、在统一发放的试题和答题纸上写清姓名、班级和学号
2、字迹清楚,卷面整洁
3、试卷共四页,六类大题
一、名词解释(10分)
1、GDP
2、总需求
3、通货膨胀
4、失业
5、货币政策的目标
二、单项选择题(40分)
1、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是( )
(1)一般认为,微观经济学是研究既定(稀缺)资源有效配置的科学,宏观经济学则是研究资源充分利用的科学
(2)宏观经济分析和微观经济分析是互为前提、互相补充的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4)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基本采用相同的分析方法
(5) 以上说法全都正确
2、货币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1)马歇尔
(4)卢卡斯
3、下列哪一项不是转移支付?( )
(1)退休军人津贴
(3)困难家庭补贴
(5)支付给公务员的奖金
4、下列项目哪一项计入GNP?( )
(1)购买一辆旧自行车
(3)汽车厂买进10吨钢板
5、以下关于乘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1)边际消费倾向与乘数成反比
(3)乘数反映了收人变化如何引起投资的变化
(4)乘数的作用可无条件地实现
6、同时位于IS曲线和LM曲线下方的点表明( )
(1)投资大于储蓄,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2)投资大于储蓄,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3)投资大于储蓄,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
(4)投资小于储蓄,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5)投资小于储蓄,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7、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 )
(1)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3)同时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4)充分就业和公平
8、技术进步将导致( )
(1)劳动需求减少(2)就业水平提高(3)实际工资下降
9、菜单成本是( )
(1)菜馆菜式价格的上升
(3)改变价格的成本
(5)购买一系列代表性商品的成本
10、在长期,最大可能实现的最大增长率为( )
(1)有保证的增长率
(3)实际的增长率
11、经济周期的中心是( )
(1)价格的波动
(3)收入的波动
(5)消费的波动
12、50年左右一次的周期称为( )
(1)朱格拉周期
(3)康德拉耶夫周期
(5)萨缪尔森周期
13、如果某人刚刚进入劳动力队伍尚未找到工作,这是属于( )
(1)摩擦性失业
(3)周期性失业
14、经常项目账户上剩余为正,则( )
(1)进口大于出口
(3)进、出口都变化
(5)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15、如果经常项目账户上出现赤字,则( )
(1)出口和进口都在减少
(3)出口和进口相等且均减少
(5)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16、假设美元和英镑之间的汇率是每美元2英镑。如果一台收音机在英国的价格为38英镑,该收音机的美元价格是( )
(1)19美元
(3)38美元
17、下列哪一种不是国际收支账户之一( )
(1)经常账户
(3)储备资产账户
18、随着物价水平上升,实际货币量( )
(1)增加,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增加
(2)增加,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减少
(3)减少,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增加
(4)减少,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减少
19、下列哪一种情况可能是物价水平上升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的原因( )
(1)预期未来的利润率上升
(3)原料价格上升
20、奥地利经济学家J·熊彼特认为,每个长周期包括( )个中周期、每个中周期包括( )个短周期。( )
(1)6个;3个
(3)10个;3个
三、多项选择题(18分)
1、
(1)最终产品法
(3)收入法
2、失业的类型包括( )( )( )( )
(1)季节性失业
(3)结构性失业
3、中央银行的负债项目包括( )( )( )( )
(1)流通中的通货
(3)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4)其他负债
4、财政制度中的自动稳定器包括( )( )( )( )
(1)累进所得税制度
(3)农产品的维持价格制度
5、货币政策的工具包括( )( )( )( )
(1)公开市场业务
(3)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6、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依次是( )( )( )( )
(1)繁荣、萧条、衰退、复苏
(2)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3)繁荣、复苏、衰退、萧条
(4)衰退、复苏、萧条、繁荣
四、简答题:举例说明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 (10分)
五、计算题(10分)
已知下列资料:
投资125亿元
储蓄160亿元
政府转移支付100亿元
政府购买200亿元
个人消费支出500亿元
公司所得税50亿元
要求:计算GNP,NNP,NI,PI和DI。
六、论述题: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财政政策如何与货币政策协同使用?(12分)
北京科技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本科(或专升本、专科)《 宏观经济学 》模拟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10分)
1、GDP
答:国内生产总值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以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市场价值。这一定义含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思:
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是流量而不是存量;是一国范围内生产地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2、总需求
答: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总需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西方经济学认为,推动总需求的力量出了价格水平、人们的收入、对未来的预期外,还包括诸如税收、政府购买和货币供给等政策变量。
3、通货膨胀
答:通货膨胀是指经济的物价总水平或一般的物价水平在一定得时期内持续的上升过程。按物价上涨的速度划分,通货膨胀可分为爬行的通货膨胀、温和的通货膨胀、飞奔的通货膨胀和恶性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原因可分为:需求的拉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
4、失业
答: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找不到工作的状态。经济中失业者与就业者的综合,成为劳动力。失业人数站劳动力的百分比称为失业率。失业按其原因可分为一下几类:摩擦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周期性失业;需求不足型失业;技术性失业;结构性失业;资源性失业
5、货币政策的目标
答: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已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就是货币政策。这主要是凯尔斯主义者的观点,大致也是西方目前流行的观点。他们认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一样,也是调节国民收入已达到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的目标,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财政政策直接影响总需求的规模,这种作用没有任何中间变量,而货币政策则还要通过利率的变动来对总需求发生影响,因而间接的发生作用。
二、单项选择题(40分)
1.——5.
6.——10.
11——15.
16.——20.
三、多项选择题(18分)
1.(1)(2)(3)
4.(1)(3)(4)
四、简答题:举例说明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 (10分)
答:活期存款是指现通知就可以随时提取的存款。但很少会出现所有的出乎在同一时间却走所以的存款的现象。因而银行可以啊绝大部分存款用来从事购买贷款或短期债券等营利活动。只需要留下一部分存款作为应付提款的需要。这种经常保留的供支付存款用的一定金额,称为存款准备金。由于商业银行想赚尽可能多的利润,他们会把超额准备金以上的那部分存款贷出去或用于短期债券投资。正是这种比较小的准备金来支付货款的能力,使得银行体系的以创作货币。
假定法定准备金率为20%,再假定银行客户会把一切货币收入以活期存款的形式存入银行。在这样的情况下,甲客户将100万美元存入自己有账户的A银行,银行系统就因此增加100万美元的准备金A银行按法定准备率保留20万美元作为准备金存入中央银行,其余80万美元全部贷出,假定是借给一家公司用来买机器,机器制造厂乙得到这笔从A银行开来的支票又全部存入与自己有来往的B银行,B银行得到这80万美元支票存款后留下16万美元作为准备金存入中央银行,然后再贷出64万美元,得到这笔贷款的丙厂商又会把它存入与自己有业务往来的C银行,C银行留其中12.8万美元作为准备金存入中央银行的账户上,然后贷出51.2万美元。由此,不断存贷下去,各银行的存款总额是100+80+64+51.2+…=100/(1-0.8)=500
五、计算题(10分
答:GNP=C+I+G+NX
NI=NNP-间接税=790-75=715
六、论述题: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财政政策如何与货币政策协同使用?(12分)
答: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应量,影响利率和国民收入的政策措施。
在现实生活中,财政政策会使GDP上升,使利率上升,产生挤出效应;货币政策会使GDP上升,利率下降。如果想GDP增加,又想利率不变,可以把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结合起来使用。如果想要GDP不变,提高利率,可以吧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结合起来使用。紧的或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组合方式。
财政政策具有见效快,直接影响总需求等特点,但是也会使利率提高,产生挤出效应,货币政策不会引起挤出效应,但是时滞较长,政策效果也难以预料,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有利弊,为了更好的发挥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该协同使用。